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天王中心卫生院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妇幼卫生、康复服务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现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东街 |
法定代表人 |
吕卫良 |
开办资金 |
719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2727.71万元 |
2823.24万元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3年4月10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王国忠变更为吕卫良。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主管部门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推进公共卫生服务1.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新增建档1171份,全镇居民建档33116人,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为97%。2.健康教育工作。院内共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4处,共刊出12期,村卫生室共刊出132期,向辖区居民累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6种1900余份,举办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6次。3.预防接种工作。新建儿童预防接种证129人,新生儿建证率100%;免疫规划疫苗接种5037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1975多剂次,未发生接种不安全事故。4.儿童健康管理工作。0-6岁儿童管理1626人,新建卡121人,筛查出高危儿及体弱儿180人,为辖区幼儿园体检2207人(其中228人次体检两次)。5.孕产妇保健管理。管理孕产妇239人,其中产妇156人,访视率100%。筛查出高危孕产妇123人,其中高危产妇79人。6.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人数4299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对1431位老年人进行了体检。7.慢性病管理工作。我院对辖区内所有慢病患者进行健康体检及随访。高血压患者应管人数6879人,实际管理人数2828人,规范管理人数1924人,规范管理率67%,血压控制人数1885人,血压控制率达68%。糖尿病患者应管人数2648人,实际管理人数857人,规范管理人数484人,规范管理率65%,血糖控制人数519人,血糖控制率达75%。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共登记管理229人(非在管5人,死亡29人,失访6人),在管189人,管理率100%。9.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做好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结核病应管7人,结案4人,现管3人,管理率100%。10.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5012人,对3510人进行了中医药健康管理,管理率70.03%。0-36月儿童736人,中医药健康管理678人,管理率92.11%。1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传染病网报70例,其中甲类0例、乙类传染病9例(乙肝2例、新型冠状肺炎7例)、丙类传染病55例(流行性感冒46,其他感染性腹泻9例),其他传染病6例(水痘),无一例迟报和漏报现象。12.卫生监督协管规范管理工作。在高新区疾控卫监防疫中心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协助卫生监督所做好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安全卫生巡查40次、学校卫生服务10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60次、食源性疾病及计划生育巡查140次。卫监年报表446次,上报率100%。(二)推进项目建设,引进先进设备。积极配合代建公司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与工程各方沟通协调,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住院综合楼和养老综合楼项目主体于10月按时封顶,顺利进入二次结构和装饰装修阶段。装备精良的重症监护室(ICU)投入运行后接收救治了一批疑难重症患者。下肢康复锻炼机器人帮助偏瘫患者加快行走功能恢复。外科利用添置的腹腔镜、膀胱镜、关节镜开展了具有“填空白、有突破”意义的多例手术。给五官科购置耳鼻喉内窥镜医学影像系统一套,拓展了检查治疗范围。影像科添置GE超导磁共振、联影胃肠机、移动式DR床旁摄片机、高端彩超,给检验科更换荧光定向分析仪、尿液分析仪,改进了检查和医疗质量。(四)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品质医疗。一是强化医疗质量管控。制定了质控考核标准和打分细则,每月底考核小组对全院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开展以制度规范流程落实为重点的医疗质量与管理各项交叉大检查,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制定措施,对个别问题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到位,极大提升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护理部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标准要求,把安全护理纳入各科室护理常规工作重点和护理督查重点。各医技科室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充分利用新的先进仪器设备为临床科室提供准确科学的诊断依据。二是强化药事与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国家基本药物与集中带量药品采购,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医务科和药械科开展处方点评、临床用药与监测、合理用药工作总结与反馈,有力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三是强化医保政策规范落实。不折不扣落实合理检查、合理治理、合理用药、规范收费“三合理一规范”制度,加大了对医保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在医保部门指导下,积极开展DIP付费培训,逐步推进医保改革。四是强化学科建设。围绕特色办医的方向,康复科利用一批新添精神康复设备试行心理精神康复业务,在4月21日市残联领导来院调研中受到肯定。加强老年病学科的人才培养,从医养环境、设施设备、人员配置、服务项目等方面积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先后两次迎接了省卫健委组织的现场检查。内科在重度心衰、病毒性肺炎治疗方面积累了经验,急性脑梗死诊治取得新突破。外科在上级医院带教下,成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现了我院微创手术“零”的突破,骨科、普外手术量较去年有较大增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门诊人次7.6万,较去年同期的4.1万增长85.4%;住院人次3955,较去年同期的2363人次增长67.4%;医疗业务收入1845.95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217.63万增长51.6%。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患者来源固化于当地农村区域,就医人次难以保持稳定增长。2.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解决一般性疑难重症的能力比较欠缺。3.人才引进难,人员易外流,梯队不够合理。(二)改进措施:1.加强新院区项目建设,进一步改进就医环境。2.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促进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先进医疗设备作用,尤其要拓宽诊治病种,提高危重症救治能力,承担好高新区公立二级综合医院的责任。3.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着重解决人员编制待遇问题,优化绩效考核制度,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做好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和储备,创造更好发展平台。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完成支部换届,按“一岗双责”的要求,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和模范带头作用。(二)深化医改工作,引领医共体协同发展按照高新区医共体总院章程和组织架构,细化“一办九中心”管理职责,制订全区统一的各项工作管理标准,推进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三)创新中西协作,加大中医药推广应用深入学习宣传《中医药法》《陕西中医药条例》,按照高新区中医药发展总体部署,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跟师学习、“西学中”等方式培养中医人才,举办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班,派出青年中医师学习中医发展新方向新技术,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四)加强学科建设,力争“二甲”评审年内通过加快肛肠科、口腔科、五官科建设,全面提升各学科诊疗能力,启动市级重点学科创建。面向新院区发展,统筹学科亚专业发展布局,开展疑难病症技术攻坚。按照“二甲”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以确保“二甲”等级评审年内通过。(五)提升康复服务,推进医康养结合发展通过发挥与省康复医院专科联盟的作用,聘请省上专家每周来院巡诊进行技术帮扶,在充分发挥现有康复设备的基础上,再增添一批先进康复设备,并派出科室医师和技师去康复医院轮训学习,提升康复科综合服务能力。规范设置康复养老病区,加强养老专业人员培训,结合“双百一万”活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失能老人评估等,引导有康养需求的老人到医院进行养老护理和康复治疗。(六)促进医防融合,提高公卫服务质量推进临床与公卫兼顾、预防与医疗融合,积极拓展社会体检服务,开展心理门诊和戒烟门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全面落实全区妇幼保健管理职能,做好“两癌”筛查、孕前检查等工作。高标准开展儿童保健项目。(七)加大培养力度,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整体人力资源开发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大力培养现有人才与引进优秀人才相结合。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院内培训,院外深造”等多种方式,安排主要业务科室人员到省市三甲医院轮流进修。(八)推进重点项目,筹备新院区运营工作在住院综合楼和养老综合楼项目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后,要排查制约工程进展的重点环节,及时跟进水、电、气、暖等配套工程和室外环境绿化。就学科建设、区域规划、病区布置、人员配置、物资筹备以及开诊试运行方案等进行研究,积极申请新院区编制,加大人才招聘力度。(九)加强后勤保障,营造安全整洁环境全面提高后勤管理能效,增强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消防、安保、特种设备、用水电气暖、餐饮等管理水平,为患者就医、职工工作生活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和优良的环境。巩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成果,持续做好绿化、美化、亮化,打造整洁、舒适的“美丽医院”。(十)搭建交流平台,展示高新卫健发展成果坚持“合作、交流、发展、共赢”的原则,拓展合作渠道,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与知名医学院校和卫健行业学会交流合作,重点在临床技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着力提升高新区医疗服务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19年7月10日至2034年7月10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高新区卫生健康局评为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