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减灾救灾中心

宝鸡市减灾救灾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0 16:13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减灾救灾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市综合减灾的组织协调、能力建设、技术推广、科普宣传、人才培训、咨询服务和国际合作。
住所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市行政中心6号楼F座609
法定代表人 毕永刚
开办资金 3240.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75.43万元 2974.7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了全市综合减灾的组织协调、能力建设、技术推广、科普宣传、人才培训、咨询服务和国际合作,现将开展业务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积极推进。我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全面完成调查阶段的工作任务,今年主要任务是配合省普查办推进市县评估与区划工作,完成“一报告两张图”。对2020年以来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上报省普查办。推荐我市渭滨区、麟游县普查新闻参加国普办组织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媒体基层行”活动。从全市6个涉灾部门精心遴选推荐了60名评估与区划相关指标权重打分专家。顺利完成市县减灾能力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权重打分相关工作,为客观正确评估我市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指导凤翔、渭滨、岐山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工作,初步建立了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向省普查办推荐上报了渭滨区、凤翔区普查试点经验做法案例。普查论文入选国家减灾中心在四川省雅安市举办的第十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交流选编,撰写的《基于历史年度自然灾害普查的区域性自然灾害风险及防治》荣获宝鸡市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二)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对13个县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了专项检查,规范了管理制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督办。通过调研摸底,建立了全市141个偏远多灾易灾村的灾害隐患台账,编制印发了《宝鸡市社区应急知识手册》5000册。完成了《宝鸡市基层灾害信息员管理办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灾情管理工作的通知》,采取“送教下县、直插基层、送课上门、按需施教”的方式,对镇村灾害信息员进行了培训。全市13个县区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和116个镇街、1165个村的1850余名防灾减灾干部接受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灾害信息员业务水平。(三)防灾减灾规划中期评估有序开展。制定印发了《宝鸡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方案》,重点对规划中确定的4项主要任务30条举措、9个重点项目15项任务建设评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向8个主要市级部门和13个县区明确了任务,建立了市级部门和各县区中期评估联系人制度。各部门、各县区正在根据《评估方案》完成初稿。形成《宝鸡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组织市气象局、市地震局联合对13个县区申报的10个市级、12个省级、6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进行了实地验收,进一步督促指导各县区加强各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创建质量和水平。(四)自然灾害应对高效有序。我们与气象部门协同配合,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县区加强防范。同时督促指导各县区及时准确上报灾情信息,进行严格审核汇总后上报省厅。今年以来我市先后遭受风雹、干旱、洪涝等多种灾害16次,其中:旱灾1次,低温冷冻灾害3次,风雹灾害4次,洪涝灾害7次,地质灾害1次。给群众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截止目前,灾害造成我市13个县区62.466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303人,紧急避险转移人口60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6649.9公顷,成灾面积17455.69公顷,绝收面积2182.5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7325.93万元,申请冬春救助资金5275万元(中央资金4946万元,省级资金329万元),均已发放到位。(五)出台《宝鸡市基层灾害信息员管理办法》根据市局对2023年度特色亮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中心规范基层灾害信息员管理,《宝鸡市基层灾害信息员管理办法》及考核细则已经完成,加强灾情信息管理,落实自然灾害统计调查制度,明确灾害信息员工作职责、管理事项、考核机制,巩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镇、村四级灾情管理体系,优化灾情统计指标,完善报送程序,提升灾情核查和损失评估能力,着力打造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精干高效、担当有为的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为灾情报送和应急处置提供有力保障。(六)持续深入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党员干部结合举办知识讲座、业务培训、预案修订、等方式,分别前往各县区应急管理局、宝鸡强制隔离戒毒所、金台区新维巷社区和蟠龙镇南皋中心小学、麟游县九成宫镇丰塬村等单位,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宣传培训活动,全年共发放各类宣传品20000余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以校园、社区为主阵地,充分结合“生态卫士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防震减灾宣传月”、“全国防灾减灾日”暨防灾减灾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以防火、防震、防溺水、防燃气泄漏和家庭急救等知识培训、应急演练为主要内容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共悬挂横幅200余条,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全市13个县区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和116个镇街、1165个村的1850余名防灾减灾干部接受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灾害信息员业务水平。制定印发了《宝鸡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方案》,重点对规划中确定的4项主要任务30条举措、9个重点项目15项任务建设评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向8个主要市级部门和13个县区明确了任务,建立了市级部门和各县区中期评估联系人制度。(二)今年以来我市先后遭受风雹、干旱、洪涝等多种灾害16次,其中:旱灾1次,低温冷冻灾害3次,风雹灾害4次,洪涝灾害7次,地质灾害1次。给群众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截止目前,灾害造成我市13个县区62.466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303人,紧急避险转移人口60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6649.9公顷,成灾面积17455.69公顷,绝收面积2182.5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7325.93万元,申请冬春救助资金5275万元(中央资金4946万元,省级资金329万元),均已发放到位。有效降低了我市自然灾害对农户造成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筑牢了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针对基层社区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创建积极主动性不高。(二)改进措施:进一步跟踪指导,主动联系社区,加强动态管理,加大指导力度,确保年度创建任务顺利完成。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筹划好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持续组织好消防宣传月、“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活动,创新载体,丰富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街头宣传、科普讲座和咨询服务活动,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大力推广自救互救技能,不断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二)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突发应对能力。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应对各种突事件的能力,要加强与各级灾害信息员的沟通协作,加强预警监测,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对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区风险排查,做到早识别、早预报、早预警,缩短灾害报送过程。进一步加强灾后指导工作,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指导受灾地区做好灾后补救工作,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