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地震监测预警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地震监测预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地震监测、速报、地震编目和震情短临跟踪、震情会商;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和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地震监测台网和地震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管理;全市地震预警信息发布、预警技术研究应用和宣传推广;全市地震预警信息化系统建设、预警台站和接收终端运维管理。 | |
住所 | 宝鸡市行政中心广场文化墙东侧 | |
法定代表人 | 关文强 | |
开办资金 | 5.8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地震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6万元 | 5.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做好震情日常监测预警工作。1.完成全市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汇聚、资料分析工作。地温网(16个台)每天产出观测数据分钟值23040组,电磁扰动网(3个台)每天产出观测数据分钟值4320组,1个形变台每天产出观测数据分钟值1440组,3个前兆台每天产出水氡观测数据各1组,中心每天观测数据共计28803组。2.开展前兆监测数据预处理,做到定时观测与数据动态跟踪共同开展。监测中心专人负责每天9时、16时查看分析地温网、电磁扰动网和1个形变台的数据库,台站数据平均汇聚率87%。3.测震台网年运行率99%,对观测记录到的地震及时分析处理,录入数据库并进行编目,产生地震目录月报12期。4.加强宏观观测网点的动态管理,对全市188个宏观观测点定期进行电话抽查,半年、年底进行现场检查。5.制定印发了《宝鸡市2023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召开“质量年”活动现场工作会。6.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市级地震预警信息转发平台已与省预警中心贯通,形成《宝鸡市地震预警系统应用建设方案》(讨论稿),并征求了县区意见,研究制定《市地震局网络安全整改工作方案》。(二)做好震情分析工作。1.严格执行震情会商、异常处理制度和监测资料、异常信息管理制度,做到了震情会商、异常落实工作到位。召开周会商49次,月会商12次,半年会商1次,先后跟踪落实了陈仓区地温、岐山台电磁波干扰、陇县台水氡、千阳地温等宏微观异常8起。2.编发《宝鸡震情信息》36期360份,高质量起草撰写了半年和年度《震情趋势研究报告》。2023年上半年宝鸡地震活动性与近2年相比,活动频次较低、强度相当,空间分布主要在陇县—宝鸡断裂及北秦岭南缘断裂附近。3.通过ftp软件向省局上报宏观异常零报告30余次。4.制定并印发了《宝鸡市地震局调查研究工作方案》,编印《宝鸡市地震系统调研报告汇编》。(三)做好地震事件处置工作。1.完成陕西省应急平台综合应用系统日常维护及值班信息录入23次、下载系统公文31次,完成值班要情反馈、领导批示、年度总结上报等工作。2.按规定向市委、市政府值班室和省地震局速报地震信息5次,分别是01月26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5.6级地震;6月6日陕西渭南市合阳县2.9级地震;9月20日陕西延安市富县3.1级地震;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12月31日甘肃白银市平川区4.9级地震;高效完成了01月26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5.6级地震,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2次地震事件处置工作,及时办理政府领导批示1次。3.全面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做好建党102周年、省市两会和国家法定节假日等活动和重要时段的地震安全保障服务工作。4.参与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筹备、第十五个防震减灾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全省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宝鸡现场工作会等全局性重点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宝鸡市地震年度趋势研究工作被省地震局评为优秀第二名,上王地震台水氡观测资料被国家地震局评为三等奖。(二)配合省局开展地震预警试运行,现有32所学校地震预警终端管运行率95%以上。(三)先后赴成都、西安、省局考察学习,地震监测预警中心成立预警办,选调工作人员3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对地震监测数据分析质量不够高,地震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地震知识的更新速度较慢,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高,方法不够新。2.地震预警终端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对地震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不够深入。3.前兆网仪器故障影响运行率。比如:地温、电磁、钻孔倾斜仪等观测手段运行时间短,缺少经验,遇到异常情况往往很难判定。(二)改进措施:1.提高思想认识。深入贯彻上级领导关于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2.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深入研究地震监测业务知识,学习地震监测方法手段,加强与省局及兄弟单位的业务沟通,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地震监测水平和数据分析质量。3.加强地震预警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开展有步骤有计划的地震预警终端建设与运维。4.加强与前兆台设备供应商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干扰,提高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变化,充分发挥虚拟测震台网、地温前兆网、宏观观测网的监测作用,努力捕捉宏微观异常,做好震情会商及震情趋势分析。(二)强化地震应急值班值守管理,加强信息节点、无线电台、卫星电话管理,充分做好应急准备。(三)加强地震预警网络建设,制定《宝鸡市地震预警系统应用建设实施方案》,依托中省预警网络平台,启动全市地震秒级预警工作,大力宣传手机地震预警。(四)加快台站标准化建设力度,对汤峪、岐山、陇县地震台环境和设施改造提升,不断提升地震监测能力。(五)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深入研究数据资料,提高监测分析能力,推进地震监测提质增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度震情分析预报工作荣获全省优秀等次2023年度宝鸡市上王水氡观测资料荣获全国三等奖2024年度震情趋势研究报告荣获省地震局优秀第二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