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提供水文服务。水文监测、水文预报、水文信息化管理、水文研究、水文行业宣传、水文科技咨询。水文分析计算,重点水源地,水功能区,省界河流断面水量水质检测与评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防汛抗旱预报发布。 | |
住所 | 宝鸡市渭滨区益门堡川陕路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阵 | |
开办资金 | 2271.5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46.88万元 | 1312.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水文要素监测,提升测报质效。1、全力备汛,防早防细。按照省水文中心汛前准备工作要求,提早安排部署我中心备汛工作,制订《汛前检查考核细则》,修订《应急测报方案》、《测洪方案》、应急监测队手册,组织防洪测报演练,成立安全度汛领导小组,组建应急监测队,压实压紧防汛工作责任。2、任务分解。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签订年度目标任务书,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全面检查。成立汛前检查小组,对辖区10处水文站汛前准备工作从45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坚持立查立改。严格落实省中心汛前检查组的有关整改意见,建立问题责任台账,逐项制定整改措施,严格督查落实,确保全年安全度汛。4、完成年度辖区内水文资料、流域复审验收和墒情资料整编工作,基本雨量站遥测资料整编率符合要求,中小河流遥测水文(位)站全部完成整编任务,水位站自动监测资料整编率符合要求,基本站全部为甲等,水文测验工作质量和资料成果质量达到目标要求。5、按时上报测验质量统计表,完成所属站点水文资料“日清月结”、4处监测站点墒情采样及资料成果及所有水文站水毁统计上报。(二)水文预报及时准确,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1、做好水情任务分解落实。按照年度报汛报旱任务书分解落实常年站、汛期站、水库站及墒情站的报汛报旱任务和水情数据库资料更新补录工作。2、完成基本站报汛曲线修订、中小河流水文(位)站大断面施测、数据上报。3、开展流域考察。联合市防汛抗旱办公室和陇县指挥部、千阳县水利局、住建局及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座谈了解千河流域防汛薄弱环节,预警预报信息需求调查及水工程运行管理情况,编写流域考察报告,为提高千河流域洪水预报预警精度和预见期提供基础技术支撑。4、质量考核。每月对各站拍报质量进行考核,如实通报考核结果,提出改进措施。5、完成墒情信息报送、渭河水量调度监测及信息分析传递工作。(三)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加快推进水文监测信息化建设。修订完善运维工作制度方案,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设备维护保养质量,扎实做好设备汛前年检、日常故障排除工作。全年共计维护站点279处,整治14处自动测报站监测环境,排除故障站点共计61站次。(四)加强水质监测管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年度水质资料整编差错率符合要求,资料整编质量全省考核优秀。2、积极开展水资源监测项目,完成黄委省界断面水质监测任务和国家重点河流断面、省级重点河流断面、国家重点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价、成果上报工作。3、开展实验对比,完成质控考核。完成氰化物精密度偏性实验、实验室间比对实验及报告编报;完成河流断面易超标敏感项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实验室对比、标准样质控考核;完成2人52项上岗考核、27项54次实验室内控考核,按时上报质控总结。4、积极开展水污染应急监测处置,做好陕西省水质监测评价信息系统运行工作。5、完成宝鸡市2022年水资源公报、简报、水质通报编写,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监测能力。1、完成工程验收与准备工作。完成2021年水文设施水毁修复项目(鹦鸽站)合同工程验收,配合省中心完成陕西省大江大河水文监测系统一期2016—2017年、2018年项目竣工验收前期准备。2、开展多项工程项目,提升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提档升级宝鸡水文中心4处水文站、69处雨量站土建项目建设、仪器设备采购、施工资料审核、试运行报告编制及分部工程验收;配合完成我中心巡测基地可研报告编制上报;完成金陵河、漆水河水系3处水文站、1处水位站、4处雨量站、2处墒情站改造项目预算编制;启动实施陕西省2023年生态流量监测建设项目(上河村站),完成站点确址,目前已开工建设;完成益门镇站水毁修复项目地形图测绘及预算编制,水文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六)水文巡查常抓不懈,水政执法有力推进。加强日常巡查,做好水文(位)管辖区域内安全防护警示标识和宣传标语布设工作。扎实开展黄河流域河湖管理水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和全省水文系统水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专项督查自查行动,查处5起违反水文条例事件,水文执法有力推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1、4月在市防汛会议上作“宝鸡市2023年中长期水情展望”专题报告,制作发布水情快报34期、报汛质量通报5期、水情简报5期、重要水文信息专报2期。2、常年站信息报送率100%,汛期站信息报送率达95%以上。3、先后迎战19轮较大强降雨过程,其中起报以上洪水18场次,超警戒洪水1场次,测报及时,雨水情信息传递准确,水沙峰过程控制完整。4、全年向各级防汛、水灾害防御部门、大型水库转发水文信息总量70万余条,汛期共接收处理雨水情电报60万余条,常年站信息报送率100%,汛期站信息报送率95%以上,取得了总差错率小于1%、网络传输率100%的好成绩,服务地方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二)1、完成2022年度19处断面水质资料整编,完成6处国家重点站、10处省级重点站监测评价,完成拓石、仙龙、凤阁岭省界3个断面水质监测任务。2、完成省界断面凤阁岭、凤州,重要控制断面林家村(三)、林家村(宝鸡峡渠)、林家村(合)生态流量监测任务,全年完成120份信息报送,发布1期林家村生态流量红色预警。3、完成石头河、冯家山水库水源地水质监测及上报,每旬按时向各有关单位上报监测结果,发布旬报72份、月报12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巡测管理制度、方案、预案还需进一步完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工作流程还需总结梳理。2、依托共建共管和地方的联系交流,在地方项目中寻找水文发展机遇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发挥水文优势服务地方政府的渠道还需拓宽。3、专业技术干部的培养力度还需加大,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推广还需加强。(二)改进措施:1、适时召开水文巡测专题研讨会,倾听职工心声,群策群力,不断优化巡测方案。2、在水文基础工作做细做深的基础上,依托共建共管,加强同地方的联系交流,发挥水文行业优势,拓宽服务领域,紧跟地方发展,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监测等方面做好水文服务。3、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加强专业化能力培训和岗位练兵,做好老师傅“传、帮、带”作用,全力提升宝鸡水文综合实力。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业务技术方面1、完善和细化巡测工作的日常管理,打造驻巡结合、业务扎实、职工安心的巡测机关新模式,不断探索修正和总结眉县、益门、林家村三个巡测队管理经验,深入基层调研,倾听职工心声,谋变谋新,群策群力,依据宝鸡水文工作实际,优化巡测方案,让宝鸡水文焕发新活力,为推动宝鸡全区域巡测工作顺利实施夯基固本。2、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推广力度,全面推广应用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的先进技术,提高水文测报能力和科技含量,推动水文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节约人力资源,提升工作效率。(二)人才培养方面1、开展“师父带徒弟”三年工作计划,全面提升青年职工业务能力。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老职工的技术经验优势,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突出专业化能力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优化宝鸡水文中心干部职工队伍结构,真正起到业务技术“传、帮、带”的作用,全力提升宝鸡水文综合实力。2、立足水文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培养专业技能兼管理、创新型全能人才,合理优化核心技术人员结构,加大业务兼管理骨干人员的培养力度、培养方式,为能干事、想干事、干实事、敢担当的优秀职工提供机会和平台。(三)其他工作1、加强宣传,扩大水文影响力和知名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