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渭滨自然资源执法大队

宝鸡市渭滨自然资源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5-20 16:08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自然资源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全区国土资源进行执法检查。对全区土地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巡查;对全区土地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巡查;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将涉及违法当事人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组织行政处罚听证活动;国土资源案件中群众来信来访接待。
住所 宝鸡市新建路中段64号
法定代表人 陈红云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万元 8.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队在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开展日常执法巡查工作加强日常执法巡查力度,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尤其是重点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全年组织开展动态巡查40余次,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为严肃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打下坚实基础。2.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充分应用“国土调查云”技术手段,对部年度下发的128个(监测面积1611.28亩)卫片图斑,及时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按要求现地核实、合法性判定、准确填报相关信息。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比例为零,核查数据通过部省市审核。对涉及的违法图斑按程序依法查处。3.强化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组织全体队员加强自然资源执法新规程学习应用,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案卷质量。全年查处自然资源领域违法案件2宗,收缴罚款20余万元,向相关单位下发处分建议函。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严格执法程序,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程序规范。4.做好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针对自然资源督察西安局反馈的2021年耕地保护两宗仓储用地问题,积极向区政府汇报,协调推进整改落实,拆除构建筑物6800余平方米,恢复土地原貌,达到耕种条件,通过省自然资源督察验收组销号。反馈的2022年度耕地保护一宗办理用地审批问题,夯实责任主体,涉及的用地组件申报已全部提交省自然资源厅审批。5.开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非农化图斑整改开展全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反馈非农化图斑整改工作,积极对接相关镇街,逐个掌握详情,明确政策要求,现地解答政策,组织技术支撑,督促完成全部7个4.73亩永久基本农田图斑的整改工作,一般耕地按要求完成年度整改任务。6.开展黄河流域专项执法及砂石资源专项整治持续开展黄河流域专项执法,对辖区渭河岸线向陆1公里范围内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排查,严厉打击耕地堆砂、采砂等违法行为,指导属地做好日常巡查监管。联合区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对辖区在建相关项目动用砂石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强化信息共享、齐抓共管,规范河道外砂石资源管理秩序。7.积极做好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到来信来访登记规范,受理的信访事项依法及时处理,全年办理上级转办、交办、群众来访事项4件,耐心解答、热情接访,按要求办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坚守法律和政策的底线处理信访案件,做到阳光信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坚持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理念,认真开展自然资源执法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有效遏制自然资源违法势头,维护辖区自然资源管理秩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以案件查处为突破点,以卫片执法检查为契机,始终保持对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2022年辖区未发生100亩以上重大违法占用耕地案件,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比例为零,实现“零约谈、零问责”。全面做好信访工作,全年无越级访等事件发生,有效的维护了全区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执法人员不足、执法力量薄弱、无固定执法车辆是当前基层执法队伍面临的问题。2.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行政执法工作能力。强化巡查力度,及时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线索,严格查处自然资源违法行为,长期保持自然资源执法高压态势。四、2024年度工作计划以《土地管理法》、《执法规程》等法规修订为契机,加强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学习,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不断提高办案质量;继续全面落实动态巡查制度,为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提供机制保障;做好来信来访工作,认真做好群众来访、上级转办、交办信访事项办理,积极排查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