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宝鸡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0 16:06
单位名称 宝鸡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参保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提供医疗保障服务。贯彻落实医疗、生育、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规定;制定统筹基金收支计划及预、决算;市本级医疗、生育保险参保、稽核、协议监管、待遇审核支付;市本级特殊人群医疗保障;负责政策宣传和信息化建设。
住所 宝鸡市金台区陈仓园市民中心
法定代表人 吴永平
开办资金 55.6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81万元 94.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医保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谋划、开新局,工作思路突破更高标准,引领全年任务高效推进一是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对标新发展理念和省市医疗保障部署要求,深入调研,系统谋划,确立了“坚持‘一个引领’、建强‘两支队伍’、突出‘三大重点’、深化‘四个提升’、力争‘五个突破’,凝心聚力、团结奋进,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奋力开创我市医保经办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思路目标,引领医保经办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工作推进更加高效,围绕管全局、抓重点、解难题,召开主任办公会18次,研究部署医保、基金管理、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工作160项,先后组织召开全市医保经办学习培训暨工作会、全市医保转移支付绩效评价等会议,制定下发《2023年全市医疗保障经办工作要点》《宝鸡市2023年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考核办法》等指导性文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三是工作落实更加有力,认真落实班子成员包抓县区责任制度,持续下沉基层,强化督促指导,着力化解各级工作难题,不断提高医保经办工作水平。严格落实定期督办工作制度,扎实开展中心办公会议定事项落实情况“回头看”,实行台账销号管理,督办完成工作160项,着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市医疗保障要求在我中心落地落实。(二)办实事、惠民生,责任担当突破更大作为,推动经办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完成参保缴费,坚持“制度引领、优化服务、精简流程、提升效率”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参保扩面,提升参保服务质量,扎实推进参保登记、申报、审核、特殊医疗群体医保申报缴费等工作,全年办理23457名参保人员增减复核,完成23079笔在职转退休业务,上报参保资助人员114149人。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印发医保经办服务宣传《方案》,扩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开展医保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医院、进乡村、进社区“六进”活动,联合宝鸡新闻网开展医保缴费专题直播,组织中心宣传小分队分专题、分版块推进宣传工作,带队赴市消防支队、广电724台、宝鸡海关开展医疗保障政策实地宣讲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对医保政策知晓度和满意率。三是聚焦信息化建设,持续完善新医保信息平台电子印章、信息下载等多种功能,强化医保清单上传、医保移动支付、门诊共济、处方流转、全民健康保结算接口改造等工作的协调改进,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三电子两支付”,认真开展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走流程、找堵点”活动,督促医疗机构做好平台日常维护,召开信息化故障问题座谈会,持续畅通运行医保信息系统。四是强化医保基金管理。紧扣“依法管好用好医保基金、维护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基金监管工作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医疗保险基金预决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三)转作风、提水平,经办服务突破更优效能,打造便捷有序工作体系一是推行高效便民服务,认真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16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实施39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健全一次告知、AB岗替代等制度,生育保险待遇结算缩短10个工作日,全年延点办理业务384件,在全市45家医药机构实行门诊医疗费用“一站式”报销结算,极大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奋力打造“有温度”的医保经办服务。二是深化医保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推行医保经办“综合柜员制”和“周末延时服务”,制定“办事指南”,压缩办理时限,持续优化“陕西政务服务网平台”,强对办事环节流程的把控,对非必要环节应减尽减,重点简化办理流程复杂、耗时长的环节,持续推进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跑一次”,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一次全办完。三是提升慢特病管理水平,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平稳推进慢特病管理新老政策交替运行,7月1日门诊慢特病新政策准时上线施行,同时,解决政策运行过程中发现的矛盾问题,完善系统业务16项,率先在全国创新构建智能化门诊慢特病管理服务模式,同河北秦皇岛、江西九江等12个地市医保部门进行交流学习,打造慢特病管理“宝鸡样板”。四是优化异地就医服务,扎实推进异地就医费用清算和零星结算工作,制定下发《宝鸡市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完成跨省异地就医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全市异地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五是全力确保基金安全。突出“安全规范用基金,守好人民看病钱”主题,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深入宣传《条例》《协议》等规定,通过鲜活的案例和事实,不断提高群众对基金安全的认识,共同营造维护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实行大数据筛查工作法,深入推进智能监管审核,创新推行医疗设备仪器管理办法,下发《关于全市定点医院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备案管理的通知》,全面纠正违规收费问题。扎实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实行两定机构核查全覆盖,深入开展基金飞行检查、专项检查、移交线索核查等工作。(四)重学习、强业务,能力素质突破更好提升,促进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一是抓常理论学习。坚持学习新思想、把握新动向、领悟新内涵、落实新要求,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突出“随堂交流+集中研讨”,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通过领学、自学等方式原原本本学,组织集体学习14次,学习内容51篇。二是抓紧业务学习。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医保经办工作水平的第一需要,作为医保干部的履职尽责的根本要求,牢固树立干部“终身学习”意识,组织开展“医保知识大讲堂”活动7期,参保培训4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线上医保业务知识答题练习和医保业务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医保系统“练兵比武”活动,全力营造“人人学政策、钻业务、练技能、强服务”的良好氛围,着力提升医保经办人员政策掌握、业务办理和系统操作的能力。三是抓实转化学习。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所学所悟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围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要求,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落实“四下基层”要求,扎实开展“大调研大走访促建设促发展”活动,中心班子和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察实情、找症结、破难题,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7份,解决难点堵点问题11个,建立长效机制4个。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深化改革,提升医保便民服务效率。认真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16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实施39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推行医保经办“综合柜员制”和“周末延时服务”,推进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跑一次”,打造高效便民医保经办服务。(二)全市异地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目前全市异地定点医疗机构314家,异地定点零售药店1421家,异地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207家。结算全市异地住院结算48561人次,基金支付27990.79万元;普通门诊结算89.9万人次,基金支付14936.43万元;药店购药114万人次,基金支付11141.03万元;5种门诊慢特病8414人次,基金支付400.12万元。清算全市异地住院结算81450人次,基金支付96215.04万元;普通门诊结算34万人次,基金支付5686.07万元;药店购药48.63万人次,基金支付4398.55万元;5种门诊慢特病16749人次,基金支付1055.31万元。(三)多措并举开展基金监管,确保基金运行安全。深入推进智能监管审核,完成2.2万人次“智审”,大数据筛查追缴违规资金387.2万元。通过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开展基金飞行检查、专项检查、移交线索核查等工作,完成市本级基金追回2682.09万元。(四)慢特病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率先在全国创新构建智能化门诊慢特病管理服务模式。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经办人员力量不足。随着国家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医保经办服务的期望不断提高,人性化服务、便民化服务、精准化服务等需求愈发突出,经办业务压力日益增大,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热线咨询电话没有专人接听、信访来访没有专人接待、“一窗式”经办人员业务水平还不够高等等,群众满意度受到影响。(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大信息化支撑力度,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二是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人才培训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医保知识大讲堂等方式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力度,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中心将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市对医保经办工作的新安排、新部署和新要求,紧紧围绕“巩固推进年”这一主题,坚持“一个导向”不动摇,突出把握“三个维度”,聚力抓好“六大重点”工作。一个导向:坚持“对上有影响、对下有口碑”工作导向,高目标引领、高强度推进、高效率落实,立说立干,干就干好。三个维度:一是“对上”,吃透上级精神。二是“对内”,狠抓发展提升。三是“对外”,打造特色亮点。六大重点:1.精准施策抓参保,努力打造“全民医保”。2.方便群众抓服务,努力打造“满意医保”。3.强化监管抓稽核,努力打造“法治医保”。4.深化改革抓支付,努力打造“惠民医保”。5.规范标准抓建设,努力打造“智慧医保”。6.多措并举抓宣传,努力打造“阳光医保”。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