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地震局

宝鸡市地震局

发布时间: 2024-05-20 16:05
单位名称 宝鸡市地震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防御与减轻地震自然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建设顺利进行。开展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及地震应急等工作。
住所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2号楼
法定代表人 陈强
开办资金 678.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5.93万元 308.11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地震局.公益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化“震情第一”忧患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1.制定印发《宝鸡市2023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先后跟踪落实了陈仓区地温、岐山台电磁波干扰、陇县台水氡等宏微观异常8起。2.召开周会商46次,月会商11次,半年会商1次,年度会商1次,形成我市震情周会商意见46期,震情月会商意见11期,编写《宝鸡震情信息》33期。3.成立宝鸡预警分中心,建成两个台式工作站、一个移动工作站。全市32所学校64个预警终端运行良好,运转率达到100%。(二)强化“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防御意识,进一步提升了震害综合防御能力。1.全市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95项,备案率100%。结合县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自查工作,对全市2022年5月以来共91项建设工程(学校、医院)进行了全面核查。2.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完成了全市基础数据调查任务,编制完成了《宝鸡市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评估成果报告》、《县区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基础资料成果报告》。配合省局完成了地震风险隐患排查数据库项目,构建了《陕西省宝鸡市地震灾害背景信息图集》。3.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全市累计已完成32122处(户、栋),信息采集35000条。4.地震巨灾保险工作完成2022—2023年度地震巨灾保险投保114331户。(三)强化“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而未备”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地震应急准备和防范处置能力。1.修订完善宝鸡市地震应急预案,联合市教育局在代家湾小学开展全市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启动仪式,指导全市校园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1000余场次,指导社区、医院等人口密集场所开展地震疏散演练10余场次。6月份指导凤县举办地震应急抢险救援综合演练。2.完善了全市88处应急避难场所标识标牌和避震设施,对11支地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了培训和训练。3.11月份以来,针对我市地震异常突发现象,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市长王勇同志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加强监测,密切关注,扎实做好防范应对准备,重要情况及时报告、果断处置,确保全市地震安全有效落实”。4.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并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对12个县区和高新区地震应急准备工作进行了督导和指导,全面落实了地震应急准备工作责任。(四)强化社会公众“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防震意识,进一步提升了自救互救能力。1.利用科技之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宣传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段,开展形式多样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特别是5月9日,在渭滨区炎帝园广场举办了全市第15个防震减灾宣传月主题活动暨启动仪式活动,陆续开展知识图片展、科普知识咨询服务、公益短片联播、VR地震科普体验、减隔震技术宣传等十项活动,印制《校园地震避险四折页》30000份,编印《防震减灾知识读本》2000册。2.宝鸡市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基地接待参观学生、群众1300余人次,举办专场讲座5次,编发防震减灾知识短信10万余条,群众参与12万余人次。7月28日,在凤翔区举办了大型图片展和地震演练、科普体验等活动。3.申报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所,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学校7所、市级示范学校7所、示范社区4个。4.市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完成选址、规划设计,项目资金到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2024年度震情趋势研究报告荣获省地震局优秀第二名,2023年度震情分析预报工作荣获全省优秀第二名,2023年度全省防震减灾目标任务考核荣获优秀等次,上王地震台水氡观测资料被国家地震局评为三等奖。(二)陇县台新增光电倾斜仪、岐山台新增气象三要素、汤峪台新增地温仪等监测手段。维修改造了上王地震台水毁道路,新建水冲式卫生间、洗澡间25平方米。(三)建成地震预警中心,增加编制2名,选调工作人员3名,均设置了办公室、工作室、值班室。制定了全市地震预警应用实施方案,2024年地震预警终端安装费用已纳入市财政预算。(四)地震易发区加固工程工作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工作经验,并在全国进行推广。2023年8月16日—18日承办了全省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宝鸡现场工作会。7月18日—19日市政府在麟游县召开全市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现场会暨“两大工程”推进会。(五)利用全国自然灾害第一次普查工作机遇,在全面实施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普查的基础上,对全市辖区内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普查和治理。截止目前,全市共排查地质灾害、水库、矿山等隐患点1835处,防范治理1025处,采取监控监视措施810处,为防范地震次生灾害损失奠定了基础。(六)拓展了农村居民住宅地震灾害保险面,2022至2023年度农村居民投保达到114331户,达到了99.65%。2023年至2024年度将投保面拓展了15%,农村投保将达到142857户以上。(七)高标准、高起点建设防震减灾主题文化公园,占地0.45公顷,规划设计内容涵盖地震救援群雕、自救互救与避震雕塑、防震减灾宣传文化长廊、地震科普知识、地震之最、震例、地震异常、地震预警、避震、自救互救、地震救援等橱窗、展板。目前,已争取到位资金258万元,完成规划设计和招投标意向公示,可望2024年5月底前建成开园。(八)6月6日,我市在凤县举办了地震应急抢险救援综合演练。全市县区、重点行业、学校、社区、农村共举办综合性演练、针对性演练、疏散演练达2600余场次。(九)年内申报国家级示范学校3所,建成省级示范学校7所、市级示范学校7所、示范社区4个。(十)举办了全市第十五个防震减灾宣传月启动仪式暨主题活动,展出宣传展板120块,发放宣传书籍2000余册,开展知识图片展、科普知识咨询服务、公益短片联播、VR地震科普体验、减隔震技术宣传等十项活动。(十一)积极应用活断层成果,推广减隔震技术。年内先后为宝鸡市凤县X波段天气雷达建设项目、麟游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金台区金河工业园区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地场址、麟游国家气象站迁站、西宝中线改扩线、眉县远门河水库、省石头河水库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等7个项目提供了地震活断层成果,避让地震断裂。市中医医院医改楼,高新一小加固工程等建设工程应用了减隔震技术,提升了抗震设防能力。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征求汉中750kV输变电工程路径设计方案给出我市评估意见,为全市重点项目和重大建设工程提供安全保障。(十二)加强“四下基层”调查研究工作,全系统高质量撰写防震减灾调研报告36篇,形成了《宝鸡市地震系统调研报告汇编》。积极推进调研成果转化应用,12条意见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采纳和应用,进一步推进了我市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不强,还不能满足自救互救的需求;2.地震预警终端建设缺乏指导性依据,导致预警终端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二)改进措施:1.利用科技之春、“5.12”、“7.28”等重点时段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深入实施地震科普“六进”活动,推动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基础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多举措、全方位提升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全市干部职工和居民开启手机预警功能,全面普及地震预警知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2.建设市县地震预警综合管理平台和烈度速报系统,购置网络安全设备,启动中小学、幼儿园地震预警。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变化,充分发挥虚拟测震台网、地温前兆网、宏观观测网的监测作用,努力捕捉宏微观异常,力争做出具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建设数字化宏观观测网,切实强化群测群防工作。加强地震预警网络建设,依托中省预警网络平台,启动全市地震秒级预警工作。加快台站标准化建设力度,对汤峪、岐山、陇县地震台进行环境和设施改造提升,不断提升地震监测能力。(二)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达到国家级设防标准。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和地震灾害风险隐患评估和治理,提高房屋、设施抗震设防能力。强化地震巨灾保险,加大活断层探测和成果应用力度,积极推广减隔震新技术,力争把地下搞清楚,把地上搞结实。(三)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准备和防范,组织和指导各县区、重点行业、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农村开展地震应急抢险救援和疏散演练,不断强化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和避难场所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准备督导检查,把应对搞充分。(四)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依据科技之春、“5.12”、“7.28”等重点时段,举办第十六个防震减灾宣传月主题活动,加大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创建,举办领导干部、中小学校长、镇村干部防震减灾培训班,把群众搞明白。(五)进一步加强政府保障、行政推动力,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提交市委常委、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坚持督导检查和评比调度,全面落实工作任务,确保全市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度全省防震减灾目标任务考核荣获优秀等次2023年度宝鸡市上王水氡观测资料荣获全国三等奖2023年度震情分析预报工作荣获全省优秀第二名2024年度震情趋势研究报告荣获省地震局优秀第二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