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宝鸡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0 16:05
单位名称 宝鸡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宝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开展市级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体系的建设;开展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信息发布;提供12121电话、手机短信、报纸、电台、网站、电子屏幕等公共气象信息服务;开展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及影视广告、广播气象服务;开展各类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及环评工作。
住所 宝鸡市清姜东一路19号
法定代表人 炎皓
开办资金 13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1.1万元 9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创新理论武装1.以主题党日、专题教育为载体,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了思想专题摘编、气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十三届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2.多举措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三个年”活动、“质量提升年”行动、按照建立“三联促三动”工作机制要求,建立联动机制,开展联建活动。扎实推进“双报到”工作落实,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开展青年理论学习,组织集中学习及交流研讨,切实学出坚定信仰和使命担当。3.深入领会意识形态工作内涵要义,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学习强国”平台推广使用,实现党员全覆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气象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二)聚焦精细服务,深化专业气象服务工作认真开展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一是健全组织结构,成立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补充完善中心业务值守制度和岗位职责,落实人员到位;二是及时更新数据与维护,确保发布渠道运转正常;三是完善制度明确责任,保障应急响应迅速高效。今年入汛后“5.20”冰雹、“6.26”强对流、“7.20”雷暴大风等重大天气过程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通过各个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积极开展服务客户书面评议意见与公共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找准气象服务着力点,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自11月起,每周定期制作发布《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气象服务专报》,全力当好能源保供的“消息树”。积极对接公安交管部门,安排专人进驻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指挥部,无间断参加道路交通安全调度会,针对恶劣天气及时预警。与水利、林业、烟草、自然资源、军队、电力、铁塔等行业部门继续保持合作,不断优化服务方案,提升气象保障能力。与市防汛抗旱保障中心持续开展泄洪预警专业气象服务;与市林业局持续开展森林火险专业气象服务;与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山洪地质灾害专业气象服务;持续开展军地合作,为火箭军驻宝某部队开发建设“智能化气候预测系统”,满足驻宝单位不断增长的气候预测业务服务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数智”化创新开展重大体育赛事气象保障气象服务。创新开展赛道预报+可感知气象信息+迭进式服务工作流程,形成“数智”化+全流程服务新模式,推进气象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联合省预警中心研制开发“气象哨兵”马拉松定制版,首次提供基于赛道的逐时滚动预报,实现精细气象服务保障;赛事活动全流程跟踪(赛前、赛中、赛后),按照“月周天”三级需求开展迭进式服务,为陈仓、宝鸡马拉松赛事提供了高品质、专业化赛事气象服务保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新媒体服务便捷高效发挥新兴媒体传播特点,充分运用抖音、微博、微信等手段,打造24小时在线的“天气预报信息”融媒体服务品牌,不断创新信息发布工作内容和形式。微博信息除及时发布各类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外,还增加各类气象指数和国内、行业重大新闻事件等。2023年至今“天气预报信息”抖音发布视频59条,“宝鸡预警发布”抖音发布视频210条,粉丝累计数8524人,最高单次阅读量达到10.9万人次,累计点赞数达到3.2万余次;全年发布“宝鸡气象”微博2620条,月最高阅读量6.3万人次,累计阅读量达90多万人次,精心编辑“宝鸡气象在线”微信公众号35篇。2023年共发布气象短信79.5万余条,微博2620条,传真1915条,显示屏信息1600条,大喇叭7715条,制作天气预报节目325期,为单位和个人无偿开具气象证明71份。(二)新闻宣传发挥喉舌作用与宝鸡日报、宝鸡新闻网等官方宣传平台建立“气象+党报”信息互通机制,遇突发性、灾害性等重大天气过程,第一时间制作专题信息,助力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市建设。年内联合宝鸡日报共发布气象信息公众号52条,视频46条。(三)充分利用气象科普资源充分利用气象科普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与学校建立科普教育机制,推动气象科普走进学校,激发学生对气象科技探索的兴趣,提升学生们对气候环境保护、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3.23世界气象日通过线下参观学习方式进行气象科普宣传,共接待6批次学生、社会群体参观实践,切实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气象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气象服务核心技术能力不强;欠缺科技支撑,缺少外网服务器及硬件支撑。2.观念转变还不够,省、市、县深度合作的局面没有打开。(二)改进措施1.未来按照2024年中心计划,添置外网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加强科技支撑能力,提升专业气象服务核心技术能力。2.全面深化省、市、县深度合作,提升专业气象服务人员核心竞争力。四、2024年工作计划围绕宝鸡气象高质量发展暨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市建设重点任务落实,拓宽各部门服务领域。强化服务保障,主动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强上下联动、延伸外部协作,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的高效应用,提升专业气象服务科技创新发展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