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市政工程养护服务中心

宝鸡市市政工程养护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0 15:52
单位名称 宝鸡市市政工程养护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提供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和维护保障。公用工程方案论证、施工组织和管理;城市主、次干道、桥梁涵洞、排水管道、城市人行道管理养护维修;市政道路、排水、桥梁及人行道等方面的数字化城管和日常维修;城市设施的应急抢险、市区内涝防治和应急抢险、雨水泵站的运营管理;城市道路、人行道开挖和排水接管现场勘查、发放开挖和接排水许可证、监督检查开挖回填和道路以及人行道恢复质量等。
住所 宝鸡市金台区虢十路3号投资大厦10楼、11楼
法定代表人 梁书芳
开办资金 3361.5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24.5万元 1556.4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全力推进市政项目建设。今年,中心承担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涉及桥涵工程、道路工程、排水管网建设、桥梁检测等四大类共计38项,工程造价5.0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81亿元。其中滨河大道、陈仓路、府西巷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管网建设;陈仓中路下穿通道、虢磻路跨陇海铁路转体桥、应急物资储备库东侧路、赵家庄沿线路、人民街排水改造、新华路排水改造、新福二路片区雨水连接线、蟠龙桥东侧出水口工程、阳平物流大道雨水管道出水口工程、城市道路交通渠化提升改造、阳平物流大道雨水干管工程(双沙路至陆港大桥段)、市工会幼儿园周边道路配套工程已按期完成;宏盛路东段、阳平物流大道同心村以东2项工程因征地拆迁未完成无法施工,5座渭河大桥桥下绿化工程因河长制办公室要求停工外,其余在建工程项目均正常推进。(二)加快中央环保督查整改项目的实施。按照系统治理,分阶段、分区域实施指导思想,今年11月,开展新福园片区、经二路片区、公园路片区等12条道路工期60余天的雨污分流改造。改造完成后,将新增5处入渭河排水口,铺设雨水管道6327米,污水管道1629米,有效提升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抗风险能力。目前除植物园路和新福南路雨污分流改造尚未招标,其余项目均已完工。(三)规范招投标管理和项目审计验收。强化招投标程序,健全招投标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监管,全年完成各类招标21项,累计中标金额约5.3亿元。切实做好限价审核,全年节约投资约2800万元。完成团结、钛谷等五座渭河大桥竣工验收,审定虢磻立交桥及五座渭河大桥跟踪审计过程签证共64份。(四)加强市政设施养护维修管理。坚持从矫正性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全年完成路面修补10728平方米、沥青路面灌缝162919米、人行道地砖维修5548平方米、收水井循环清掏19998座。完成全市30座桥梁检测工作,建成市区桥梁健康监测平台。编制《宝鸡市城市桥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1月在宝福路引渭渠桥完成预案演练。全面开展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排查,完成管辖区域内滨河大道、群众路、峪泉路等道路空洞隐患雷达探测,探测出各类异常问题共计322个。(五)扎实推进污水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积极对接市住建局,完成了管网错混接及缺陷的复核、设计及海绵城市申报相关资料的收集、填写等相关工作。目前由市局报请市政府正在进行立项。(六)做好市区排水防涝及应急管理。汛前,全面清掏市管区域内排水管网,标准化保养雨水泵站,组织安装防坠网,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汛时,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全员参战、一点一策,有效处置积水。汛后,强化巡查,采取复位、封闭等多种手段,保证市政设施安全运行。今年汛期,全市雨水泵站启动209台次,排水量304031.8m³。市区8处易涝点治理全部完成。(七)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全年开展安全检查25次,专项检查5次,下发整改通知单9份,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8次,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近200项,整改落实率达到100%。强化安全教育,召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会和消防安全专题讲座,组织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八)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落实街长制,坚持“主干道路每天巡查一次,重点道路每周步行巡查一次”,配合局工程科做好道路挖掘初审,勘查拟挖掘现场191处。加强挖掘修复过程监管,全年发出设施维修通知单237份,下达违章通知书37份,处理电话投诉39起,数字化城管平台处置市政案件3342件;开展“拉链路”治理。先后召开11次“拉链路”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专题讨论会和4次管线单位统筹推进会,出台《宝鸡市“拉链路”专项治理实施(暂行)方案》,并在同盟路和雨污分流改造施工中实施,“拉链路”治理初见成效。(九)配合做好市住建局各类专项任务和安排的其他任务。宝福路引渭渠桥拆除重建工程。在2023年度桥梁健康检测中发现宝福路引渭渠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经请示市政府同意,10月下旬启动了宝福路引渭渠桥拆除重建工程,现已建成通车。桥梁桥下空间管理。配合市住建局编制完成《宝鸡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管理办法》,推进桥涵设施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市政领域创文工作。对照文件要求,梳理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针对突出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全力整改,高质量完成创文任务。市政地下基础设施普查及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配合数字经济局完成GIS系统开发、调试及验收。市政工程在建项目管理全过程纳入计支保平台,市区桥梁健康监测平台基本建成,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马拉松沿线市政设施提升改造。摸排涉赛线路市政设施现状,开展提升改造,完成沥青路面修补约4027.6㎡,道路基础维修720㎡,沥青路面灌缝11120m,维修检查井收水井26座,维修人行道地砖255㎡。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党建引领助推项目建设。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党员攻坚队+项目专班推进等措施,确立民生项目清单,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为项目建设争时间、保工期。今年“断头路”赵家庄沿山路正式修通,解决了周边6万居民的出行难题。(二)科技赋能带动技术创新。一是用好数字化手段。加快市政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配合数字经济局分批次建立完成排水GIS系统,并成功入选全国2023年数字城市论坛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通过该系统,在数据层面实现了排水管网、管线数据从检查到入库建模的全流程管理,为智慧化赋能市政设施精细化管养奠定了基础。同时,建设完成宝鸡市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桥梁结构整体实时监控、智能评估和及时预警,保障桥梁安全运行。二是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今年我们在新建路片区雨污分流(广元路北段)改造工程和南关桥紧急抢修工程中采用了玻纤紫外线固化非开挖内衬修复工艺,在满足管道过流能力、耐久性、工艺稳定性的情况下,极大提高了修复效率。三是提升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水平。编制出台《宝鸡市市政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试行)》,组织召开市政工程精细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在市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在建项目工地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奖优罚劣激发各施工单位创先争优,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三)以人为本践行为民初心。一是抓好“小切口”里的大民生。优化主要道路出入口,减少高峰作业,安排专人疏导交通,降低市民出行影响;做好市民投诉处置,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九龙泉跨线桥北侧引道防护措施不足问题,多次开展现场调研,及时完成改造。推进“拉链路”治理,编制道路施工挖掘规划,实现了“同一道路同期挖掘的工程、同一路段不同的项目、挖掘范围重合的同沟铺设”,最大限度避免重复挖掘现象。二是紧贴干部职工需求。今年,中心通过开展摸底统计、重设岗位、邀请人社局宣讲政策、党委会研究、进行公示等环节,为21名符合条件的工勤岗位人员进行岗位转聘(其中转管理岗16名,转专业技术岗5名),激发职工工作激情与活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工程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项目施工和管理受外部条件制约较大,影响工程进度。2.近年来,中心管养市政设施数量成倍增加,管养维修工作量几乎翻番,管养经费却逐年缩减,近两年甚至呈断崖式下降,市区老旧排水管网结构性缺陷逐年增多,易出现塌陷、漏水、堵塞等病害,需经常性进行应急抢修更换,挤占了部分养护经费。3.目前市政设施管养还未实现软件信息精细化管理,主要依据纸质资料。道路定期检测及特殊检测较少,仍主要依靠人工等传统方式,管养维修效率不高。(二)改进措施1.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和改变工作思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在工程管理及施工中努力协调各方力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争取工程实际完成情况与预定工期一致。2.在设施养护维修工作中逐步探索工程建设和设施养护维修新标准,学习新技术,加大道路养护力度。做好破损人行道地砖、路面等市政设施维修,以及雨污水管网等日常养护,确保市民出行“脚下安全”。3.进一步完善智慧地下管网综合地理信息平台相关功能,切实发挥平台增值作用,切实加强城市道路信息精细化管理。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开展“党建+”实践活动,促进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强化对关键业务、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廉洁风险防控,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二)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突出抓好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各类问题的协调和解决,做好关键节点衔接,坚守质量安全底线。(三)完善落实三级巡查制度,做好设施巡查台账,及时更新。积极治理“拉链路”,力争做到还路于车、还路于民。(四)推进预防性养护,积极完善养护维修班组架构及分工,努力向养护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继续发挥数字化城管平台在市政设施管养中的作用,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率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