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陕西嘉陵江源头(神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陕西神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宝鸡市国有林场管理站)

陕西嘉陵江源头(神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陕西神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宝鸡市国有林场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5-20 15:38
单位名称 陕西嘉陵江源头(神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陕西神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宝鸡市国有林场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编制并组织实施保护区的发展规划;保护区内物种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日常管理,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建立保护区内生态系统保护管理体系,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保护区内动、植物科研监测、生态系统科普宣传;保护区内项目申报、年度计划安排,落实安全生产等工作。
住所 宝鸡市金台区西滩路19号
法定代表人 马江平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15万元 9.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市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我处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今年以来共组织集中学习39次;书记讲专题党课4次;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组织党风廉政教育及观看相关视频2次。完善了《党支部工作职责》《党员学习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定期更换学习宣传牌,使党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在每周一例会上,组织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掌握与本单位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信息,以《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陕西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有关技术规范为重点,加大学习力度,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保护意识。2023年,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一是利用报刊、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保护区。二是加强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组织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野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陕西安舒庄省级自然保护区对照《陕西省陆生野生动物监测计划》,完成了监测单位位置坐标、矢量地图、重点监测对象、责任主体机构等资料的核对与修改;结合监测单位基本情况、工作组织方式、与现有工作基础的衔接等内容,编制上报了陆生野生动物监测单元检测方案。三是大力宣传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利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生态环境保护及低碳生活等多方面内容的宣传,展示宣传展板5块、横幅2面,发放800余份宣传单、咨询群众达300余人次。四是加大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管理。对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功能区划进行实地核查,并就初步审核意见上报市局。(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2023年,我处根据往年巡护经验合理安排巡护时间和巡护路线,充分调用现有人员和设施,加强巡护监测工作,尤其在入冬以后,我处紧密结合森林防火,加大了巡护力度,杜绝各类火灾隐患,保护区内未发生重大火灾,全年共计开展各类巡护活动三十余次、路线长度达700多公里,制止违规行为50余起。检查方面,我处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绿盾2022遥感监测点位市级实地核查工作,对涉及3个自然保护地和1个风景名胜区的51个监测问题点位进行了现地检查,将核查情况进行了反馈和上报;开展违规侵占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问题自查工作,经核查,省局反馈的陕西嘉陵江源国家森林公园、陕西青峰峡国家森林公园、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个自然保护地无违规侵占自然保护地问题;开展了2023年度第1批次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问题点位核查和2022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线索核查工作,对麟游县安舒庄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扶风县野河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疑似问题点位图斑和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疑似重点问题线索进行核查;对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疑似图斑问题销号进行现场核查验收;负责组织凤县紫柏山、陇县细鳞鲑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2018年至2023年间反馈的疑似图斑和核查整改情况进行了统计上报。在监测方面,我们基本实现了对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动植物实行定期的监测观察,准确采集相关数据资料,及时掌握资源变化情况。为了提高巡护监测工作质量,我们对巡护监测工作制度、巡护监测考核办法进行完善,并且建立了专门的巡护、监测记录等资料档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通过加强各类理论学习,单位干部队伍素质及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二)利用各类宣传活动,印制并散发各类宣传资料等措施,扩大了保护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景区游客数量增加的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三)认真开展了各项巡护监测及检查,及时掌握资源变化情况,杜绝了各类火灾隐患,全年共计开展各类巡护活动三十余次、路线长度达700多公里,制止违规行为50余起,保护区内未发生重大火灾;完成了“绿盾2023专项行动”执法检查和森林督察遥感监测反馈问题点位核查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随着保护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不断扩大,我处由于人员及经费紧张,工作量、业务属性与专业程度不匹配,环保压力和森林防火压力逐年增加。2、森林资源管护方面由于面积大,线路长,旅游人数增加等原因,造成护林防火等工作难度大;(二)改进措施:1、针对保护区管护压力大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水平,针对游客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和森林防火意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发现游客有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拒不听劝告甚至造成损失的行为及时联系森林公安介入处理;同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及经费。2、针对管护面积大带来的护林防火等难度大的问题,将进一步科学安排,合理规划路线,加强同保护区内属地林业部门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的便利和支持。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坚持抓好党员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二)积极参与做好自然保护地的各项执法检查专项活动,指导有关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做好问题整改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三)争取年内申报省市项目2个,为保护区争取足量资金,组织做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有关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四)抓好自然保护区内项目建设监管工作,督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好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的有关建设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