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建筑节能和勘察设计服务中心(宝鸡市室内装饰装修行业服务中心)

宝鸡市建筑节能和勘察设计服务中心(宝鸡市室内装饰装修行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20 15:37
单位名称 宝鸡市建筑节能和勘察设计服务中心(宝鸡市室内装饰装修行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节约能耗和提高居住舒适度提供技术服务。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查相关事务性工作;勘察设计行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建筑工程节能竣工验收服务;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小区的发展推广;绿色建材、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室内装饰装修行业服务事务性工作。
住所 宝鸡市大庆路41号
法定代表人 王文生
开办资金 7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69万元 74.8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市建筑节能和勘察设计服务中心在市住建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拓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成果,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落实建筑节能和勘察设计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制定措施、调研督导、试点示范、市场引导等手段,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职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建筑节能竣工验收备案情况。全面执行75%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市本级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48项,建筑面积43.1万平方米,备案率达100%。执法巡查27次,巡查项目面积281.36万平方米,行政处罚59万元。全市节能建筑新开工243.7万平方米,节能6.87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二氧化硫583吨,固废利用39.2万吨。2.绿色建筑开展情况。全年城镇新开工绿色建筑65项,建筑面积240.59万平方米,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为98.72%。同比增长45.32%。其中:星级绿色建筑24.42万平方米,占比10.15%。竣工绿色建筑项目8项,建筑面积47.61万平方米,竣工绿色建筑占比85.83%,同比增长38.1%。3.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认定申报和诚信登记情况。全市新建工程新型墙体材应用比例达到100%;全年共受理7家企业产品进行认定申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备案率100%;对符合条件的4家企业办理了诚信登记证书,对已办理的33家企业更换了诚信登记证书。4.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情况。全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共计66项,其中:房屋建筑34项、市政基础设施25项、装饰装修工程7项,全年抗震图审备案71项。组织召开设计审查适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技术方案论证会6次,组织开展2023年度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暨抗震设防监督检查工作,共提出检查意见97条。5.建筑节能信息统计情况。组织全市各县区有关负责资源能源统计工作人员,召开了全市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调查工作部署和培训会,按时完成了2022年度宝鸡市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为省厅掌握我市建筑能耗的实际状况及日常工作进展,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6.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服务情况。办理装饰装修施工许可证3项,受理申请办证项目资料4项。完成重点民生工程“原宝鸡市青少年宫装饰装修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施,于11月顺利移交使用单位。7.特色亮点工作。一是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确定宝鸡市宏昇·如意茵香科技智慧生态康养社区项目为我市重点培育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在2022年完成10.84万平方米的基础上,2023年又新开工10.31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累计建设21.15万平方米,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的91.95%。二是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87个,面积86.35万平方米,其中省级示范项目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开工4.27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41.86%,同比增长44.5%。新增预制构件生产企业3个,总投资2.15亿元,PC构件产能达220万平方米。三是推动地热能利用。全市新增地热能项目5个,总计应用面积126万平方米。其中:中深层水源热泵项目1个,中水源热泵项目4个。(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1.绿色建筑工作。组建宝鸡市绿色建筑专家库,并对36名市级绿色建筑专家进行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培训。组织开展绿色建筑技术评审会9次,建筑面积119.78万平方米。2.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动超低能耗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超低能耗建筑10.31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超低能耗建筑累计建设21.15万平方米,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的91.95%。3.装配式建筑工作。组织全市设计企业、图审机构50余人召开“宝鸡市装配式建筑技术观摩交流研讨会”。围绕PC预制构件和ALC板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等技术规程和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组织各县区住建局开展《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管理培训会;组织在蟠龙观山堂项目召开了全市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与会人员通过听取项目情况介绍,观摩现场装配式实施工艺,全方位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及工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先后起草印发了《宝鸡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宝鸡市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政策的引导下,全市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扎实有力,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占比大幅提升,示范项目建设特色鲜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蓄积动能,充分发挥了政策的精准导向、激励扶持作用,为全市建设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二)严格落实“四清一责任”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工作职责分工,加强了发改、自规、住建、审批等部门密切配合,从立项、土地、规划、建设等各个环节固化既定流程,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以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为突破口,建立起“一个单位牵头、实行一窗受理,资料分头审查、出具备案意见”的便民服务模式。(三)推进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由点到面,逐步形成辐射效应。“工会幼儿园项目”成为我市首个获得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证书的项目,实现了由设计预评价到竣工评价的突破;“九里雲华1#-12#楼项目”是我市重点培育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比现行国家标准再节能30%以上,节能率达到90%左右。“蟠龙·观山堂”钢结构住宅项目,单体装配率达到77%以上,节能率达到75.6%。同时,积极引入装配式部品部件企业,年产100万平方米HPC装配式叠合板和年产120万平方米ECP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项目已投产运营,年产800吨钢结构模块构件项目正在建设。通过示范引路,深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新功能。(四)通过采取实地走访调研、筑牢宣传阵地、搭建展示平台、放大示范效应等措施,不断扩大社会宣传覆盖面和精准度。在新华社、西北信息报、宝鸡日报分别报道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成效;利用第33个“节能宣传周”开展惠民普法宣传,助推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组织召开技术观摩研讨现场会3次,全市建筑行业2300人次到会学习交流。通过宣传引导,使广大从业人员和社会民众对发展建筑节能的认识和主动性显著提高,为今后措施制定更加精准,管理手段更加科学,服务工作更加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目前执行的《陕西省建筑节能条例》为2017年3月颁布实施,其中对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缺乏对责任主体可操作的奖惩措施,相应的配套激励政策还不完善,现有的激励政策落实困难。(二)部门协调联动落实不到位。建筑节能工作主要由住建部门承担,在立项、土地、规划、审批等环节协调配合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还未完全固化形成。(三)建筑节能工作发展不平衡。县区一级管理部门由于业务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县域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缓慢,星级绿色建筑、高装配率建筑规模较小。(四)绿色设计施工理念深入不够。在建设工程设计施工阶段,部分从业人员只考虑经济利益,对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概念一知半解或单纯应付检查验收,工程质量“含绿量”不足。(五)开发企业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由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都要增加初期投资,大部分开发企业在法律强制不严、政策优惠不大、受众要求不高的客观环境下,自觉开发绿色、低碳建筑动力不足。四、2024年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双碳”目标的决策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促进城乡建设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筑节能:严格执行75%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认真落实《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建筑工程项目落实碳排放分析,严把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绿色建筑: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设计、建设。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设,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90%以上。2024年新开工建设3.8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28%以上,单体装配率执行25%。政府投资、国有企业全额投资或以划拨方式供地的建设工程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有效推动新建建筑太阳能光伏应用,其中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到2025年达到50%。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