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宝鸡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5-20 15:16
单位名称 宝鸡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综合执法保障。兽医兽药、生猪屠宰、种子、化肥、饲料、农药、农机、农产品质量、渔业、畜牧、动物防疫和检疫、植物检疫等方面的行政执法;组织查处市辖区以及辖区内跨区域和全市具有影响的复杂案件;监督指导辖区内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和农业执法工作。
住所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6号楼F座
法定代表人 李风
开办资金 75.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6.53万元 44.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坚持从严执法,全面展现执法队伍新作为。一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聚焦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严重关切,以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基础,巩固深化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加强产地农产品执法检查和检打联动力度。全市共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11件。二是开展种业监管执法。采取“双随机”的方式,抽选80名执法人员,随机对191个农资门店进行了执法检查,严查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包装标签及种子质量、品种真实性等违法违规行为,倡导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确保种业生产安全。检查中发现案件线索16起,全部予以立案查处。三是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在春节来临之际,为切实保障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屠宰企业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四是开展兽药饲料专项执法。结合“凝心铸魂强作风、实干争先提效能”集中教育活动,由支队领导带队对全市兽药经营门店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门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执法检查。现场纠正轻微违规行为42起,发现3起案源予以立案查处,从源头上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开展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制定下发了《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分三个阶段,严厉打击畜禽养殖环节使用假劣兽药饲料、违禁药品以及不按规定落实防疫措施等违法违规行为。六是开展长江流域禁捕、黄河流域禁渔执法行动。以嘉陵江、渭河等流域及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水生资源保护区、水域滩涂养殖为重点,采取督导、夜间蹲守、日常水面巡查等方式,扎实展开长江禁捕、黄河禁渔等渔政执法亮剑行动,严厉打击“毒电炸”、无证养殖等各类非法行为,全面查处违法猎捕、使用非法捕捞渔具以及各种违规形式的生产性垂钓行为。七是开展农机执法。在春耕、三夏期间,主动入位,联合金台、渭滨、高新区农机监理站、交警大队等单位,重点检查农机操作人员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未参加年检等违法行为。。八是开展农药专项整治。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领域安全风险的防控,以重点季节、重点地区、农药批发大户、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关键环节,开展了农药安全生产排查和治理,强化风险管控。(二)坚持综合赋能,不断提高执法能力。支队始终坚持把执法人员培训作为提升执法能力的重要手段,经常抓,抓经常。一是扎实开展“学本领练技能岗位大练兵”活动。不断提升执法能力,举办全市农业综合执法大练兵培训班,对全市120名在编在岗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实地培训和技能比武测试。二是积极组织“走出去学回来促提升”活动。组织全市执法人员参加农业农村部干部管理学院执法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三是参加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比武活动。组织全市3名执法骨干,在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比武活动中取得获得三等奖的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市严谨、规范、文明的执法队伍新形象。(三)坚持务求实效,精准开展法治宣传。为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坚持面向基层群众,创新形式、注重实效,组织开展了法制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宣传意识,提升全市农村法治环境,营造良好的普法学法氛围。拍摄的《学法用法结对子,携手共育示范户》短视频被农业农村部评优推介。(四)坚持协作联动,凝聚执法合力提效能。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加强与其他综合执法部门的执法协作,促进农业执法工作由相加相融向纵深融合。一是加强与立法机关交流。组织引导农业综合执法人员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积极参与农业立法工作相关活动。二是加强与公安部门协同。与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召开了农资打假执法协作工作联席会议,沟通案件线索,研讨工作形势。三是加强与市场监管局的部门联合检查。利用宝鸡市“监管一网通”云平台,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农业、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对金台、渭滨、高新三区农资门店进行了联合检查,加强对事中事后监管。四是加强长江流域跨市交界水域禁渔执法协作。市支队先后组织凤县大队与甘肃省两当、徽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对陕甘交界嘉陵江等重点禁捕水域开展了执法巡查活动;联合汉中市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沿市际交界水域对太白县、留坝县、洋县太白河、红岩河、湑水河交界水域进行了为期3天的禁渔执法联合行动,签订了《汉中宝鸡长江流域交界水域禁渔执法框架协议》。五是加强市县联动。成立案件指导小组,对案情复杂,办案力量不足的县区派驻指导小组予以帮助,重点案件挂牌督办。支队领导带队,多次指导部分县区自行或协助办理经营小麦种子品种侵权和无证经营农药案件2起。(五)坚持统筹推进,促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落实常态化执法检查。二是开展案卷评查活动。高度重视行政处罚案卷制作,积极承办市局安排的案卷评查活动。三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有关要求,把安全生产作为日常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实行常态化监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639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场所3228个,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84件,其中市支队办理26件,涉及种子、农药、肥料、畜牧、农机、渔政、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领域;纠正轻微违规行为115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响应民众诉求,妥善处置各类投诉举报33件,处理满意度100%;切实提高执法和服务能力,在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比武活动中取得三等奖;在省市案卷评查中,14部案卷获全市优秀案卷,推荐4部参与全省全国评优,2部获省级优秀案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在执法办案力度上还有待加强。从每季度全市案件调度情况来看,查处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种子、农药、肥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领域,在执法面的拓宽以及复杂重大案件的查处力度上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指导县区工作不够。全市案件办理情况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消除了“零办案”现象,但县区之间在案件查处上不均衡,支队在业务指导上做的还不够;三是在执法模式上还需进一步优化。部门联合、检打联动、交叉执法等执法模式的内涵丰富上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二)改进措施积极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渔政执法等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抓好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及非法屠宰的整治,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资游商游贩、电商销售的监督管理;继续推行执法办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春秋季市县联合交叉执法检查等,不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指导县区办案力度和质量不断提高。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突出执法培训,提升执法能力。一是继续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大练兵培训,力争对全市150名农业综合执法人员轮训一遍。二是荐业务骨干参加农业农村部农干院、省级培训,通过培训,以点带面,对全市农业综合执法人员进行全面业务培训,提升办案能力。三是聚焦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禁渔执法等重点领域,坚持内部每月开展一次“岗位练兵赋能”活动,着力提升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二)突出规范建队,提升执法效能。按照厘清“事权”、规范“物权”、匹配“财权”的运行思路,加强规范化建设。一是积极构建联合工作机制,采取定期通报、会商、信息共享等方式,处理好农业综合执法与行业管理、部门协作、司法衔接等方面的关系,形成联打联动、齐抓共管的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新格局。二是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资金,加快推进执法制度建设、法制宣传、案件办理、执法装备等方面的建设。三是制定执法装备日常管理制度、规定,引导执法人员“管好、用好、维护好”手中的执法装备,确保管理到位、使用安全。(三)突出从严执法,提升办案质量。牢固树立执法队伍“不办案就是失职”的鲜明导向,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围绕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对标农业综合执法176项行政处罚事项,不断拓宽执法面。加大粮食安全、农资市场、动植物检疫、农机安全、禁渔禁捕等重点领域案件查处力度。力争年办案数量不少于200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案件办理程序,完善案卷制作行为,促进案件质量提升,将案卷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优秀率提升至10%以上,争取在全省、全国优秀案卷评比中多获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