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市国资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创历史新高。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收益调查摸底,科学合理测算2023年度国有资本收益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宝鸡市市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制定规范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流程。指导市属国有企业完成国有资本收益申报,扩大中心国有资本收益账户收缴范围。严格国有资本收益账户管理,核销6户破产企业暂付款1371.45万余,通过债转股形式下账6户企业暂付款702.07万元债务,清理4户企业暂存款600.2万元。全年收缴国有资本收益8304.92万元,完成年度5550万元任务的149.63%。(二)财政周转金清收实现新突破。坚决管好财政周转金,加强对县区财政周转金工作业务指导,下达清收任务,按季度通报周转金清收进度和特点。深入10个县区财政局和市县部分企业、单位走访咨询法律专业人士、老同志,就财政周转金政策规定、管理沿革、借款清收情况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专题调研,撰写了《关于地方财政周转金有关情况的调研》。跑单位下企业,讲政策明要求,商讨清收办法,转观念调方式,不断加大市县两级财政周转金清收力度,2023年共收回财政周转金借款38.4万元,同比增长12%,创近年新高。组织召开了“2023年度财政周转金工作会”,提高了各单位财政周转金清收意识,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了工作措施,增强了工作合力。(三)国资监管企业产权登记做出新亮点。高度重视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工作,面对网络登记系统停用、企业产权无法正常开户现状,及时开展全面收集、手工录入企业产权基本信息工作。邀请省大数据集团产权登记系统项目负责人授课,增强监管企业产权登记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同时,多方沟通、联络协调,获得省国资委下发新登记系统的企业用户账号,按照“应登尽登”要求,完成272户实收资本353.91亿元的企业国有产权信息补录工作,做到应登尽登、规范准确,便于及时、真实、动态、全面掌握企业产权状况,为国资监管和决策咨询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为全省国资系统产权登记工作创造了经验。(四)资产评估项目初审规范及时。以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标,坚持资产评估程序的合法性和资料的合规性,严把依法审核关,开展资产评估初审项目10个,评估资产总价值113.86亿元,实现了资产评估结果全面、客观、科学反映资产实际价值,为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助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新动能。(五)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始终把指导主办企业妥善安置职工和维护稳定放在首位,坚持“一企一策”,不具备启动改制条件的指导主办企业做好职工基本民生保障,不冒进激化矛盾;改制条件成熟的,积极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制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协助争取有关部门政策支持。今年,借助陈仓区收储双菱劳司土地资产契机,多次与主办企业双菱化工破产管理人(和圣元公司领导)座谈,讨论制定双菱劳司关停注销方案和职工安置工作,指导企业按照规范流程稳步推进改革工作。目前改革工作方案已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六)国企改革矛盾纠纷处置果断高效。果断有效化解处置陕西天润金属物流有限公司6年多的股权纠纷问题。10月份开始,国资中心工作专班深入一线研判矛盾症结,制定了《陕西天润金属物流有限公司股权确认及股权优化实施方案》。经过近半个月的艰辛努力,通过多方沟通协调,最终股东会全票通过《方案》,股权纠纷处置取得重大突破,矛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企业连续两月,企业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股权纠纷处置工作的做法在国资委传阅后,被委主要领导给予高度肯定并批示。(七)助力乡村振兴向好发展。主任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及时与镇村签订了年度定点帮扶计划书,及时轮换了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坚持每季度听取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工作情况汇报。班子成员累计10余次到村与镇、村干部座谈交流。为乡村旅游项目牵线搭桥,先后有多名客商到村上考察座谈。参与谋划了七一村首届文化旅游节。11名干部积极帮助22户脱贫户落实基本医疗、教育、养老等政策,人均已累计走访15次以上。筹措资金1万元助力七一村蜂旅融合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消费帮扶,累计购买和帮销农副产品价值5万余元,有力的助推了七一村乡村振兴进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组织召开了“2023年度地方财政周转金会”,提高了各单位财政周转金回收意识,规范了工作流程。对2023年度4个财政周转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5个周转金清收工作先进单位、18个财政周转金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2023年共收回财政周转金38.4万元,同比增长12%,创近年新高。(二)截止2023年底,完成272户实收资本353.91亿元的企业国有产权信息补录工作。根据国资委安排,2023年共受理资产评估初审项目10个,评估资产总价值113.86亿元。实现了资产评估结果全面、客观、科学反映资产实际价值,为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助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新动能。(三)在市国资委和市国资中心的共同努力下,严格国有资本收益账户管理,核销6户破产企业暂付款1371.45万余,通过债转股形式下账6户企业暂付款702.07万元债务,清理4户企业暂存款600.2万元。全年收缴国有资本收益8304.92万元,完成年度5550万元任务的149.63%。(四)全力解决厂办大集体改革遗留问题,借助陈仓区收储双菱劳司土地资产契机,指导主办企业双菱化工破产管理人(和圣元公司领导),制定双菱劳司关停注销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主要问题:一是财政周转金清收管理仍需加强。二是产权登记数据分析应用有待提升。三是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政策宣传不够有力。改进措施:1.强化财政周转金回收。依法处置财政周转金呆坏账,积极利用法律程序加大催收力度,2024年财政周转金回收增长10%。2.加大产权登记宣传力度。加大政策宣传、实操指导。加强与省国资委沟通,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系统功能。强化登记系统管理,做好年度产权登记数据的汇总分析工作,加强国有资产动态监管和产权分布分析研究。3.完善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机制。配合市国资委落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加大清缴力度,确保2024年国有资本收益收缴3700万元任务完成。四、2024年工作计划1.强化产权登记管理,提升规范化水平。加强产权登记工作日常管理,加大政策宣传、实操指导,逐步提高企业产权登记专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与省国资委沟通,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系统功能。按照“应登尽登”要求,按季度抽查企业基础数据,及时掌握新增、变动、注销企业的产权动态,做好年度产权登记数据的汇总分析工作,加强国有资产动态监管和产权分布分析研究,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完善收益收缴工作机制,确保全年国有资本收益任务完成。配合市国资委,摸清企业利润分配潜力,编报2024年度国有资本收益预算。树立大国资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全面落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增强企业上缴收益意识。以函询、调阅企业财务报表等方式,掌握监管企业利润分配意向,到西凤集团、红旗民爆、国资公司、投资集团、郭家河煤业等重点企业走访,动员申报上缴收益。按照“应收尽收,科学合理”原则,规范工作流程,加大收缴力度,确保全年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成效不断提升。3.依法审核资产评估项目,严把国资监督关口。紧扣市国资委国企改革工作部署,依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陕西省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企业公司章程,以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标,注重企业选聘中介机构程序的合法性和提交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审核,确保中介机构、评估人员在有效的业务资质范围内开展工作,及时规范做好资产评估项目初审工作。4.强化财政周转金清收,为聚集财政资金做贡献。清理核实借款,确认债权债务。做好市本级并指导县区职能部门全面清理借款合同,核实借款明细,摸清底数,延续债权,确认债务关系,努力保证债权债务连续性。对借款主体无人员、无场地、无资金及资料不全、难以确权的债权进行分类管理,9月底前完成。做好会计核算,确保账目清晰。根据清理核实结果,严格按财务规定做好账务记载和修正工作,12月底前完成年度会计核算工作。加快工作进度,依法处理呆坏账,根据《宝鸡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规定,按程序核销已破产终结企业的财政周转金借款,10月底前完成。加大财政周转金清收力度,力争全年回收金额同比增长10%以上。5.稳妥处置厂办大集体改革遗留问题,为国资监督指导大局提供保障。坚持“一企一策”的工作思路,以“职工安置”为核心。对于不具备启动改革、改制条件的企业,指导主办企业做好职工基本民生保障,不冒进激化矛盾;对于改革、改制条件成熟的企业,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制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积极协助争取有关部门政策支持,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确保厂办大集体改革改制收尾工作稳妥推进。6.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文件精神,坚决守牢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千阳县张家塬镇七一村农牧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突出产业扶贫,着力推广农牧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积极协调休闲康养等产业项目建设,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