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鸡市地方病防治所)

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鸡市地方病防治所)

发布时间: 2024-05-20 10:53
单位名称 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鸡市地方病防治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疫情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食源、职业、放射、环境性等疾病监测干预;疾病病原生物监测鉴定和危险因子检测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疾病防控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住所 宝鸡市西宝路68号
法定代表人 邓峰
开办资金 2473.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39.67万元 3261.56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鸡市地方病防治所).公益 从业人数  1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真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方针,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和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全力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扎实开展其他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慎终如始,全力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监测预警专班,自2023年1月1日起,全年365天如一日,无论假日、节日,坚持每日监测预警提醒,及时指导处置。持续开展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动态掌握新冠病毒变异株演化情况,及时流调观察,动态掌握新变异株致病力、传播力等相关情况,为尽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三)综合施策,全面做好其他重点疾病防控工作。(1)传染病专病专防成效显著。年内全市甲类传染病无发病,人间狂犬病保持零发病,人间布病持续高发势头得到遏制,全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发病水平,出血热报告发病率较近三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下降33.23%,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较2022年下降29.90%,15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率较2022年下降33.33%。2023年全市丙肝防治核心考评指标位居全省第一。(2)免疫规划工作卓有成效。全市全年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总体接种率99.92%,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8.54%。各项监测指标均高线达到中、省考核要求,多次在全省交流经验。(3)艾滋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扎实开展艾滋病监测、检测、干预、治疗等综合防控工作,2023年新增感染者和病人数较2019年下降40.45%,各项考评指标均优于中、省考评要求。(4)结核病防控工作稳步提升。年内及时规范处置学校结核病疫情,有效防止了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全面做好肺结核病人发现、治疗及管理等工作,各项考评指标均优于中、省考核要求。(5)地方病防控工作规范开展。相继接受中省专项督导调研,先后在省级、国家级会议上交流经验,持续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6)慢性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认真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有序开展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省级及以上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区100%覆盖,全市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在全省持续领先。(7)职业卫生工作扎实开展。持续强化监测能力建设,为职业卫生站稳全省前列提供了保障。积极实施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工作,完成全市11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考核。(8)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稳步推进。累计上报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数据1770项,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数据3103项。(9)健康教育工作丰富多彩。组织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5预防接种宣传日、5.20学生营养日、5.31世界无烟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卫生日宣传20多场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10)疾控应急能力全面提高。科学处置应急事件,先后指导县区调查处置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处置率和处置及时率均达到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在省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荣获“中、省、市”多项荣誉28项,有22人次分别被国家、省市表彰为各项工作先进个人。(一)重点考核指标高线达标。始终坚守疫情防控阵线,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始终坚持关口前移,2023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达到了市政府年初下达的控制目标,持续低于全省平均发病水平。始终强化疫苗在防病中关键作用,全力推动各类疫苗接种工作,全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市政府年初下达的接种率目标。充分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能,健康宝鸡行动持续相关工作指标高质量达标。(二)重点疾控项目创新突破。首次在全市开展HI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我市艾滋病防控相关做法在全省进行经验交流。首次在全市开展了工作场所劳动者个人噪声暴露检测,率先在全省实现接种情况动态实时视频展示,率先在全省全面启动丙肝防治信息化系统,并在全省交流经验。在第二届全省地方病防治技术竞赛中,我市分别荣获2个单项一等奖、2个单项二等奖、3个单项三等奖、1个团体综合二等奖。(三)重点疾控工作受到中省肯定。年内,先后接受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等调研督导6次;接受省卫健委、省疾控局、省疾控中心、省结防所、省地防所等督导检查26次。中、省均对我市重点疾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与国家系统重塑疾控体系要求相比,疾控机构核心职能仍需强化,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尚不健全,一些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专兼职卫生人员配备不到位,一定程度影响防控措施落实效果。与国家全面提升疾控专业能力要求相比,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和机制仍需完善,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健全,市、县区疾控机构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仍需加强。与国家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要求相比,市级疾控机构高层次疾控人才仍然短缺,县级疾控机构专业疾控人员仍显不足,全市疾控人才使用、评价、激励等机制尚不健全。(二)改进措施。强化“大疾控”理念,提升着眼全局谋划疾控工作的能力,强化跳出“疾控”看疾控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疾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业务培训,尽早把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检验检测等优秀毕业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单兵作战能力的疾控精兵强将。对标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统筹兼顾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干部以身许党、夙夜在公的工作境界,进一步强化关键岗位同志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持续开展变异株、城市污水等监测工作,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二是扎实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控。坚持结果导向,落实落细各项精准防控措施,确保全市重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低于同期全国、全省发病水平。三是规范做好结核病防控。重点做好校园等人群密集场所结核病防控工作,严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对标刚性考评指标要求,持续提升全市结核病防控工作水平。四是持续做好艾滋病防控。深入分析疫情,持续优化措施,全面提升艾滋病、性病、丙肝、麻风病各项考评指标水平。五是安全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做好全市疫苗冷链运转和预防接种工作,全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六是持续开展地方病防控。全面实施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地方病各项监测任务。七是高质量开展慢性病防控。积极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八是扎实做好职业卫生。按照中、省项目要求,全面完成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病防治各项工作。九是扎实做好食品安全与营养监测。加强食源性疾病日常监测及培训指导,不断提升群体性食源性疾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十是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探索开发针对性更强的健康教育科普内容,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精准性、实效性。十一是扎实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扎实做好近视、肥胖、脊柱弯曲等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十二是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及消毒监测。持续开展城乡饮用水水质、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大气雾霾与人群健康影响因素等监测工作,确保各项监测指标达到上级要求。十三是规范开展检验检测。进一步加强全市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指导与业务培训。持续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加快提升全市疾控机构实验室整体检测能力。十四是持续抓好疾控应急工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持续加强人员、物资、技术储备,定期分模块开展实战化演练,持续提高应急处突实战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执业许可证:(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号:43536365261030211D1101,有效期限:2023年11月20日至2028年11月20日。(2)辐射安全许可证,证号:陕环辅证(10055〕,有效期限至:2027年7月4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国家疾控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2023年全国地方病防治技术竞赛团体三等奖”;陕西省疾控中心“环境健康杯”征文绘画比赛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省疾控中心第七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优秀管理奖;陕西省疾控中心第八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优秀管理奖;陕西省疾控中心布病防控优秀单位;陕西省疾控中心职业卫生实验室考核优秀机构。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