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宝鸡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5-20 10:51
单位名称 宝鸡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建设提供档案服务。城市建设档案的收集、检查、统一管理和提供利用。
住所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6号楼D座3楼
法定代表人 支纪科
开办资金 40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69万元 4.9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主管单位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城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建设。我馆贯穿档案目录实现计算机管理,按照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及著录规范,严格履行入库档案的科学分类、编目、上架及计算机录入程序,在档案入库过程中仔细核对档案目录的内容,保证账物相符,并备份档案目录数据和打印纸质档案目录。今年编目上架城建档案数量为5500余卷。(二)做好城建档案查阅利用、接待、利用登记及利用反馈工作,收集典型查阅利用实例。在城建档案查阅利用和接待工作中,能够热情接待来馆查档人员,严格执行《档案查借阅制度》,凭查档人员有效证件和线索调阅档案,尽力查找所需档案内容,做到让查档者满意而归,2023年接待查档人员552人次,调阅档案2870卷册,充分发挥了城建档案的社会效益。(三)按照档案库房保护“十防”要求,维护好城建档案存放秩序,保护好实体档案,调控和维护好档案库房安全保护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保证库存城建档案安全存放。做好库房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定期做好档案库房清洁卫生、温湿度登记、安全检查工作,发现不符合档案库房“十防”要求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补救,确保保管档案的安全。(四)做好全市大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和各大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各县区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一是召开联合会议,研究部署全市大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档案移交归档流程。二是组织上门指导。组织业务骨干先后到代家湾区域及陈仓区域“城市品质提升”照明工程建设项目、宝鸡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连霍高速宝鸡城区段市政化改造工程一期项目进行业务指导。三是协助宝鸡机场管理公司顺利筹建档案管理室拟定了建设方案。四是多次前往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查阅项目相关资料,指导梳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五)根据上级主管单位安排进行全市城建档案业务培训工作。一是制定年度县区城建档案工作指导计划,完成了12县区城建档案调研指导工作,并撰写了调研指导报告。二是两次组织线上城建档案业务专题培训,共计1611人次参训。三是两次深入重要建设项目现场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了城建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及业务流程培训。四是为满足新形势下的城建档案管理需要,我馆起草《宝鸡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修改意见和计划,已上报审阅。(六)加强城建档案预验收工作,进行各类档案资料入库前验收并安排整理接收进馆。不断深化行业管理,有效实施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验收制度,并对归档入库的档案进行审核鉴定。2023年,审查190个单位工程,发放建设工程档案业务指导意见书82份,接收归档各类工程档案160个,核发“工程档案验收认可书”95本、“接收证明书”51本。(七)做好全市建设工程项目电子档案接收和归档工作,确保全年电子档案归档率达到80%。加大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城建档案资料电子化率超过80%,升级城建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和利用水平,2023年共接收归档了130个单位工程电子档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今年接待查档人员552人次,调阅档案2870卷册,2023年共审查190个工程项目档案,发放建设工程档案业务指导意见书82份,核发“工程档案验收认可书”计95本、“接收证明书”51本。发挥了城建档案的社会效益。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现有档案库容难以满足发展需要。经了解,西安市城建档案馆新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咸阳市、榆林市馆库房均扩容至4500平方米。我馆库容仅366平方米,已远远落后其他地市,且均已满库,暂时以租赁方式解决新增档案存放难题。2、信息管理和网络风险防范需进一步加强。因资金原因,我馆创建智慧城建档案馆建设和重点项目档案数字化转换等工作推动缓慢,硬件设施相对陈旧,且档案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不足,已不能充分适应和满足新形式新发展要求。3、人员结构亟待优化调整。我馆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7岁,整体偏老龄化,且随着档案管理新要求的进一步严格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二)改进措施1、建议解决档案存储库房面积问题。。2、在馆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加速软件系统升级,加强重点项目档案数字化建设,为社会提供便捷的利用服务。3、建议招考或者调派30岁以下工程档案、计算机、财文等相关工程档案专业型人才。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馆将在搞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继续抓好学习教育,与时俱进更新思想观念,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推进基础业务建设,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强化对外服务工作水平,推动城建档案事业再上新台阶。围绕这一总体要求,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强队伍素质建设。结合住建职能职责,围绕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助力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一系列素质培训活动,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以高素质好作风助推高质量发展,争创城建档案管理事业新局面。(二)加大新规范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贯彻、执行标准规范的责任意识,推进城建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三)坚持依法治档,不断深化行业管理,有效实施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专项验收制度。(四)继续加强对全市大型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工程档案的业务跟踪指导工作。(五)继续做好对县区及各大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对条件成熟的单位进行目标管理考评升级指导。(六)持续提升城建档案电子化水平。加快历史库藏档案电子化转化进程,加强竣工项目电子档案接收力度,提升档案资料查阅接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城建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益。(七)继续做好档案资料查阅利用与接待工作,做好利用登记及利用效益反馈,收集典型利用实例。(八)及时发布馆工作动态、学习活动、维稳信访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宣传信息,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公开透明。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