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儿科/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精神科/传染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血液净化/健康体检>诊疗与护理等;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上马营红卫路 | |
法定代表人 | 王国庆 | |
开办资金 | 79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64.48万元 | 1020.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6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圆满完成各项业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质量,促发展,医疗内涵有“深度”一是优化学科建设,提升临床诊疗能力,成立中西医结合内科,骨二科(中西医结合骨科),针灸推拿科,传统医学诊疗中心,持续深化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老年病、常见病特色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诊疗方式。二是推出7个针灸康复亚专科,明确科室特色;三是开展医疗技术人员“三基”培训与考核,医师定期考核。严格手术分级管理,落实手术核查中的各项内容,严格危重患者管理。组织5名医师、4名护理人员参加全市“大练兵、大比武”的临床类别与急诊急救类别的技术比武,分别获得护理类别、急诊急救类别个人三等奖。四是护理工作通过开展岗位大练兵,多措并举提升护理质量。(二)抓管理,促改革,服务保障有“力度”一是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暨清廉医院建设工作。院领导班子带队深入科室针对重点任务督导检查,全年共计督查11次,坚持每月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16次。二是推进DIP支付改革各项工作。成立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配备编码员,实行编码员包抓临床科室制度,由医保科、质控科、临床药学室DIP专班进科室结合科室情况针对具体病例现场进行DIP付费政策宣讲。三是持续开展绩效工资微调,根据工作量实行临床护理工资专项性奖励,实现护理工作按劳分配,激发护理团队工作积极性。四是彻底改善了病案室环境。五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六是全年全院共投资348万元,新增固资医疗设备44台(套)。(三)抓服务,提感受,就医体验有“温度”一是以“国卫复审”及创文工作为契机,开展“周末卫生日”活动,优化医疗环境,对全院老旧被品进行分批拆洗、改制共500余套。二是提升窗口服务能力,窗口科室通过开展“业务操作”技术比武,做好优质服务“第一站”。三是通过创建活动提升医院内涵质量。积极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医院和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现我院已成功创建为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四是拓展服务范围。通过开展党建+系列活动,爱心义诊,关注空巢老人入户送医,走进周边8个社区开展健康咨询,今年以来组织临床科室开展诊疗200余次,派医务人员220人次,义诊人数5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约8000余份。(四)抓文化,转作风,服务大局有“高度”一是承办全市大型活动。全市190名乡村医生培训及全市卫健系统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基层综合类技能竞赛两项市级大型任务,医院在大比武中我院还获得了全市卫健系统“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基层综合类技能竞赛突出贡献奖”。二是举办特色主题活动。举办了第二届元宁堂杯中医药文化节,与宝鸡市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开展战略合作,提升了医院社会影响力。三是与兄弟医院合作,对外扩大医院影响力。我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96607部队医院签署军民共建发展协议,双方在业务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定期交流,双方达到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四是开办“未来之星”成长训练营,为青年骨干搭建快速成长平台。五是持续唱响二院好声音。加强医院自媒体平台建设,强化与外媒合作,2023年,国家级媒体刊登10篇,省级媒体杂志刊登44篇,市级媒体刊发120篇;做客广播电台专访14人次。公众号全年出刊近700余篇,各类视频70余条,医院宣传工作位居卫健系统23家单位前五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我院获得陕西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擂台赛“优秀医院”称号;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卫健宣传和卫健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干部保健工作先进单位、市卫健系统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全市卫健系统技能竞赛特别贡献奖。血液透析科获得宝鸡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心内一科、神经内一科获得优质服务护理单元、普外科为宝鸡市青年文明号;彭伟利获得2022年度优秀护理先进个人、牟凌阳获得宝鸡市五一巾帼标兵;我院团委获得市卫健系统先进基层组织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科室有人才断档问题,人才梯队不合理。二是医院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三是医院业务用房紧张,在一定程度限制了科室发展。(二)改进措施一是大力引进高质量技术人才,加强院内学科带头人培养,提升中层干部管理能力中层干部队伍管理,启动青年骨干培养计划。二是结合医院实际,对院区环境进行全面升级,为院区新增50余棵广玉兰、樱花树,大厅公共区域设置绿植40余盆。对医院西南侧老设备科、公共厕所等,多个老旧房屋进行拆除,清理整治了医院所有架空电线,启动外科楼装修计划,对外科楼一、二楼进行装修,现已投入使用,装修改造了学生宿舍,安装空调,改善实习生住宿环境。三是医院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对医院西南侧老旧房屋进行拆除,在医院西侧空地建设综合大楼,扩大业务用房面积,进而逐步改善精卫科患者住院病区,扩建透析室规模,搬迁病案室,建设重症监护室等完成一系列基建项目,逐步实现医院综合水平能力提升。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坚持举旗铸魂,凝聚党建引领向心力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清廉医院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持续开展优质服务提升行动。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定期开展以党建+优质老年健康服务为抓手,提升老年人就医感受,打造老年友善医院。以党建促人才,开展党建+英才培养计划。继续大力引进高质量技术人才,加强院内学科带头人培养,提升中层干部管理能力中层干部队伍管理,启动青年骨干培养计划。(二)坚持强基固本,彰显内涵质量驱动力全面开展等级医院复审工作。以此项工作为契机,全面提升医疗质量与服务,夯实基础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关键环节管理,推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创建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方向,在原有特色基础上继续打造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中西医结合肛肠两个专病品牌。以疾病为中心,整合现有医疗资源,突出多学科联合,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技术突破。鼓励支持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提升疑难疾病诊疗水平和危重患者救治能力,促进医院整体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三)坚持以人为本,壮大人才兴院引领力规范人才管理。健全医技护人员专科技能进修培训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医院新聘医护科室轮转交流学习制度。健全中层干部考核制度。做好人才引进。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实行特聘专家考核机制,建立能进能退制度,通过充分发挥“名医”效应,打造医院对外影响力。合理制定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搭建人才梯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是激发人才活力。通过树立人员民主管理理念,充分开展人员评价体系,开展班组长项目负责制、“未来之星”培养计划,临床科室行政助理,在行政、后勤实行“分组”管理等专项工作,释放人才活力,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搭建平台,激发各个层面人员的能动性,让更多有潜力的人才脱颖而出。(四)规范基础管理,提升精细管理竞争力提升综合运营管理。坚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指挥棒”导向,优化综合运营管理,不断深化业财融合运营管理机制。开展近三年经济审计责任工作,做好财政项目资金管理,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规范资产管理和成本管控,实行财务报告、审计等信息公开机制。是完善后勤服务管理。新建总务物资管理系统,进行保洁、食堂改革管理,改造洗衣房,搬迁生活垃圾暂存处,分步改造医院老旧下水、供暖管网,加装高压配电室灭火系统,牢固树立为临床一线服务意识,建立节能降耗的总务供应保障体系。是调整优化费用结构。强化高值耗材使用监管,加大药品、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不可收费的卫材管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收入;通过做好成本管控,降低药占比、耗材占比。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更换中心机房老旧设备,争取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价“三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配合完成“二甲复审”信息支撑。(五)坚持强特色优服务,扩大品牌影响力拓展服务范围,探索“走出去”发展战略。在人口密集社区建立医院门诊部,将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推向全市各个社区。持续深化医养结合相关工作。通过持续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医院,大力推动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通过对诊疗环境、人文环境、无烟环境、患者健康促进、职工健康促进等方面优化升级,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在今年底做好健康促进医院项目验收。积极拓展医院延伸服务,精准对接出院患者、行动不便老年患者、周边社区患者、为养老机构老年群众提供绿色就医服务,全力打造老年病医院品牌效应。积极承办市级项目。加强与省、市等上级部门沟通,积极承办乡医培训、中医药人才培训等各类特色项目活动,深化临床教学和实训能力,打造我院“双师型”队伍;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持续提升我院综合发展力。(六)坚持守正创新,激活优秀文化生命力深化互联网+宣传内涵。创新宣传策划,抓实医院意识形态,增强医院宣传动力,全方位推广我院特色诊疗,坚决守好宣传工作阵地,用媒体的号角吹响我们二院人的专业和温情,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规划建设医院文化长廊;深化学习型医院建设,打造书香医院、利用24节气读书活动,营造阅读氛围,打造书香二院文化特色;继续做好医院职工子女“大手拉小手”寒暑假亲子来院互动体验活动;持续做好元宁堂杯文化节的活动策划及开展;设计制作《员工手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自2021年10月14日至2036年12月13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