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参与制定全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计划,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做好全市残疾人公益性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服务工作,做好托养残疾人的基本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照料、基本护理、医疗卫生、康复训练、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工作;培训托养护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指导相关托养机构建设,并提供技术服务;做好盲人按摩管理及相关服务工作。 | |
住所 | 宝鸡市金台大道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韩康利 | |
开办资金 | 39.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5.76万元 | 284.6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制定并印发《市政府购买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实施方案》,明确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程序、购买标准和要求,及时给县区解读政策、理清思路,强调了注意事项,确保政策落地时不出事,让真正有托养需求的残疾人享受政策。(二)实现村级托养服务站全覆盖,发挥风帆品牌效应。1.为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多,托养照护需求迫切的新情况,指导县区无缝衔接乡村振兴建设计划,整合农村幸福院、闲置资源和项目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模式,在农村建设村级残疾人托养服务站,打通了托养照护服务农村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已建成15家村级残疾人托养服务站,先后为380名农村残疾人提供托养照护服务,最大限度释放了其家庭劳动力。2.配合教就科打造“陕亮家园”宝鸡版,通过政府采购,在宝鸡中铁环球医院开展风帆就业服务园项目。先后为100人次的残疾人一站式提供了医疗、康复、托养、培训等高品质服务。三是指导陈仓区、金台区、岐山县、扶风县、眉县打造风帆村级残疾人托养示范点,树立行业标杆,发挥头雁作用。我市金台区风帆残疾人托养示范点,设有农疗区、工疗区和养殖区、种植区、娱疗区、运动区等,还提供了厨具翻新业务就业10人次、后厨就业岗位1个,陈仓区风帆残疾人托养示范点设有辅助性就业岗位,23名精神、智力残疾人就业;岐山县风帆残疾人托养示范点,利用西机医院开设残疾人托养和辅具适配等;扶风风帆残疾人托养示范点给托养人员开展家居保洁、整理收纳等技能培训,同时开设美丽工坊助残项目,其中6名残疾人托养后实现就业。眉县风帆残疾人托养示范点开设残疾人培训(一期20人)、辐射带动4人就业。我市村级风帆服务站建设受到省残联充分肯定,经验被省、市广播台专题采访报道。(三)深入调研加强机构规范评估。举办全市托养服务工作培训会,加强对托养机构规范化管理,提升残疾人托养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为更好地了解残疾人托养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县区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残疾人托养服务进行专题调研,并围绕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现状、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托养工作的发展对策,撰写了《我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存在问题和对策》的调研报告,对今后残疾人托养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同时,调研过程中发现机构托养档案管理不规范、托养人员花名册信息登记不准确、托养服务天数不够、吃不饱、服务差等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托养服务项目大自查活动,制定整改措施,采取随机和定期走访等方法,全面加强托养照护服务考核评估,确保考核评估客观公正。(四)稳步推进盲人按摩技术指导工作。一是为我市2022年通过全国医疗按摩考试的1名盲人医师换发了“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资格证书”并依据有关政策规定上报市卫生部门备案。二是对2023年报考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资格考试的人员进行了初审报名,屈小平等7名盲人初审合格,并参加了9月份全国医疗按摩统一考试;三是及时下发《陕西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开展2023年盲人医疗按摩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积极协助符合申报条件的盲人按摩人员完善申报手续,做到应报尽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今年争取中央、省资金554万元,按照县区摸底需求+项目推进速度的原则分解任务和资金,各县区根据县域情况自行分配选择集中照护、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和村级(风帆)服务站四种服务模式,有序展开,认真实施开展托养照护服务。全市寄宿托养机构8家,居家服务机构17家,日间照料机构5家,风帆托养服务15家。全市完成托养和服务2054人次(托养1464人次、照护590人次),其中寄宿托养256人次、寄宿照护63人次,居家托养923人次、居家照护363人次,日间托养53人次、日间照护16人次,风帆托养232人次、风帆照护148人次。根据省残联2023年残疾人就业增收项目实施方案有关规定,对各县区盲人按摩店进行了摸底调查,经过严格审核,争取96万元扶持42家盲人保健按摩店,其中2家盲人按摩示范店,带动100名盲人实现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托养服务层次有待提高。服务内容大多停留在一般的生活照料、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低层次的家政服务上,开展康复训练指导和心理慰藉等较高层次的服务较少,入托残疾人物质和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还不能完全满足残疾人的需要。2.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在托残疾人护理成本较高、风险较大,造成托养机构承接残疾人积极性不高或者为了节省成本服务打折扣现象,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更新。改进措施1.是继续融合促托养。努力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通过宣传推介寻求更大支持,争取更多资源满足不同残疾人托养需求,继续按照“资源整合、项目叠加、一体发展”的原则,建设更多的风帆残疾人托养示范点,延伸拓展残疾人康复、辅具、无障碍改造和文化体育等更多的项目和元素,实现入托、康复、就业一体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为更多的家庭减负。2.继续监督促就业。加快阳光医院装修速度,按政策规定加快办理市残疾人康复托养基地重新运营涉及的相关审批手续。尽早营业,让在职职工上岗就业。3.继续扶持促形象。加大对盲人按摩会员店的扶持,抓好盲人按摩示范店的带头作用。采用不定期开展上街按摩义诊、游园活动、技能比武和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助盲宣传活动,提升盲人按摩技能水平,逐步打造起“环境整洁、设施健全、管理有序”的盲人保健按摩行业新形象。四、2024年工作计划继续分区分片、分类指导、打造示范引领亮点。根据我市各县区开展托养服务多选择居家服务模式,形式单一的现状,以山区县区开展集中服务为主,在渭滨区、陈仓区、高新区着力开展日间照料服务示范点。在平原县区打造居家服务模式和风帆托养服务站模式示范点。加强托养工作规范化管理,对全市托养服务机构分类进行规范化建设评比。通过检查评比或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抽查,把监管贯穿到项目实施全过程。让服务对象参与绩效评估,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托养人才队伍建设,适时举办一期托养服务机构人员培训班和托养服务机构座谈会,提升托养服务人员专业化的水平和能力。(四)继续做好盲人职称考核和换证工作。继续扶持盲人个体创业,抓好盲人按摩示范店的带头作用。规范盲人按摩行业管理,扶持盲人按摩会员店做好规范化建设,带动盲人实现就业创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