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中学

宝鸡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5-20 10:37
单位名称 宝鸡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宝鸡市东开发区高新大道29号
法定代表人 刘长虎
开办资金 1675.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宝鸡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67.51万元 2543.2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9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党建引领,培根铸魂,持续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1.强化理论武装,涵养教育情怀。通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三个年”活动工作会、干部专题会和暑期教师学习会,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高度融合,常态化开展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以党建带群团,大力营造崇德向善、人心思进、风清气正、安定有序的工作氛围。2.强化师德教育,改进作风教风。坚持教育与提醒相结合,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评优树模和表彰奖励,实施人文关怀,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职业尊严感。坚持师德师能并重,培训和激励并举,注重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牵引力、驱动力、内动力和后蓄力等薄弱方面下功夫,促进队伍建设质量提升。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整改三年行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利用人事编制政策,分三批为62名教职工办理了入编手续,有效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3.强化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坚持教研强师战略,立足教研组平台,深化“43210”校本强师工程。突出教学管理部门和年级部分工合作,以抓常规促落实,以强教研促课改,以抓习惯优学风,以细督评优课堂,以严管理保质量。一是积极做好教学中观调控,落实各类常规检查,做好考试场地、实验、图书等资源保障;二是常态化抓实错时教研活动,督促教研组围绕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开展靶向教研;三是修改完善了教师考评办法,增加尖优生和后进生在积分中的权重,使得评价机制适应课改新变化;四是开展名师大讲堂和跨区大教研活动7次,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积极为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拓宽赛道。(二)特色示范,精细管理,稳步推进育人质量全面发展1.落实全员德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倡导建立信任型师生关系,开展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比赛,多次召开班主任、生活老师专题会议,鼓励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引导日常管理精细化、人本化。二是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规范晨会、主题班团会和学生社团活动,落实手机、读物、睡眠、健康等“五项管理”。三是深化专题教育,营造优良校风。系统开展理想信念、法制安全、文明习惯、心理健康和劳动实践等专题教育,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和文明就餐教育,提升文明校园水平。四是开展国内外研学活动,丰富“第三课堂”。利用暑假组织500余名学生赴沪杭、厦门、粤港澳、新加坡等地参加研学旅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用好当地教育资源,分批次开展保护母亲河、远足鸡峰山、研学青铜器博物院等“第三课堂”活动,拓宽德育路径,涵养人文精神。五是团委利用五四、七一等主题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考察长乐塬,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涵养家国情怀,利用社团活动阵地,发展个人特长。2.突出教学中心,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坚持教师和质量至上,成绩和成果导向,一是领导重视,倾力教学。坚持每周教学调度会和领导集体听课制度,教学调度会形成了总结工作,推广经验,反思问题,协调工作的基本模式。二是改善管理,助力教学。教学督导委员会常态化开展课堂督导评估,制定了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定期开展精准调研,强化课堂管理育人。三是细化落实,提高成绩。强化了考试管理,改善了命题质量,坚持自习限时训练和分层作业,确保学生“吃得饱”“易消化”。四是活动育人,提升素养。学校定期开展语文基础知识、英语风采演讲、爱国历史知识、生物模型制作等学科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创新能力。五是创新模式,强化训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性落实“五环”教学模式,构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以学为主、素养为基的“宝鸡好课堂”教学新样态。3.丰富培优方式,学生发展态势良好。实施“新时代·新高中”创优行动,压实“五项管理”,立足“两率”提升抓“名校”突破,人力、财力、时间等各种资源向高三和培优工作倾斜。一是把优生培养摆在了优先位置,选择资深教师,组建培优指导团队,对优班课堂教学进行会诊,对优生作业试卷专题分析,对高考试题和自主招生政策深入研究,力求教的明确、学的轻松。二是重视高三工作,高考继续保持高位攀升。三是积极发挥学科竞赛中心的作用,改革奥赛辅导方式,强化奥赛日常训练。(三)科学谋划,示范带动,着力推进服务交流优质发展1.坚持开放办学,发挥示范作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落实城乡教育联盟帮扶任务,开展“送教下乡”。7名教师扎根镇巴中学,开展浸入式帮扶,并扎实做好与太白中学联盟帮扶,承办了2期市级骨干教师浸入式培训。全年接待兄弟学校深度互访、省内外知名高校座谈交流百余人次,收到优秀生源地授牌和高校喜报80余份。2.坚持文化育人,彰显办学水平。隆重举办庆祝教师节暨跨越20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和文艺晚会,充分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三秦都市报等多家媒体采用视频图文直播的方式同步向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转播,实时在线观看人数突破70万。同时,学校通过《名门》宣传片、汇编论文集和纪念画册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迁建20年的办学历程和丰硕成果,彰显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受到了来宾、校友和师生的一致好评。3.坚持服务理念,改善办学环境。积极争取上级校舍维修项目资金,利用暑期对四号学生公寓楼进行整体粉刷和卫生间维修,升级阶梯教室电子屏,改造校园部分路面,改善校园文化装饰。积极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美化环境,提升师生文明素养。4.坚持综合治理,校园安全稳定。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注重教育预防,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手段,构筑了校园安全“防火墙”。切实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多途径开展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学生个人健康档案。完善值周值班制度,落实了24小时四级值周无缝对接制度,在全国两会召开等敏感时段,提高警惕,立体预防,确保了校园安全无事故。完善了安全事故防范预案,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加强了门禁管理,规范校园及门口车辆管理,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首批“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首批“陕西省新教材新课程示范校”“陕西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校”。2.规范开展“双评”和“三培养”,表彰年度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利用迁建20年发展大会,表彰20名“卓越贡献奖”“师德模范奖”教师,年度表彰奖励模范班主任、青年教师和各类获奖人员超过300人次。3.强化骨干体系建设,承办全市骨干教师“浸入式”培训两期,开展名师大讲堂和跨区大教研活动7次,9名教师进入省市骨干体系,8名教师的创新课堂受到上级表彰。推荐15项课题获得省教科院立项,全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10余篇。4.高考继续保持高位攀升,理科王语晨710分,名列全省前10位,实现近18年来高考成绩的新突破。文理科600分以上共363人,一批本科上线率90.19%,学生学业水平优秀率90%以上。5.完善特长发展培训体系,校合唱团在全市合唱艺术节中夺得第一名,女子篮球队荣获2023年陕西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季军,男子足球荣获陕西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亚军,学生经典诵读获得陕西省一等奖,3名学生获得学科奥赛省级一等奖,1名学生荣获全国金奖,30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师队伍建设还需加强。2.优生突破方面仍需下功夫。(二)改进措施:1.学校还需进一步争取财政编制,吸纳优秀应届毕业生和优秀骨干教师,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主动适应新改革,长线布局,精细落实,发掘每个有潜能的学生,争取让更多的宝中学子考入“双一流”名校。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教师队伍素养,助力高质量发展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涵养教育情怀,优化工作作风。2.强化骨干体系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开展评优树模和表彰奖励,深化“43210”校本师训工程,实施人文关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成就感。3.落实宝鸡好教研要求,聚焦教育教学方面现实问题,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00篇以上。教师培训费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二)改善育人方式,落实课程改革,推动持续优质发展1.落实“新时代·新德育”铸魂行动,培育“新德育+大思政”育人品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德育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深化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实施分层教学,落实“五环”教学模式,优化过程管理,学生学业水平优秀率60%以上,高考保持高位攀升。3.实施“新时代·新高中”创优行动,压实“五项管理”,深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综合改革,丰富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学科竞赛成绩较上年有所提高。(三)强化服务保障,发挥示范作用,擦亮办学品牌1.坚持环境育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绿色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水平。开展“三爱三节”和垃圾分类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落实“校园平安年”活动,强化三防机制,确保安全稳定。2.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探索集团化办学新路径,引领全市高中教育优质发展。落实教育帮扶任务,开展“送教下乡”,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