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金融协调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金融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平台建设、风险防范处置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行政中心6号楼C座515室 | |
法定代表人 | 袁军平 | |
开办资金 | 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拔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万元 | 2.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金融协调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成效突出。1.积极出台支持文件。引导支持金融机构全面落实中省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系列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先后制定出台《宝鸡市金融业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经济稳增长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常态化政银企精准对接活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强化民营企业融资服务支持。2.银企对接活动多样。围绕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开展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融畅工程,组织培训322场次,参训企业3471家次,银行机构贷款授信合计231.61亿元,282家企业获得17.68亿元应急转贷纾困支持。全市银行机构共为415个重点项目企业投放贷款,贷款余额427.23亿元。3.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携手助力共发展”活动,为300余户企业提供政策辅导培训,累计为18家民营企业授信15.1亿元。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先后带队调研28次,组织银行、保险、证券、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先后赴陕西鼎益钛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数十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现场对接交流,量身定做融资方案,主动上门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二)资本市场加快发展。1.积极深化高层合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3次带队赴深交所、国信证券等机构拜访交流,市政府与国信证券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与交易所、证券机构合作。积极落实激励政策,落实市级财政上市挂牌奖补资金,提高企业上市积极性。2.大力支持上市挂牌。推动陕西瑞科、麦克传感、巨成钛业等重点企业加快上市挂牌步伐。通过辅导服务、政策指导等方式,支持鑫诺特材实现了“新三板”挂牌,新增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3家,全市共有上市、挂牌企业215家。3.建立动态上市梯队。推选29户企业入选2023年度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2;评选60户企业入选市级上市后备企业库,形成上市后备梯队。(三)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序。1.研判处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作出专项部署和工作批示;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题研究重点单位债务风险情况,组织研判形势、推动问题化解;制定宝鸡市金融领域重点风险防范化解方案,推动风险处置。2.推进化解重点单位风险情况。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分别赴重点开发园区调研金融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情况;多次对接陕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邀请来宝深入重点园区开展调研摸底,提出非标债务化解置换方案;组织相关平台公司及金融机构召开金融债务化解协调会,全年协助市投资集团及5家重点开发园区管委会化解金融债务。3.推进转型发展。推进市县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升级,稳妥化解金融债务风险。推动市发展集团组建,2023年11月正式揭牌,加快实质化运营进程。组织开展城投公司非标融资风险排查等专项行动,全力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9月下旬,宝鸡市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良好金融秩序成效较好,被省政府评为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市,连续三年获得通报表扬。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有待加大。全市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好,金融服务结合科技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创新支持有待强化,融合发展还具有较高的潜力。2.全市资本市场发展有待强化。全市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缓慢,企业通过上市挂牌融资意识不足,直接融资占比较低。3.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有待加强。全市非法集资存量案件数量较多,受案件处置流程长、涉及面广等情况,总体进展较慢。(二)改进措施1、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一是继续在强化惠企金融支持上加力。积极推进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政策落地落实,用好市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金融服务活动,提高企业融资可及性和便利度。二是继续在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上再加力。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四贷”等比重,扩大“银税互动”等创新信用产品投放额度。2、全市资本市场发展方面:一是加强政企互动,落实支持政策。持续深化和各交易所的联系与合作,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上市挂牌知识培训等,加强对省市上市后备企业的跟踪服务力度,强化对符合条件但上市意愿不强企业的引导和跟踪指导。二是贴合上市规律,逐层递进推动。常态化梳理挖掘各层次符合资本市场企业,积极动员符合条件企业投身资本市场,培养资本意识,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抓好现有陕股交挂牌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的挂牌上市指导工作,开辟绿色通道,打通政府、银行、证券服务商、三大交易所上市结点,全力助推企业上市步伐。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1.不断扩大融资规模。围绕全市打造装备制造业名城和构建“4551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落实金融支持制造业政策落地落实,加强与省级金融机构交流合作,扩大信贷规模,力争2024年贷款余额突破2800亿元,新增贷款160亿元以上,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6%。2.完善政府融资服务体系。提高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规模和行业覆盖面,支持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增资扩股,鼓励新设国资背景的融资担保机构。3.加大金融招商。加强与广发银行、秦农银行对接,力争尽早落地宝鸡分行。支持东岭金融广场、昌荣片区等区域金融产业发展,打造全市金融集聚区。充分发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机构作用,形成“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二)组织开展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行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1.专项服务行动。支持陕西瑞科、麦克传感、巨成钛业等重点企业稳步推进上市挂牌进程,力争2024年新增上市企业1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省级上市后备企业达到30家。2.组织评选行动。组织开展“寻找宝鸡最具投资价值企业”评选活动,通过评选优秀企业树立发展典范。3.展示形象行动。在有关新闻媒体平台,设立上市后备企业宣传专区,开展典型宣传。4.辅导教育行动。与交易所、陕股交、证券机构等对接,合作开展专题培训、“一对一”服务辅导。5.直接融资行动。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推进重点企业项目通过发行债券、REITs等直接融资。(三)守好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地方金融稳定。1.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推动落实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八项机制,做好定期债务数据统计监测、风险研判处置。2.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加强地方金融组织日常监管,加快问题机构处置和市场清出;加强金融乱象排查化解,常态化推进金融领域扫黑除恶。3.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加快非法集资积案陈案处置,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维护涉非信访稳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