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白水县>
白水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白水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5-20 10:34
单位名称
白水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劳动保障服务。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监督检查;劳动纠纷调查、处理。
住所
白水县雷公路东段人社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苏勇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白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4万元
9万元
网上名称
白水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变更法人,2023年3月9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坚持宣传与服务相结合,共开展定点宣传8次,送法入企宣传32次,入企授课11次,工程建设领域集中培训5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800余人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300余条;在省、市级报纸、市人社局官网、人社局公众号、白水先锋等各类宣传平台发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23篇;2.加强行政执法办案效能。为实现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常态化开展,出台《白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白人社发〔2020〕60号);采取日常巡查、各类专项检查及联合抽查等方式,共检查用人单位163家,规范用人单位轻微违法违规行为43条,补签劳动合同12000余份;开展2022年度用人单位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评定出劳动保障守法诚信A级单位7家,B级单位67家,为打造我县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筑牢了根本;3.建立健全各项台账。实行一项目一档案的用工管理制度和月巡查制度,每个项目资料包含建设施工单位基本信息、职工花名册等资料,对台账不规范、不齐全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下达限期责令指令书责令其按规定整改到位,每月抽查和不定时“回头望”,对拒不整改或限期内未改正的项目,严格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处罚,确保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八项制度”在我县所有工程建设项目落实落地;4.落实监管监督职责。大队严格按照各级文件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印发《白水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用人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全力做好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工作;5.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为确保第一时间接收农民工的投诉举报信息,大队成立了案件受理室,抽调2名优秀实操工作人员专项负责各平台系统的案件信息接收、资料收集、案件回复等工作,同时设立了A、B岗,有效的保障各平台系统的高效运行。二、社会效益情况。1.通过法律法规宣传,我县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用人单位的遵法守法意识都得到了质的提升,为加快构建法治社会做出有力贡献;2.全年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案件线索732条,共兑付1761名农民工1943余万元,平台回复率100%;3.全年未发生一起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有效规范了我县用工环境,极大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监察员对法律、法规学习力度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创新理念不足,开展工作活动时在形式、内容、深度等方面创新不够,特色、精品活动推出不多;2.用人单位遵法守法意识不够,部分用人单位只重收益,忽视劳动者的权益,一些企业以员工流动性大为由,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愿为职工办理相关社会保险,致使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行为时有发生;3.治欠办各成员单位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还未完善,行业主管部门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重视不够,仍存在被动应付的情况。(二)整改措施:1.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教育,提高监察员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素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监察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2.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持续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让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责任意识;3.形成监管合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监管信息、共享监管资源,共同研究解决劳动用工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对涉嫌犯罪的案件线索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坚决予以打击,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违法用工行为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重点加强对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执法力度,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对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宣传和表彰,对违法用工、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曝光和惩戒;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3.强化源头治理,着力预防化解劳动纠纷,从源头上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外,形成调解优先的纠纷化解机制;聘请专业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越级上访,切实维护社会稳定;4.合理利用预警平台及信息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监察执法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实现对企业用工行为的全程监管,提高违法行为预警能力和查处效率,为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