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气象局

铜川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4-05-17 16:35
单位名称 铜川市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气象法规规章制度监督实施·气象行业规划·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管理·气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气象宣传教育
住所 铜川市新区金谟东路5号
法定代表人 牛桂萍
开办资金 3475.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28.6万元 3166.1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业务活动。1.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落实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工作机制,应对40余次灾害性天气过程,服务材料获领导批示62次。完成人影安全督查整改自查整改,开展防雹增雨作业11次。2.全力做好重大活动保障服务。保障中国—中亚峰会、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陕西省第十届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提前谋划、主动融入,上下联动。工作得到省局领导充分肯定,服务经验全省推广使用。2人获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先进个人。3.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指导农业生产18次;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4期;成立服务队,建立绿色通道,全网免费发送“三夏”服务短信。做好特色经济作物和中草药等全生育期伴随式气象服务。制作2016—2022年铜川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图助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市、区政协委员围绕气候可行性论证、农业气象服务等提案7项。防雷安全检查纳入安委会综合检查范畴,安全监管实现行业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代表市政府常态化督导检查区县防灾减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4.加强法治建设和社会监管。更新权责清单,聘请法律顾问,举办专题讲座2期。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指引、防雷安全责任落实工作清单等。梳理全市防雷安全重点单位132家,通过双随机抽查共检查防雷安全重点单位12家,全年防雷安全重点单位检查率为100%。二、取得的经济效益。1.气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区县党委政府全部出台气象高质量发展政策性文件,建立气象高质量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三次召开推进会,专题研究气象工作。共立项实施项目12个,落实项目资金1900多万。进一步夯实安全风险管理和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与相关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2.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制定科技创新及团队建设相关制度,组建2个创新团队。4项科研成果进行业务准入。开展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2人获最美科技工作者。实施“青春奋进新征程”气象青年干部培养提升工程,遴选优秀青年人才到省局、市政府对口部门交流锻炼,1人入选省局青年人才,3人取得中高级职称,15人次获中省和市级表彰。3.科学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深化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省级青少年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复审,被团市委命名为铜川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图书室被命名为铜川市全民阅读示范点。落实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责任。做好职工健康管理,用心用情关注退休干部。2022年获省市考核双优秀。三、存在问题。一是项目推进力度不够,落实地方支持还需加强。二是新型观测设备建设和应用能力不足。三是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有待完善,推进气象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到人仍存在短板。四是精细化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四、整改措施。一是召开年度气象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推动市厅合作协议、“十四五”规划项目落地实施;二是持续优化全市站网布局,完成水汽观测站、国债项目区域自动站建设和X波段多普勒雷达更换。三是健全防灾减灾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完善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应急联动等工作制度。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健全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机制和流程。四是强化精准预报龙头作用,加强秦智应用及本地化预报检验订正。健全“一单位一策”“一企一策”气象服务机制。做好文旅康养、城市运行、保险、森林防火、水库调度等气象服务。五、2024年工作打算。按照省部、市厅合作协议及“十四五”规划,推动各类建设项目实施。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推动X波段相控阵雷达进入业务化运行。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