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发展提供服务。编制并组织实施基地建设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基地征地和拆迁的协调、落实·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相关管理和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中路3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门轩 | |
开办资金 | 2816.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17.01万元 | 4748.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航天基地.公益 | 从业人数 24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强化高质量项目引领,支柱产业升级迭代。重点项目全速推进。33个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61.34亿元,占年计划的98.98%。手续办结率、项目开工率、统计入库率均达100%。产业集群逐步壮大。航天、新能源、智能终端产业“三箭齐发”,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航天产业以航天五院、六院为龙头,聚集商业航天企业60余家,形成了航天动力、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全链条。航天科工二院、三院签约入驻,航天六院新能力二期4个厂房落地建设,预计实现产值13亿元。新能源产业以隆基为龙头,陕煤、国电投、莱特、美畅相继布局,产品涵盖硅片、太阳能光伏组件、钙钛矿材料、化学电池、硅片切割耗材等,预计全年产值增长14%。美畅金刚线项目一期建成,明年3月投产,年产1.1亿公里,填补航天硅片切割空白;陕煤年产3.5吉瓦时储能动力电池项目落地,填补航天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空白;晓荷智能项目聚焦钙钛矿设备和高纯石英砂提纯技术研发。链接省内外,荣耀及其服务外派企业陆续入驻3500多名研发人员,预计年营收18亿元。(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创优势加速形成。研发转化更快更畅。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院士工作站10个。获批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14家,技术经理人达到80名。今年以来共签订技术合同转化项目42个,区内企业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89亿元。科创企业加快聚集。聚焦科创企业“育小、登高、升规、晋位、上市”梯度培育,市级以上双创载体达到18家,瞪羚企业达到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0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550家,实现翻番。正在全力推动1000家在孵企业“破茧成蝶”。算力推广全面展开。第13个国家超算中心建成投用,开展超算进校园、科研机构、企业交流等活动,已举办184场,邀请企业进超算3107家。截至目前,开机率100%,突出四大领域,服务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客户1300余家,累计注册用户14780个。(三)突出招商引资赋能,经济发展动力强劲。革新招商模式。将省外划分5个招商片区,部门包抓深耕,组织推介,跟踪招商。1—11月,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主题推介活动9场。机构牵线赋能。借助协会、商会等当地行业机构,多渠道拓展信息源、项目源、客商源。强化组织保障。每天发布工作动态,每周调度通报,每季核查履约情况。完善推进机制。每天工作群发布当天动态和排名,每周调度通报,每季核查履约情况。推行招商、算力“争优打榜”,每月凭结果拿绩效。(四)尽心尽力服务企业,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搭建平台强化交流。为企业“建圈”,组建全区企业联盟,第一批下设7个产业联盟和金融联盟、人才联盟,首批成员412家。所有部门包联,小规模、专业化、多频次组织座谈、沙龙等活动,畅通内部循环。调研需求靶向发力。逐联盟召开座谈会24场,收集诉求561条,绘制首批“供需图谱”,按类推出具体措施。推能、招商“双线并举、一体推进”,包片部门陪伴外出找订单、引技术、寻资金、招人才,带领企业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五)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共同富裕稳步迈进。“涉及3个项目,2个已销号,航天新佳园(二期)老大难问题平稳有序推进,去年以来已交付776套,年底再交付1303套,剩余明年6月底前交付。“保回迁”加速建设。已拆迁22个村,2023年前已回迁5个村(枣园、西兆余、皇子坡、夏殿、焦村),2023年完成回迁5个村(羊村、高望堆、小井、二府井、朱坡),明年计划回迁3个村(东兆余、四府井、韩家湾),剩余9个村(西北、北里王、栲栳、西曹、中兆、兆寨、新寨子、旧寨子、新和)2025年底前完成回迁。特别是,历史性地解决尾留户、文勘等遗留问题,完成土地出让6宗约58亿元,为“保回迁”提供有力资金保障。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新增学位3240个,建设完成1所疾控中心、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公共停车泊位720个。(六)探索审批制度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提前介入+预评预审、专人代办+全流程服务”。推行“交地即开工”改革。全力压缩开工周期,10个工作日内实现“四证同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基坑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基坑部分),让项目早拿地、早开工、早投用,办理项目2个、代办事项15个。(七)聚焦大气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向上向好。科技赋能生态治理。升级完善智慧环保平台功能,企业指标数据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59项重点任务压茬推进、全面完成。目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和PM10浓度均位列开发区第一。持续巩固提升环境质量。成功获批陕西省低碳近零碳试点,为西安市唯一区级试点单位。(八)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政治安全坚决维护到位。成立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工作推进组,深入开展对重点非政府组织精准反制工作,加强对已登记重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依法管控。意识形态监管持续加强。健全网络舆情专报、日报、周报、月报制度,持续推进“清朗”“清风”等专项行动,依法坚决整治网络暴力、“饭圈”乱象等网络不文明行为。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深入开展治安乱象整治工作,全面提升旅业宾馆、学校及周边、医院及周边治安管理水平。应急处置快速有效。聚焦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2023重大隐患专项整治活动,截止目前,共检查企业1621家次,发现一般隐患1466个,重大隐患71个,已全部整改完成,无重特大事故发生。(九)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转变干部作风。抓实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29家单位、162个党组织、102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767名党员,经受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思想武装、党性锤炼和精神洗礼。用“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提升能力。举办“大比武”2期,倒逼自动自发学理论、强业务、提能力。用“擂台赛”增强本领。举办空天招商擂台赛,航天、航空38位局长上台,交叉打擂,现场比拼,交流体会,固化经验。用“争优打榜”激发效能。开展招商引资、算力推广等4个类型“争优打榜”,红黑榜公示,奖优罚劣,提升效能。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共处置线索129件,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67人次,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二、取得社会效益扛牢责任、高位落实,助力中国—中亚峰会取得圆满成功。扎实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方案,全区动员,全民参与,网格管理,每日调度,全天巡查,以最高站位、最优标准、最严作风,防风险、除隐患,确保了社会大局平安祥和、稳定有序,为峰会精彩圆满举办贡献了航天力量。凝心聚力、务实笃行,扎实开展“三推两保一防范”,高水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航天实践良好开局。经济指标量质齐升,预计生产总值增长7%,总量突破40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增长22%,41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以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为主的“实力盘”占GDP比重超70%,对经济增量的贡献率达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0.8%,三年翻一番。高质量项目提质增效。33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入库纳统率、手续办结率均达100%,全年完成投资17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7%,产业投资占比超过40%。区域品牌不断升级。地理信息服务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西部唯一;产业实力、创新驱动、融合发展3方面工作,被工信部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示范;获评生态环境部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全省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试点。三、存在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项目谋划的力度仍需加大,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够多元,“规建管”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干部队伍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保持清醒头脑,积极整改,加压奋进,全力突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绩效:无奖:1.科技部国科函高[2023]75号国家超算西安中心获得科技部通过验收函,并纳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序列管理。2.工业稳增长工作先进单位惩: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