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西安市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西安市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西安市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16 09:09
单位名称 西安市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西安市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隋唐长安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及展示·隋唐长安城遗址科研活动组织·西安地区世界文化遗产点和备选申报点的监测管理。
住所 西安市龙首北路东段1号
法定代表人 刘勇
开办资金 11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1.44万元 521.53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西安市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1.完成明德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及相关工作。专家组实地踏勘了现场,听取汇报,对工程完成情况总体评价合格,同意通过验收;针对遗址博物馆周边部分设施破损情况,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明德门遗址对外开放设施维护方案和展示提升方案;完成明德门遗址安防项目及其初验和终验。完成明德门遗址博物馆开放准备工作,使其基本具备对外开放条件,先后接待了国内外十余次专家团队参观考察。2.完成安化门遗址考古发掘及保护展示相关工作。在以往考古工作基础上,依据专家意见,在安化门周边发掘区域不同方位布设了三条解剖沟,以期解决护城河、清明渠等周边遗迹问题。我中心组织召开了专家验收会,该项目通过验收;委托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制《隋大兴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保护展示方案》,并组织专家会评审,后按照意见进行修改。3.完成隋唐长安城方丘(地坛)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相关工作。推进隋唐长安城方丘(地坛)遗址保护区划划定及相应考古研究工作,考古发掘工作已启动并持续进行。为保护好方丘遗址,全面廓清方丘遗址的总体布局和形制,我中心申请了国保专项资金191万元,前期已完成招投标和合同签订工作。目前,考古队已在夯土台南部、北部开挖东西向探沟,启动考古工作;组织开展隋唐长安城方丘(地坛)遗址环境整治概念方案编制。经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我中心申请了市保专项资金,进行方丘(地坛)遗址环境整治概念方案编制,概念方案初稿提交后,我中心组织召开该项目的专家评审会,专家同意该项目通过评审。4.推进隋唐长安城外廓城东北角保护展示方案编制。委托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隋唐长安城外廓城东北角保护展示方案,进行数次讨论目前正在修改;经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我中心申请了2024年市级文保专项资金,用于隋唐长安城外郭城东北角遗址的保护展示概念方案编制。5.推进《隋大兴唐长安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我中心按照专家研讨会意见,会同方案编制单位对《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文本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后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在安化门遗址考古现场对规划编制思路进一步探讨。目前修改后的规划文本已上报我中心。6.推进世界文化遗产检测工作。组织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及兴教寺塔等5处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地管理单位,完成2023年监测报告;市文物局联合我中心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5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展巡视检查。检查组对各遗产地的本体保护、环境整治、日常监测、档案、宣传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遗产地管理单位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形成了检查报告;开展西安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监测预警平台项目,并通过验收。7.加强文物库房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馆藏文物安全。我中心修改完善了《文物库房日常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安排专人对文物库房设施、文物安全定期进行检查;对麟德殿临时文物库房外的易燃杂物进行清理,对库房上部原存在的空隙予以填补,对墙面进行粉刷加固,消除了文物库房安全隐患;为加强文物库房专业化工作,调整具有文博专业技能的人员专职负责文物库房管理工作;针对麟德殿临时库房设施老旧问题,我中心申报了2024年市保专项资金,用于文物库房局部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8.配合市文物局,做好相关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地铁8号线涉及文物建设专家会;协调高新区唐延路沿线天桥选位的考古勘探;隋唐长安城第七横街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打包入库;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答复;“12345”市民热线问题回复;河北电视台“长城影像录”拍摄;省文物局2023年度消防演练等工作。二、社会效益2023年我中心加强了社会宣传工作。完成西安市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传统节日等宣传活动,制作了相关宣传产品;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和明德门遗址广场对外空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采取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资料、有奖知识问答等互动方式,向参与活动的游客和周边市民发放宣传资料、雨伞、笔记本等宣传品。从而提升了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丰富了其文物、历史等文化知识,宣传了隋唐长安城相关文化内容,提升其知名度和传播度,为社会历史文化氛围的构建添砖加瓦。三、存在问题中心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工作亮点不足、标准不够高、工作方法有待创新,对制度执行不够到位;人员分工和职责落实不够明晰,对工作流程管理不够完善;部门之间、干部职工之间的沟通效率和合作意识仍有待提高,项目方面与合作单位沟通交流效率、频率不够等。下一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中心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强学习,提升干部职工的制度执行意识和管理能力,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保证工作有序高效完成;继续推动各遗址点的考古及保护展示、明德门管理及开放、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宣传教育及科研等重点工作不断出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