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图书馆

西安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4-05-16 09:06
单位名称 西安图书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网络产品〉采编、储藏、借阅及咨询、信息加工·相关技术研究、学术交流、馆际协作·知识培训、社会教育及相关服务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岗家寨
法定代表人 胥文哲
开办资金 8428.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158.1万元 8444.99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图书馆.公益 从业人数  7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西安图书馆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馆以第七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评定细则为标准、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认真贯彻落实《西安市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阅读,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西安图书馆秉承保存文献传承文明、交流创新服务多元的服务理念,通过文献建设、参考咨询、促进阅读等方面建设,构筑公众精神家园、打造古都文化高地,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全年接待读者约159万人次,接待读者各类咨询30万余人次,办理读者证10726张,图书外借量350556册次,外借期刊量28393册次,全年共举办读者活动976场次,其中线上815场次、29.8万人次,线下161场次、13.7万人次。1.以评促建,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迎检工作。5月,完成评估定级所需资料准备和现场迎检工作,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全面展现了西安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综合业务专业水准,以及西安图书馆作为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中心馆的核心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西安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2.防患未然,安全隐患项目改造工作启动。安全隐患项目改造,历经多年准备,于今年初完成项目预算资金评审后,在主管局的支持下,我馆落实项目资金1000万。按照项目施工方案,于2023年10月闭馆进行改造,已完成了项目相关公开招标,施工、监理、设计公司均已完成对接,并已进场施工。因整体片区提升改造需要,按照主管局指示,2024年1月底待相关拆除工作完成后项目暂时停工。3.优化服务,多渠道减少市民阅读壁垒。联合发卡机构对现有社保卡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开通社保卡市民借阅功能,使其具备公共图书馆读者证功能。进一步便捷支付宝、微信在线办证、退证流程,降低全民阅读门槛,提升市民有效持证率,构筑全民阅读新桥梁,形成全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4.加大供给,专项购置纸质文献资源补充藏书总量。为了达到第七次评估中二级馆文献藏量需达到150万册的指标要求,专项购置中文普通图书30万册。全年30万册专项采购图书外加工已完成编目数据77127种,262254册,陆续上架供读者借阅。5.整体统筹,助推全市文献数据联合编目验收业务水平提升。依托馆编目业务团队专业实力,通过组织集中轮训,加大编目员专业能力建设。建立联合编目验收机制,对编目业务能力较弱成员馆进行实时业务指导和每月对联编成员馆新增编目数据进行检查汇总。本年度已完成联合编目验收358个批次普通图书,共计173891册;验收完成10批次盲文图书,共计299册;处理问题图书2000余册;完成图书审校17674册;完成对联编成员馆新增52440种,102409册编目数据的检查和汇总。6.纵横结合,推动优质服务向分馆和服务点延伸。新开办93897部队分馆、西咸新区茯茶镇等4家分馆,分馆以及馆外流通服务点总数量达到50个。进一步完善已有社区分馆和主题分馆服务方式和内容,拓展公共文化阵地,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成了西安市民社会学院分馆、双创分馆等一批主题化、特色化、共享化、多元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全年分馆共接待阅览读者118241人,外借图书31953册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395次,活动人次达8万余人。7.广泛征集,做好地方文献入藏和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共征集各类文献292种651册,利用“西安地方文献馆际交流”微信工作群,与各市级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馆际交换,交换地方文献172种384册。在开展日常参考咨询及专题文献服务的同时,坚持服务“两会”,为参会的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提案议案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为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咨询服务,编辑出版《西安决策参考》3期,完成学校和企业专题资料25期,开展各类参考咨询服务计386人次。8.活化古籍,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项目为基点,开展我馆古籍保护修复工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的合作,积极配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完成我市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古籍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古籍资源分布情况,以此为据,为市委宣传部撰写西安市古籍保护整理工作专题汇报材料1份,向市文旅局报送全市古籍存藏情况表14份。建立“西安古籍民国文献工作交流群”,举办全市公共图书馆古籍馆员业务培训,加强对古籍整理工作的指导和培训;加快古籍数字化进程,完成我馆古籍数字化拍照5种91册16374叶,建立古籍数字资源库,便于市民在线阅读和研究。9.主题鲜明,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文化活动。围绕“4.23”世界读书日、“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9.28陕西文化阅读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搭建西安市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发布平台,将本馆打造的“阅读推广人大赛”“百万数字资源寻找阅读达人”品牌阅读推广活动拓展至关中城市平原城市群公共图书馆联盟中开展;做好天禄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天禄讲坛”讲座、“天禄画卷”展览、“天禄学苑”读友会,“小荷读书会”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和“我为你读书你为我按摩”视障读者阅读等有规模、有品质的阅读活动。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打造“云书朗朗”品牌,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阅读推广活动,全年在各大社交媒体开展宣传2872次,新媒体账号点击量1588250次,网站访问量达到220410人次,让全民阅读活动遍地生花。10.数字赋能,推进公共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按照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规划和要求,积极配合国家图书馆推进实施做好后续软件平台建设的各项工作,全年西安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类数据库35个,资源总量达500TB,数字资源访问量已经突破千万,达20279518人次,建设沉浸式数字阅读体验区,体验服务人数60万人次以上。同时对全馆181台报废电脑进行资产清点回收工作,完成千兆网络运维和云平台服务运维项目建设,全年网络服务运行正常,为读者提供WIFI接入服务99205人次,网站访问量32869139人次。二、社会效益1、开通西安市公共图书馆社保卡借阅功能。2023年,西安图书馆联合市人社局信息中心开通社保卡借阅功能,对全市14家公共图书馆进行了技术系统对接和设备安装,并于4月23日,在西安市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上正式启动,此举进一步赋能图书馆数字化,能充分利用社保卡实名认证功能实现全市社保卡借书服务全覆盖,助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年全市社保卡读者证办证3784张,借阅图书23026册次。2、传承文明,阅读推广涵育文明新风尚。充分利用“国庆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主题阅读活动:“典籍里的黄河”、馆藏黄河文献展、“千载物华宝岛遗珍”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物图录书展、“伟大的历程”国庆知识竞赛、“诗意话中秋词赋贺华诞”主题诗词填词等活动寻根黄河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着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荷读书会绘本讲演活动,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你为我读书我为你按摩”视障读者阅读推广活动拉近特殊群体与书籍的距离,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及服务效益。3、加强行业学会组织工作,促进全市图书馆事业发展。本年度,以西安市图书馆学会为学术研究主要阵地,多次开展了跨区域、跨行业的学术交流活动。在上海举行了“2023年西安地区图书馆馆长及业务骨干业务能力提升学习交流会”来自西安地区高校、公共图书馆的25人参加了会议;“2023年度公共图书馆业务培训”,开展了7个专题培训,共有109名馆员参与了培训;“2023年西安市图书馆学会年会暨西安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年会”来自全市图书馆的各类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西安市图书馆学会为构建跨区域阅读推广服务联盟,做实做强关中平原城市群公共图书馆合作,发挥图书馆协作的最大张力提供了有力支持。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用户体验有待提升。因馆内自助设备使用年限等因素,在日常读者服务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影响读者用户体验,考虑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将自助设备进行更新和补充。2、社保卡办证量有待提高。由于市民更加注重个人信息保护,社保卡读者证办证量还需提升,需要策划更多社保卡宣传推广活动,让市民通过社保卡享受便捷的阅读。四、2024年重点工作及工作思路1、持续推进“三个年”活动。以廉洁从政为前提,以提高干部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基础,不断加强西安图书馆干部作风能力建设。不断营造新场景、推出新阅读,用精彩纷呈的阅读推广活动助推高质量全民阅读项目落地落实落细。2、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完成安全隐患改造项目,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阅读环境。做好读者信息安全工作,确保文献完整性和安全性。完善馆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3、全民阅读精彩纷呈。根据读者需求,调整馆藏结构,优化馆藏资源。完善服务流程,优化借阅、咨询、续借等环节,提高服务效率,提升读者满意度。加强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工程,提高在线阅读率。着眼”一带一路”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关中文化等主题,举办“系列天禄”、“云书朗朗”、“关中平原城市群阅读推广人大赛”等公益品牌讲座、展览、研讨会、经典诵读,筹办第三届“黄河流域城市阅读发展合作机制”区域阅读发展论坛及第五届关中平原城市群公共图书馆联席会议,着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推动西安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4、统筹长安书院和西安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力争完成西安图书馆长安书院馆区开放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2025年4月按期建成开放。配合建设单位完成西安图书馆未央路馆区提升改造,力争2024年底开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奖励:西安市图书馆学会授予西安图书馆学术研究先进集体;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授予西安图书馆先进单位;中共西安图书馆支部委员会被评为2023年度五星级党支部、四强党支部;馆长胥文哲同志获陕西省文旅厅百名馆长来荐书优秀短视频奖;馆长胥文哲同志获陕西省图书馆学会授予的优秀会员。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