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渭南市临渭区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4-05-14 10:08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农村财务、农村承包合同及农协试点工作的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年报统计及农民负担监督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东风大街中段23号
法定代表人 李莉珠
开办资金 17.6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06万元 15.25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政务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目标任务开展情况及成效(一)农村土地确权、土地仲裁及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等工作。1、完成全区15个街镇土地确权数据的移交工作,更新了15个街镇的土地确权数据,解答群众来电来访有关问题答复15余次,积极耐心对待每一位群众,有效的化解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信访问题。2、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仲裁工作,大力宣传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纠纷调解仲裁有关的法律,包括《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侵权责任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及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法律法规政策等。3、稳慎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的盘活利用。因地制宜选择盘活利用方式,各街镇在“空心村”整治试点村的基础上,要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站),继续落实人员、加强指导、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及创新试点等工作。2023年全区交易量295宗,交易面积22098.65亩,累计交易额11386166.95元。其中,2023年全区交易量44宗,交易面积6214.43亩,累计交易额3180046.50元。1、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全区完成托管服务总面积40384.24亩,服务农户2729户,涉及6个街镇45个村。项目补贴总资金4038424元,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4000000元,合作社自筹38424元。有效地调动了服务组织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水平。2、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渭南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严格按照实季度目标定期完成试点任务。目前已形成优质小麦订单20000亩,通过引进优质小麦品种,每年可提供2000万斤优质小麦并实现商品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加强村级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指导等工作1、开展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强化农村“三资”管理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共清理合同16446份,已审查合同16439份,审查出问题合同15651份,已整改合同15056份,追缴合同欠款313.89618万元,收回土地面积1579.7375亩,移交线索11条,合同整改工作有序进行。2、加强村级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聘请2个专业会计公司对14个镇257个村级经济组织落实代记账工作。定期督促街镇按季度做好村集体经济组织票据的收集与审核后,交由会计公司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进行记账,区级通过后台监测,根据消薄实施方案任务分解,对街镇做好消薄任务提醒工作,对记账中存在的有争议的,及时与街镇、会计公司沟通处理,区级通过后台数据监测,形成定期通报制度,每季度通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记账情况,督促各街镇按时记账。3、开展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责任人任中责任审计工作。截止目前,审计工作已基本完成,已有9个街镇以政府文件形式将审计报告报区农业农村局。4、开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数据校核工作。根据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转发开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数据校核工作的通知》(渭农便函〔2023〕185号)文件要求,对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产权管理、登记赋码、清产核资、财务管理四个业务系统间有关核心指标进行数据对比,认真核对基础数据、组织数据、成员数据、资产数据等四个方面,做好自查自纠,确保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质量。5、深化“三变”改革,推进“消薄培强”行动。根据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创建“三变”改革示范村及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的通知》(渭临政农发〔2023〕32号)文件要求,各镇结合实际上报“三变”改革示范村及年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示范村对象各14个,区级通过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对各镇上报示范村进行监测,定期提醒街镇严格落实财务管理,年终达到预期要求。6、做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实工作。2022年申报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村21个,经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对项目实施完成情况验收,目前项目实施完成验收村11个。(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及农经统计工作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全区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合作社累计达760个(2023年新增44家),涵盖各类产业,其中:种植业512个(包含粮食产业81个),占比67.3%;林业56个,占比7.3%;畜牧业137个,占比18.2%;服务业55个,占比7.2%。其中,各级示范社总计60个(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17个,市级示范社25个,区级示范社13个)。截止目前,我区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各类家庭农场共计376个(2023年新增17个,已全部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其中,种植业292个,占总数的77.7%,畜牧业69个,占总数的18.3%,种养结合13个,占总数的3.5%,其他2个,占总数的0.5%。全区各级示范家庭农场59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9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2个,区级示范家庭农场18个。2、科学统计,做好农经报表统计和分析工作。完成第一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汇总工作,据统计,2023年第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为1277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工作经费少,很多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农经队伍力量薄弱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严重不足;村组干部财务知识薄弱,保障程序,业务处理不规范。2、整改措施:加大干部及基层村组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三、下一步工作计划积极争取土地仲裁工作的经费,推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信息平台”的应用,2、开展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资源型资产流转工作,今年增加2000亩流转量;对18个街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进行业务质量提升,督促各街镇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系统,开展供求信息的系统发布工作;对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3、定期完成创新试点监测及季度报表上报工作,督促创新试点组织完成试点任务,整理台账及项目印证资料。4、加强集体资产监管,筑牢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营风险防线,强化财务管理,确保公开透明。5、持续加大合同清收力度,狠抓整改纠错建立长效机制,按照“整治以前,规范以后”思路,指导村组建立事前审查,事中监管,事后追责机制,避免出现新的不规范合同,深入排查“三资”管理存在问题,持续巩固整改成果。6、完成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数据校核工作,各街镇做好自查自纠,确保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质量。7督促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责任人任中审计工作进度,以政府文件形式上报区农业农村局。8、开展农村集体资产2023年度清查工作。9、做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经半年报及年报的统计工作;加强全区农经统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