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陕西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渭南市监测站

陕西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渭南市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4-05-13 08:45
单位名称 陕西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渭南市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本行政区域内无线电监测工作;查找无线电干扰源和未经批准使用的无线电台(站);测定无线电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排除工业、科学、医疗等非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波干扰;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2号恒生国际大厦
法定代表人 连宏新
开办资金 685.7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0.75万元 457.5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8月对我单位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举办单位进行了变更,原举办单位为陕西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变更后为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省工信厅和渭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依法行政、深化频率台站管理。1、行政执法工作情况。2023年进行行政执法1起。6月初,接渭南市“12345”热线移交投诉单,群众投诉称在渭南澄城县某小区内通话质量差,手机通信受干扰情况严重。经工作人员现场监测,确认干扰来自该小区一住户擅自安装的手机信号放大器,执法人员迅速进行立案并对非法设备进行了现场拆除。合阳县个别农村地区受地理因素影响,为解决窑洞内网络信号差的问题,部分村民私自通过网购并安装使用手机信号放大器以增强信号,对附近移动通信基站产生了严重干扰,我们结合历年查处的违法安装使用手机信号放大器案例,进村入户向村民进行了宣讲,并围绕卫星电视干扰、基站辐射等群众密切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生动鲜活的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村民们进一步了解到无线电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到合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的重要性,主动进行了拆除。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不间断开展全市各县区“黑广播”和GPS干扰巡查,对各类违法设台用频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在监督检查活动和日常干扰查处过程中发现设台用频、销售备案等方面各种不规范情况22起,均责令相关个人和单位进行了整改,有效地保障了空中电波秩序和安全。2、依法实施无线电行政许可工作情况。今年,新增频率使用许可2个,台站使用许可4546个。其中,5G基站4461个,卫星地球站1个,业余无线电台42个,数字集群通信设备42个。对联通基站实际使用情况与数据库差异变化情况进行变更,办理变更手续,共更新3G、4G基站资料4400余个,办理1家设台单位停用注销手续。在行政许可办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人到一线、逐项核验,实地核查新设无线电台(站)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确保数据准确,避免产生干扰,保证渭南辖区电波有序。3、做好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和频占费收缴工作。办理新设业余无线电台42个,审验、换发业余无线电台执照65本。组织业余无线电台操作技术能力验证考试2次,共183人报名参加,发放业余无线电台操作证126个。通过组织座谈会、参加应急通信演练活动、邀请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参加培训,以及举办集中宣传等方式,利用各种线上线下渠道,收集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对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宣传无线电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其中,线上发送宣传信息50余条,线下发放宣传材料600余本。按照省无委办转发《工信部无管局关于请协助提供相关人员业余无线电使用情况的函》文件要求,组织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分别对王猛、吴世雄和任震勇三人业余无线电台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并出具核查报告和意见建议,为工信部无管局进行台站许可提供可靠依据。2023年度共收缴23家设台单位频率占用费11.642万元。4.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按照省无委办统一部署,根据“双随机”原则,行政执法检查人员对随机抽取辖区内的2家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企业、5家设台单位和14名业余无线电设台用户进行实地核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更换设备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停止发射的台站未及时办理停用手续;原备案设备已下架未在系统及时注销设备信息,新售卖设备未及时在系统备案;执照过期未及时换发等问题,执法人员均向相关人员现场讲解了办理流程,要求限期完成整改,并及时更新台站数据库资料。进一步强化了无线电台站销售、使用单位对无线电法律法规的了解,推动了本地无线电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5.落实无线电管理领域“双公示”工作要求。按照省无委办《关于做好无线电管理领域“双公示”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及时将“双公示”信息报送至省无委办和渭南市网信办。2023年共上报行政许可“双公示”信息15次,许可信息37条,行政执法“双公示”信息1条。(二)扎实开展宣传,提升全民法规意识。1.做好无线电科普进校园宣传。为促进青少年学习和了解无线电科普知识,激发青少年积极探索无线电科技知识的热情,今年我站宣传工作在以往户外集中宣传的基础上,开展了无线电科普进校园宣传活动。9月18日,联合渭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管理中心举办以“探索无线奥秘,放飞无线梦想”为主题的无线电科普进校园活动,向500余名师生分6组讲解了22场关于无线电知识、各类监测车辆及设备等方面的科普内容,邀请了渭南电视台记者,制作了视频短片,在临渭新闻时段播发,宣传稿件被渭水之南、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转载,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委托渭南军博园教育服务中心针对中小学生开展长期的无线电科普教育活动,切实将科普宣传做深做实。2.做好面向社会无线电科普宣传。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手机短信提示、宣传手册发放等多种形式,增强无线电管理知识宣传效果。9月12日,借助手机短信覆盖面广,宣传高效的优势,将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短信发送给临渭区辖区群众,增强了广大群众正确使用无线电台的意识。5月17日,会同渭南广播电视台、中国铁塔等单位在渭南市中心广场开展了“世界电信日”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无线电法律法规和提高防范电信诈骗能力;9月12日,联合市网信办在渭南市中心广场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向群众广泛普及无线电知识。向各县(市、区)无委办发放宣传彩页,指导开展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今年共散发宣传彩页近10万张、新《条例》单行本万余册,发放《漫画无线电》等其它宣传册3万余本。全年向省无委办公室网站投稿25篇,中国无线电管理网站刊登15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打击“黑广播”伪基站工作开展情况。“黑广播”累计监测时长8592小时,出动人员290人次,出动车辆46台次,设备98套。“伪基站”监测时长3340小时,出动人员96人次,设备48套。始终坚持打击“黑广播”、“伪基站”高压态势,努力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有效打击电信诈骗、医疗诈骗等不法行为,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知名度和认可度。2、排查无线电干扰情况。今年,累计收到干扰投诉15起,查处15起。目前,受理的干扰投诉已全部处理完成。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经国家授权的航空产品国家级鉴定试飞机构,也是国家级的飞行试验技术研究机构,是我站日常监测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在试飞任务期间出现干扰时,我站积极响应、迅速出动,今年已多次对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出现的干扰信号进行排查,有力保障了试飞工作的顺利开展。3、做好各类考试无线电安全保障。根据省无委办公室和考试组织部门要求,今年参加各类考试保障32次,出动车辆117车次,出动人员335人次,使用监测保障设备223部次,圆满完成了全年各类考试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干部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2、恒生监测站所处位置有局限性。3、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有效覆盖面不够大。4、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管理方式还需创新。(二)整改措施。1、持续推进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技术能力不断向高向好发展。2、统筹我站监测、办公资源,探索符合我市无线电管理实际的监测网点建设。3、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方式,扩大宣传工作的有效覆盖面。4、亟需转变工作思维,优化工作方法,创新管理方式,紧跟时代发展,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工作。二是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监管。三是持续严厉打击无线电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做好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五是保障重点领域、重要行业用频安全。六是加快落实小型监测网点建设。七是继续做好市无委会成员单位以及县区无委办的管理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