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雷电预警防护中心
渭南市雷电预警防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13 08:42
单位名称
渭南市雷电预警防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防雷减灾提供技术保障,切实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事故。雷电天气的监测预警、防雷知识的宣传普及、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测、工程防雷设计的审核、防雷施工阶段检测和竣工验收等。
住所
渭南市高新区新区东路27号
法定代表人
苏炳彦
开办资金
87万元
经济来源
非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6.7万元
678.4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为进一步增强防雷安全意识和责任,切实做好防雷安全工作,有效防范雷电风险,坚决遏制重大雷电灾害事故和次生灾害发生。提升防雷减灾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和保障防雷减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气象部门2023年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职工思想、提高认识,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防雷工作中去。落实省局巡察及审计检查反馈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思考,举一反三,从思想根源上高度重视。1、全年完成6家企业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技术评价工作,其中天然气建设项目2家,加油站建设项目2家,涉及易燃易爆场所企业建设项目2家。这6家新建建设项目中,南京金龙客车渭南年产5万辆纯电动商用车项目属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评价单体15处,二类以上7处。2、拓展市场,深挖资源。积极参与中石油、中石化、壳牌、渭化等大型项目的招投标及新建项目的有效运作。积极扩大检测比例和范围,为渭南的防雷减灾事业履职尽责,杜绝重大雷电灾害性安全事故的发生。3、加强编外用工管理,按照规定缴纳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公积金等各项保险。4、“渭南市首届防雷检测技能竞赛”作为2023年我中心在提升全市检测技术服务水平的亮点工作,得到的广泛关注,根据防雷检测技能竞赛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操现场竞赛项目、理论知识答题环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完成竞赛评判工作。二、社会经济效益1、专业服务创收:截止11月28日已检测150余家单位,到账115万,还应收账款30余万元。已完成合同数180万元。2、开展防雷知识科普宣传,利用“科技三下乡”、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极大的宣传了防雷工作和防雷减灾科普知识。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1、检测人员的业务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不过硬、缺乏工作的主动性、敬业爱岗精神不够,业务学习,检测过程中规范操作等问题。2、企业化的管理、激励措施还不健全,不能有效提升职工的积极性。3、防雷科普宣传工作力度不够,从防雷检测及防雷安监工作中能感受到,社会对防雷认识和重视程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标准,甚至存在对防雷工作的误解和抵触情绪,另外也缺乏有针对性的防雷宣传。整改措施方面:1、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员工的业务技能,统一规范检测操作流程,实现规范化管理。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措施,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爱岗敬业精神。3、把宣传报道及客户单位的反馈意见情况和绩效挂钩和职称评审挂钩,建立必要的奖励标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学习中、省局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的相关精神,将职工思想统一到市局重点工作上来。2、结合目标统筹布局明年工作。3、继续拓展检测市场,挖掘脱检漏检单位,积极联系新建建筑这块,争取防雷检测效益的最大化。4、广泛开展防雷科普知识宣传,不断提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防雷减灾与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