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中共渭南市委马列主义讲师团

中共渭南市委马列主义讲师团

发布时间: 2024-05-13 08:40
单位名称 中共渭南市委马列主义讲师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干部理论学习提供服务。干部理论培训、岗位培训;理论宣讲。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市委大院1号楼
法定代表人 李丰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16万元 9.2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聚焦主责主业,精心做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一是服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一学一报制度,坚持做到学习有方案、有议程、有通知、有记录、有报道、有汇报,及时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配送学习书目,2023年以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集体学习11次,研讨交流40余人次。二是开展旁听指导工作。印发《2023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指导意见》《2023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工作计划》等文件,对全年各级中心组学习作出安排部署。按照工作计划,对4个县(区)委中心组,13个县直部门或乡镇党委(党组)中心组以及指导市直机关工委对12个市直部门党组中心组学习进行了旁听。三是开展《实施细则》实施情况调研评估。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全市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实施细则》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了解梳理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在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时的成效、经验、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二)围绕主题主线,深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走深走实。一是精心组织主题宣讲。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围绕全国两会精神等重大主题宣讲5000余场次,受众50余万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二是广泛开展特色宣讲。为推动宣讲分众化、互动化、对象化、开展多种方式宣讲,实现宣讲精准供给。领导干部带头讲。各级主要负责同志到分管领域、分管部门单位及联系点开展宣讲。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深入高校、社区等地开展宣讲,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专家学者深入讲。先后组建各类重大主题市委宣讲团,全面系统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征集菜单专题讲。在全市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中征集5个宣讲“菜单式”46个专题,供各级“点单式”宣讲学习。云上课堂广泛讲。依托“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用好“渭南·微讲习”线上云课堂,不断扩大宣讲覆盖面。围绕重大会议和重大主题宣讲,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开展“大小喇叭”宣讲,做到群众在哪里,“大小喇叭”就延伸到哪里。三是着力培养宣讲队伍。吸纳各类人才,成立“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形成协调联动宣讲大格局。建立专职队伍。以宣讲人才库136名成员为专职队伍,按照“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业务骨干讲技能、先进典型讲奋斗、基层干部群众讲故事”分类思路开展宣讲并形成动态管理机制。培树百姓名嘴。广泛吸收乡贤骨干、文化能人、返乡创业青年等社会力量,组建百姓宣讲团,探索“用群众教育群众”的宣讲模式,“2023最美医生”刘永生等一批优秀宣讲人才深受群众喜爱。完善激励机制。对全市17个宣讲先进集体、20名个人和8篇优秀宣讲报告、7个微视频予以表扬通报,不断激发基层单位和个人宣讲热情。(三)统筹线上线下,不断提升“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影响力。一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先后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百讲”“每日金句”等特色专题,其中“党的二十大精神百讲”专题浏览量已突破200多万人次,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权威、准确、丰富学习资源。二是突出渭南地域特色。坚持内容为王,立足渭南资源特色,加强内容创新,先后推出“农耕印象”“跟着典故游渭南”“红色渭南”“学习达人说强国”短视频征集、“地名里的渭南”等专题,阅读量均突破百万人次。三是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探索“学习+服务”的有效路径,与“陕西政务服网”内容打通,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学习站”“生活圈”。持续策划“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活动,刊发助农公益视频92条。四是助力平台提质增效。坚持每月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使用和供稿工作进行通报,督促提醒排名靠后单位。建立渭南学习平台工作交流群,及时答疑释惑。定期举办“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供稿员业务培训会,组织渭南学习平台骨干编辑深入各县(市、区)开展业务指导工作,切实提升供稿员整体素质。(四)拓宽活动载体,持续开展“渭南•书享荟”读书分享活动。一是积极策划主题性读书分享活动。在世界第28个读书日期间,“渭南·书享荟”分别走进市金融系统、陕建四建集团、杜桥街道国贸社区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共建文明渭南”“奋斗趁年华青春伴书香”“阅读滋养心灵书香点亮人生”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新思想我来讲”读书分享活动,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拓宽了活动载体。二是开展群众性读书分享活动。为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渭南·书享荟”走进杜桥中学、临渭区站南街道红旗社区、神渭管运集团等地开展“四进”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学习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为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市委中心组学习质效,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先后作《十年与百年——从百年党史总结中共二十大的伟大意义》《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等报告。开展专题式学习,结合有关内容开展专题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二)品牌引领示范效应凸显。在“理润东秦”宣讲品牌示范引领下,全市各级围绕宣讲“品牌化”工作思路,在行业部门打造“政务服务”“退伍老兵”“理润警营”“劳模工匠”等10个特色宣讲队伍。在基层培树“同州楷模”“德润华州”“板凳课堂”“十二连城”“庭院剧场”“小喇叭”等一批宣讲品牌,发挥了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三)融媒号率先实现全覆盖。为推动“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与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8月2日,我市“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集中上线仪式成功举行,成为我省首个“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全覆盖的地市,实现渭南学习平台、县级融媒号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传播格局。构建“2+11+86”(“2”指的是市级媒体:渭南日报社和渭南广播电视台,“11”指的是11家县级融媒号,“86”指的是86家市级供稿单位,300余名供稿员)的传媒矩阵,截至11月底,渭南学习平台总订阅数1181万,总浏览量7.52亿人次,在省级平台总发稿位列全省第一名。(四)征文获奖作品排名前列。在“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开展“温暖我的瞬间”“我的‘流浪地球’”“我正在读的一本书”等系列主题征文活动,共计100篇优秀征文作品获奖,我市学习平台获奖征文共计41篇,占获奖作品总数的41%,排名全省第一。三、存在问题1.存在问题在做好全年工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层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不够规范。基层乡镇党委中心组对《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实施细则》执行不规范,学习成效不够好。二是基层宣讲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在基层宣讲队伍中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多,青年群体少。三是部分党员干部登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学习组织学习活跃度偏低。2.解决措施一是大力指导基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定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指导意见》,组织学好用好权威读本。明确重点学习内容,及时下发《学习提示》,增强工作指导性,定期通报各县(市、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交流学习成效,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做好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单位评选工作。二是广泛吸收乡贤骨干、文化能人、返乡创业青年等社会力量组建青年宣讲团,实施“十百千万”理论宣讲示范工程,壮大各级理论宣讲员队伍,广泛开展特色宣讲。三是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平台建设,紧扣重大宣传节点、时点和热点,开展各类线下宣传推广活动,策划“我与强国共成长”演讲比赛,举行“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作家签约仪式,不断丰富线下空间呈现方式。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将从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继续加强领导干部理论武装,提高市委中心组学习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旁听指导。二是培树理论宣讲品牌,推动全市广大青年以青春的力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夯实宣讲人才队伍建设基础。三是加强“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建设,开展各类专题策划,持续实施线下推广活动。四是深入开展“渭南·书享荟”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读书分享活动,切实提高全民读书学习热情。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