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第一医院

西安市第一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5-10 16:14
单位名称 西安市第一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门诊、皮肤科、临床心理门诊、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中医科诊疗与护理·医疗人员培训教育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粉巷30号
法定代表人 刘植
开办资金 21609.68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756.58万元 46486.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院职工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高效、优质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具体工作报告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1、运营情况:全年总诊疗877734人次,出院人数55919人次,手术与操作42152例。2、持续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及日间中心的建设。胸痛中心已率先通过国家级现场验收并挂牌,对全面提升我院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及抢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3、优化日间手术管理制度、流程及病种术式,梳理日间手术病种127种,术式300余项,成为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会员单位,缩短了全院平均住院日。4、落实医改任务,承担社会责任,优化对口帮扶工作。与蒲城、白水、汉阴县人民医院、周至厚畛子镇、尚村镇卫生院、蓝田县蓝关镇卫生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书,共下派主治医师12人、副主任医师15人,2023年签订医联体协议14家,续签6家;签订医养联合体协议2家,续签11家;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协议7家;双向转诊协议2家;参与大型活动赛事医疗保障工作9次。二、持续深耕学科建设,推进提升科研教学能力1、科研管理:完善落实科研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修订相关制度;设立西安市第一医院科研基金。2、科研平台:获批“西安神经免疫疾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批“西安市神经免疫疾病创新转化重点实验室”,获批西安市老年衰弱(肌少症)筛查与检测中心。3、科研立项:申报省科技厅项目50余项,获批10项;申报市科技局项目18项,获批10项;获批省卫健委适宜技术项目1项;获批市卫健委项目8项;获批西安市科协23年“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服务提升行动计划项目”;获批西安医学会23年重点学术交流项目。4、科研成果:3项科技厅项目、1项西安市科技局平台项目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发表SCI论文25篇,中文文章46篇;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证书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5、教学与继续再教育工作:获批西北大学硕导2人,目前医院西大硕导22人,博导2人,带教西大硕士研究生18人。被重庆医科大学博士录取1名,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录取1名。选派护理骨干外出参加国内外各级培训、进修,共计124人次,其中培养省级专科护士33人次。6、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眼科医院、医学检验科通过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通过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西安市老年病医院通过了市编办批复,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及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专家2次到访我院;牵头成立5个省级学会专业主委单位。三、信息化建设稳步实施为医院管理提质增效新上线系统10余款,建设完成的重点项目包括:新院区体检系统、医技检查预约平台、医保移动支付等系统、临床辅助决策系统、DRG平台、血透系统、电子票据系统等。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强化人才培育,引进稀缺专业骨干。2、持续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3、加大智慧医院建设力度。4、全面推进高新院区的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3年10月30日至2028年10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