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农村土地承包指导、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村财务监督管理。 | |
住所 | 富平县人民路北段 | |
法定代表人 | 张磊 | |
开办资金 | 44.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富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0.39万元 | 51.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平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1.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以示范培育为抓手,按照“消薄培强”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指导齐村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开展全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活动,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2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发展集体经济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2.扎实开展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制定印发《富平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利用横幅、微信公众号、村级公告栏、《致广大村民群众的一封信》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举办合同清理各类培训活动15场次,培训人数650余人次。组建由发改、司法、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审计、乡村振兴等6部门组成的县级联审组,严格实行集中办公和联审联查制度,审查反馈问题合同19292份。召开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合同审查反馈会,逐镇下发反馈整改文件和各联审单位签字盖章的问题合同审查反馈明细表,列清标明每份问题合同各联审单位的审查意见和整改建议,扎实开展10%问题合同整改情况抽查工作。3.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实施示范家庭农场省、市、县“三级联创”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活动,加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动态监测和备案工作。推荐富平县田野园家庭农场和富平县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申报第五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4.认真抓好项目验收及实施工作。顺利完成2022年省级专项资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奶农合作社升级改造、示范社规范提升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核查验收工作。制定并上报“2023年中央、省级财政资金项目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主体自主申报、镇(街道)推荐、县级综合评审等程序,支持6个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6个市县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市县级示范家庭农场改善生产加工设施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提升联农带农服务能力,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围绕我县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制定并上报《富平县2023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公开遴选中农集团陕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围绕刘集镇、流曲镇、美原镇等粮食主产区,在耕、种、防、收等小麦生产环节开展全程托管服务,计划完成托管服务面积2.86万亩。二、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1.年内培育新增城关街道新庄村、肖华村等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4个,2023年全县集体经济收益预计达到3691.58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147.66万元,集体经济“薄弱村”占比较上年度下降49%。2.全县共清理收集各类农村集体经济合同21369份,村均79份,涉及合同总金额2.07亿元,审查反馈问题合同19292份,已整改完成合同18491份,整改纠错进度95.9%,追缴合同欠款金额236.75万元,通过专项行动增加集体经济总收入603.53万元。3.2023年监测国家级示范社8家,新评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市级示范合作社9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9家、县级示范合作社18家,认定备案家庭农场26家。三、存在问题全县集体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还不够多。个别镇村集体经济问题合同未完全整改到位,问题线索移交较少。县镇两级农经体系薄弱,镇级农经干部均为农办兼职人员,缺少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四、改进措施1、在工作中应该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土地合同法等各种业务知识,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 2、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彻底杜绝不良的机关作风,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增强工作的创新性和有效性,把农经工作做的更好。五、2024年工作计划1.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扎实开展集体资产年度清查,进一步摸清底数,充分盘活利用村组机动地、荒地、废弃学校、闲置厂房等集体资源资产,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益。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围绕柿子、奶山羊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收益5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大力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电商销售、经营服务等,提高集体经济产业效益。2.深化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县级工作专班机制作用,建立县镇村集体经济合同问题线索台账,压紧压实镇级专班主体职责。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印发全县统一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示范文本,按照“整治以前,规范以后”思路,指导镇村建立集体经济合同监管制度,持续巩固整改成果,有效预防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生,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3.加强集体经济人才培育。加大学习培训力度,继续组织开展集体经济发展、村级财务管理等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素质和能力。4.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建设进度,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参加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推动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以社会化服务项目为抓手,积极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支持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服务公司、家庭农场等开展关键薄弱环节和全程托管服务,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节本增效增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情况:无2、受奖惩情况:无3、2023年度无投诉事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