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贫困学生办理资助提供帮助与服务。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中小学的捐资助学及希望工程资助管理;资助政策宣传。 | |
住所 | 富平县莲湖大街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杜巧 | |
开办资金 | 13.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富平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34万元 | 32.0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规定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开办资金未变化,法定代表人由任军宏变更为杜巧。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宣传资助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1.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和乡村振兴宣传工作,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思想共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确保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不断提升。2.各中心学校与镇、村干部,第一书记进行座谈,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详细解读各个学段的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认定程序。学生、教师、镇村干部、群众对学生资助政策的知晓率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达到100%。3.资助工作的对象是那些需要雪中送炭的贫困家庭,为了让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资助中心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国家教育资助的相关政策,重点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做到了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理念,求真务实,倾心服务,耐心细致的做好政策解答和业务办理,摸索出了“网络、电话、来访、下乡”的一体化政策宣传流程。优化服务内涵,提升群众满意度1.配强人员,提高效率。今年暑期富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聘请10名大学生志愿者辅助参与、开通特殊群体学生绿色通道等措施,按照咨询初审、网上申请、资格审查、照相扫描、合同签订、填写承诺书六步办理流程,流水式作业,一站式办理,高效快捷。2023年共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024.2万元惠及3783名贫困学子,实现了“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贫失学”的目标,帮助贫困学子圆梦高校。2.公平公正、规范服务。在办理过程中,我们要求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认真履行本中心工作职责,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微笑服务礼貌办贷,倾心服务方便群众。3.简化程序,规范流程。学生按照提示先将手中资料按指定顺序整理,再进行资格审查,然后由工作人员装订并编号,完成后打印合同,最后签订合同并盖章上交资料。我们的工作人员提醒前来办理贷款的学生和家长有序排队,大大提高得了工作效率。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1.我县严格按照《渭南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幼儿)认定办法》规定的程序、标准开展工作,确保了资助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2.紧紧抓住学生资助的贫困认定环节,规范认定程序,坚持班级民主评议、班主任初审认定、学生资助领导小组复审,校内公示,确定贫困的认定程序。加强认定过程的规范管理,进一步细化经济困难学生贫困认定办法,规范认定程序,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3.坚持“逐级认定、分段审核、分批公示、过程监督”的评审程序和办法,做好资助的评定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使我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真正成为惠及学生的阳光工程。2023年全年共资助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699人1884.5万元。学前段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6480人次243万元;义务段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188人次482万元;高中段发放国家助学金5720人次561万元;中职段享受免学费6696人次290.125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614人次61.02万元;发放国家奖学金3人次1.8万元。大学段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新入学大学生路费337人20.35万元。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与脱贫户家庭学生结对帮扶,智志双扶,成效显著。1.贫困学生生活得到一定改善。依据国家政策,富平县建立了涵盖学前、义务、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大学各学段资助政策体系。2023年两学期已为从学前到高中学段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0699人1884.5万元。2.资助政策宣传卓有成效。一是开展学生资助和教育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系列宣传活动,基层上报学生及教师征文253篇,收集整理优秀教师育人帮扶案例106篇,评选表彰优秀教师征文54篇,学生征文42篇;二是完善系统内外联动机制,部门协作宣传政策,通过资助中心带头、基层一线教师走村入户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资助育人系列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和知晓率。截至目前共发放资助政策宣传单30000余份,致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一封信各6000余份,制作宣传视频1个。2023年以来,我县教育乡村振兴及学生资助宣传工作多样化开展,被中省市主流媒体推送30余篇。3.贫困学生学业得到明显进步。通过结对教师持续开展“一生一师、一生一策”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和利用课余时间补缺补差,确保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出成效,促进了贫困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升。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县域外就读尤其高校就读学生信息沟通比较费时,资助落实与否掌握有难度。2.乡村振兴对脱贫户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信息填写不准确、更新不及时,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四、整改措施1.通过向学生和家长进行资助政策宣传,给高校寄送告知函来了解学生受资助情况。2.上报教育局和财政部门对未住宿贫的困学生争取资金进行资助。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1、全面落实春秋两个学期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精准识别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农村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孤儿等特殊群体学生,保证符合政策生优先享受资助,确保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台账,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助监护人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各学校持续推行精准帮扶育人导师制,从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对特殊群体学生开展关爱帮扶活动,确保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出成效。3、做好2023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放以及本息回收工作。在各高中开展助学贷款预申请政策宣传+诚信教育活动。暑期资助中心开展助学贷款合同签订工作,通过简化程序、规范流程、一站式办理、流水式作业,实现高效服务、文明办贷。在信用助学贷款回收过程形成“中心学校包片、校长包村、教师包人”的“三包”清收责任制,努力实现回收率100%。大力宣传普及征信和金融知识,提高学生诚信意识,促使学生履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义务。4、进一步落实好各学段校内资助工作。督促各高中、中职和幼儿园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3-5%的校内资助经费用于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等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业务培训。提高学校资助工作管理员的业务水平,每学期召开一次培训会,保证学生资助工作顺利有序进行。6、加大惠民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微信、短信、告家长书、班会、学校黑板报、班主任对学生家长回访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教育惠民政策,使国家教育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在阳光下运行。7、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活动,落实国家的“应助尽助、精准资助”的政策和防止国家财政资金流失。争取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重点针对“学生资助规范”落实情况的交叉检查,把上级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8、做好东西部合作和社会帮扶牵头工作。继续做好高校帮扶、中物院帮扶、苏陕协作、富闽合作、社会帮扶等牵头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3年度无奖惩情况;2.2023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3年度无投诉事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