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西安市鄠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发布时间: 2024-05-09 12:37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负责人事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沣京路36号区就业服务局六楼
法定代表人 苏强
开办资金 16.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26万元 10.8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及时有效地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今年以来全区劳动争议裁决时效内结案率达100%,调撤成功率达到66%。为农民工开通维权“绿色通道”,建立农民工工资速裁庭建设,对年度涉案劳动争议数量较多4家企业(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大风印务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市鄠邑区宏诚火车站粮库有限公司、陕西有色万通建材有限公司)持续跟进,涉案84人次案件坚持“快立、快审、快结”,已全部完成结案,实现了“零投诉”,保障了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化解了大量劳动人事争议,减少了冲突,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调解仲裁机制进一步完善。积极开展案件评查活动,及时发布仲裁指导案例,对疑难问题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加强调、裁、审衔接,探索建立调解仲裁诉讼联动机制。按照市人社局案卷评查工作交流反馈意见,对照检查标准查漏补缺,及时安排专人整改,全力完成迎检工作。按照人社部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工作实际,继续实施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目标,把专业性调解工作纳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3、调解组织的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强化调解组织在基层调解中的组织领导,开展调解组织规范化创建活动,加强街办、企业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开展仲裁员的培训和调解员骨干培训。加强调解员的能力培训,积极选派调解骨干人员参与上级培训活动,推进调解仲裁工作信息化建设,机构、队伍及经费等各方面的保障不断增强。加强调解员管理,加强行风建设行动,提升组织队伍作风建设,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能力,群众在劳动争议维权案件中的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4、做好分析研判,完善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全区劳动关系形势的分析研判,从区劳动监察大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区劳动关系协调三方等单位收集有关资料,及时发现和积极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建立劳动关系群体性纠纷的经常性排查和动态监测预警制度,对劳动争议频发企业实时预警,及时化解多起职工集体维权事件。健全完善人社领域重大(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分级响应、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形成快速反应和处置工作合力,坚决防止在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围堵党政机关,影响正常办公秩序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同企业的联系沟通,认真回应服务企业的诉求,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督促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化解劳资纠纷。5、全面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开展青年仲裁员援企扶企活动,组织仲裁员联系陕西省宁西林业局、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陕西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等40余户企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解读与适用、企业规章制度制定、工资支付规定、企业调解方法技巧以及职工工伤待遇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法律释明,指导帮助用人单位化解用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案件处理。区仲裁委接收仲裁申请材料484件,涉案标的4200万余元,其中立案363件363人次,案前调解55件,不予受理66件,时效内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66%。接待群众咨询6021人次,处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5件,国家信访局信访系统信访件2件,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平台共受理办结案件114件,政务服务网7件。2、营商环境建设。局营商环境建设会议精神要求制定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目标分解表,目标任务落实到人,按月度向局营商办报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相关资料,按规定向司法局、法院等部门报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完成情况及相关文件。三、存在问题1、案件增量持续增加。上年度存量共计78件,主要涉及企业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有色万通建材有限公司,案件已全部办理完结。全年接收劳动者材料484人次,数量增加较快、诉求多样、争议双方对抗强烈、案件调解难度不断增大。2、诉求较为集中。新立案件案由请求多为复合型请求,涉及社会保险、经济补偿金、确认劳动关系、劳动报酬、双倍工资为主。3、部门之间信息不灵通。劳动监察、信访、社保经办机构、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等惠及劳动争议权益保障部门之间政策宣传工作不够协调,政策信息交流不畅,造成劳动者维权效率低。四、整改措施1、集中研判、快速处理存量。重点企业加强预警,对连续出现10人次以上劳动争议涉案企业(陕西有色万通建材有限公司、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大风印务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市鄠邑区宏诚火车站粮库有限公司)持续跟进。集中开展案件研讨分析,综合仲裁员意见,形成一套标准,及时督促各办案人员案件查漏补缺,优先处理影响较大、拖欠工资较多的争议案件,完善裁审机制,加强与法院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劳动争议案件实现快立、快审、快裁,快速处理当前案件存量。2、提前准备,积极应对增量。立案接待坚持“口齿清、法条准、态度亲”,树立良好形象,增强仲裁服务整体形象,提升调解效率,尽力实现调解结案一批。3、完善裁审衔接工作机制。积极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监察部门、工业园管委会、法院等部门的工作对接。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仲裁的独特优势和司法的引领、推动、保障作用。积极利用庭审工作,调解化解一批争议,加快处理进度,提升案件处理效率。充分利用“互联网+调解”“西安政务服务网”平台,通过电话及当面沟通,充分调动网络资源,高效处理劳动争议。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在办案质效上寻求突破。梳理工作思路,按照“繁简分流、轻重分离、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的原则,从工作方法上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业务水平,开展疑难案件研讨交流,优秀典型案件及时推广,从案件处理效果上吸取经验;认真总结反思,让每起案件经得起司法、行政、纪检、舆论监督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底线,依法依规是开展仲裁工作的生命线。2、完善裁审衔接工作机制。加强与法院的工作对接,积极谋划裁审衔接座谈会,进一步完善仲裁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健全与人民法院“裁审衔接”机制,健全与市区“上下联通”机制,健全与区外相关机构的“区域协调”机制,健全成员单位间的“协作共享”机制,全面建立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提升仲裁公信力,有力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仲裁实体化建设提升。继续推行“互联网+调解”“西安政务服务网”服务平台,强化预防、实化调解、细化仲裁、优化服务,提高裁审效率,最大限度将劳动人事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联合调解中心”“企业调解组织”制度化管理,构建组织有力、协调顺畅、联动高效的调解机制,努力使调解工作准确、规范、快捷、有效。4、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按照人社部门服务企业工作安排,继续加强与包抓企业沟通联系,立足岗位实际为企业解决问题。建立多元调解机制,打造金牌调解组织,坚持青年仲裁员援企服企,形成司法调解、企业调解、社会调解的工作合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贡献仲裁智慧和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