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鄠邑区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老年病防治中心/内科/中风科/儿科/妇科/骨伤科/眼科/痔瘘科/皮肤科/口腔科/耳鼻喉科/针灸科/心理咨询门诊/急诊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诊疗与护理;医疗人员培训;养老服务、培训。 | |
住所 | 西安市鄠邑区吕公东路518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荃 | |
开办资金 | 1071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鄠邑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37.8万元 | 2517.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7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转变观念,规范运营,持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一是修订医院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医院“三重一大”制度,规范后勤采买流程,加强医疗服务等环节的监管,重新修订完善《医院奖惩制度》《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耗材管理流程》等7项规章制度。二是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降低药品费用。三是有效管控运营成本。加强药品收支、设备耗材、后勤管理,以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运营目标,实行精细化管理,解决管理体系、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主要问题,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四是严控各项运营指标。(二)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不断强化中医人才培养。一是为进一步促进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传承国医大师学术思想。4月份建成国医大师杨震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站,四名临床医师拜在国医大师名下。二是加入西北儿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与西安市儿童医院结成医联体,进一步加强了与三甲医院的医联体合作,充分发挥市儿童医院的专业优势。三是强化中医药知识培训。(三)夯实基础,强化素养,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一是强化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水平。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36名业务骨干送入三级医院进修学习。邀请省市级教授为我们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二是加强刚性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在执行临床路径管理方面,全年临床路径实施病种22种,5326例,入径率54.48%,完成率97.82%,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24.34%,较去年稳步提升。在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全年坚持下科室130余次,召开质量评析大会4次,不良事件安全分析会4次、护理查房4次,召开第三方满意度反馈会4次,全年出院患者回访14119人次,回访率92%。在强化院感管理方面,积极开展院感知识培训。全各种院感数据均符合规范要求。2023年无医院感染病例聚集性事件发生。在执行DRG付费结算方面,实行清单与疾病、手术操作分类培训,提升首页与编码等专项质量控制管理能力,规范全院病历首页填写,确保医院结算数据合格规范。三是加强学科建设,提升领域影响。四是强化培训督导,保障医疗安全。对全院新进及轮转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病案书写、院感知识、处方书写、“三基”知识、医患沟通技巧等内容的培训考核,通过培训夯实新进人员基础知识,提高急诊急救能力。对住院及以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输血知识、传染病知识培训,呼吸机应用培训及气管插管技能实训。严格落实三级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急危重症抢救制度、分级护理以及疑难病例讨论等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每周对病历书写的及时性、临床合理用药检查、疑难死亡病例讨论、输血病历管理、危急值的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于不合理情况及时给与纠正和指导,确保医疗安全。(四)全院上下凝心聚力,心系群众,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为方便群众,门诊、住院业务升级了HIS软件,电子发票业务上线,提供线下、线上打印下载,实现自助设备打印,完全替代纸质发票。深入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让患者享受到“手机一点,护士到家”的便捷,实现了护理服务延伸,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发挥慢病管理中心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7家医共体单位下辖的20家卫生室的慢性病人实行健康监测,强化慢病患者的管理,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和用药指导,让患者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二是强化医共体建设,延伸医疗服务网络。按照“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镇”的医疗工作思路,密切市、区、街道三级医疗资源整合互动。深化与省、市中医医院合作,补齐医疗短板,增强中医服务特色,放大全国示范区县中医医院示范作用。三是开展健康宣教,丰富医疗服务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管理及教育活动,对0—3岁儿童家长进行中医药健康指导,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四是坚持多措并举,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推广医院微信公众号,发挥全院职工普遍宣传,科普中医药健康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20余次,进社区、进村堡、进机关宣传中医文化、讲解中医养生知识,使中医药文化深入群众。利用传统节日端午节为群众免费发放中药香囊等形式宣传中医药文化。五是坚持为民着想,提升群众就医感受。针对诊疗体验与群众期盼有差距等问题,按照《鄠邑区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就医感受”等专项行动,为患者提供问诊服务、预约检查、陪同检查、诊后随访等全程诊疗服务,提升患者就诊体验。((五)强化监管,排查隐患,持续做好平安医院建设。扎实落实了安全措施,给患者营造放心的医疗环境。职能部门与各科室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更新了消防安全责任图,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努力避免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多次聘请专业消防人员轮流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优化安全疏散流程,现场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和日常维护,增强了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对消防重点部位随时检查,随时维修,定期保养,按需添置消防器材。排除了职工车棚电动车充电的不安全隐患,及时维修、更换,有效保障了职工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大了对医院安全的资金投入,显著改善了安全设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医院接诊门急诊患者31.38万人次,门诊人次较去年同期22.72万人次增加了38.11%;出院患者2.4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1.57万人次增加了53.36%;总收入2.15亿元,其中医疗收入1.98亿元,较去年同期1.29亿元增长了53.49%;医疗服务收入占比33.08%,较去年同期24.44%增加了8.64%。社会效益:扎实推进与余下、玉蝉、蒋村卫生院组建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目前共下派医护人员36名,初步形成15分钟医疗圈,解决了玉蝉、天桥及周边片区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管理和就医需求,累计增加基层门诊量11万人次。一年来,玉蝉卫生院医疗收入98.83万元,较去年同期提升37%。余下卫生院门诊接诊量明显增加,就诊人次25148人,较上年度同期提高41.23%,住院人次493人,医疗收入297.3万元,较去年同期提升60%。帮助蒋村卫生院,完成中医门诊和针灸科理疗门诊建设,累计中医门诊353人次,针灸理疗门诊人次2026人次,同期提升58%。为全区270余名环卫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减免体检费用2.2万元。坚持免费为患者提供中药煎药服务,一年来免费煎药22万副,减免煎药费约86万元,惠及群众4万余人。免费为患者加工膏方、水泛丸、大蜜丸、胶囊、散剂等临方制剂1000余人次,满足患者服用中药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三、存在的问题:1、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不够,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医院管理流程还不够完善,新的绩效分配制度还未建成,还需在医院绩效考核各项指标上继续努力。2、人才梯队建设不全,结构不尽合理,中医优秀人才断层情况严重,人才流失时有发生,虽然加强了与省、市中医院的密切合作,但中医药传承成效不明显。3、科室发展不平衡,医院负担过重。重点科室、拳头科室发展不够,弱势科室发展的突破口还没有找到,弱势科室业务量增长缓慢,仍需继续努力。医院各项开支巨大,开源节流方面还做的不够精细。四、整改措施1、加强管理能力,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绩效分配制度,将绩效考核工作与奖惩激励和薪酬福利等进行挂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增加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建立起合理稳固的人才梯队,花大力气招录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现和培养业务骨干,促进医院持续发展。3、加强学科建设,突出优势专科,强中医、精西医,提升学术氛围,增强核心竞争力。围绕“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工作目标,培植重点专科和特色优势学科,发挥出中医特色。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坚持以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重大部署,指导医院改革发展,统筹谋划医院工作、指导医院决策,坚定不移地深化医改,全面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突出医院的公益属性。2、加强干部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学习,建立勤于观大势、善于谋大局、敢于担大任、勇于创大业的领导团队。建立起合理稳固的人才梯队,招录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现和培养业务骨干,促进医院健康发展。3、加强学科建设,突出优势专科,强中医、精西医,提升学术氛围,增强核心竞争力。围绕“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工作目标,培植重点专科和特色优势学科,发挥出中医特色。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福利,提升队伍凝聚力,树立医院文化形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好的服务鄠邑群众,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5、争取完成以下具体任务,优化ICU病区设置,开放ICU病区;配足慢病管理中心人员,发挥出慢病管理中心作用;强化重点专科建设,积极与上级沟通,努力打造一到两个市级重点专科;全力做好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双中心”复审工作;发挥西北儿科联盟作用,积极联系引进上级专家教授,全面提升儿科诊疗水平;持续引进省中医院刘华为等专家团队,不断扩大名医工作室在鄠邑区的影响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3772005161012511A2101有效期限自2022年11月7日至2026年01月2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