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文化交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 |
住所 | 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南段鄠邑区文化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程君宝 | |
开办资金 | 71.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鄠邑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26万元 | 1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坚持免费开放,精准优化服务。2023年度我馆严格按照国家一级文化馆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延时、错时免费开放全年累计免费开放时间2815小时,“鄠邑区名人馆”、“鄠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赵丰文学馆”、“鄠邑区书画展厅”年度累计接待社会团体122个,累计接待参观人数13.6万人次。组织各类艺术免费线上线下培训班35期198班次,累计培训文艺骨干9800余人。2、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坚持以大型活动为示范,引导街办、村等文化协会创作优秀作品《咱鄠邑如今讲品质》《乡村振兴结硕果》等文艺作品121件,组织举办“大地情深”全国优秀文艺作品(群星奖)示范性巡演暨2023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启动仪式等群众文化活动。(1)组织实施“2023鄠邑区春节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举办鄠邑区第二十一届全国春联大赛,开展义写春联和送春联“五进”活动8场。组织我区书法界知名人士义写春联10000余副,走进街办、文化馆分馆等15余个地方。(2)创作辅导的眉户曲子作品《劳动欢乐颂》、《刺目劝学》、《五更鸟》4月应邀赴广西南宁参加中国-东盟-广西非遗周中外联合展演;6月8日应邀赴武汉参加“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7月3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眉户曲子”,应邀参加昌吉州呼图壁县“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开幕式交流展演;8月5日至8日,非遗传承人应邀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参加“2023首届鄂尔多斯巴音孟克文化节”;8月22日,参加2023西安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活动。3、公益培训,实现全民艺术普及。2023年度在全区范围内先后组织文艺骨干、文化站长开展声乐、眉户曲子、古筝、中国画、锣鼓、广场舞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班35期216场次,其中线下培训文艺骨干累计9800人次。(1)开展文学培训讲座共8期(其中文化大讲堂4期,龙窝读书会4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深受广泛好评。(2)开展广场舞培训1期,培养骨干150人次。(走进企业)(3)开展非遗进校园20期(眉户曲子走进荣华实验小学)。(4)开展暑期特殊人群培训服务4期:《论语》研读一期,共21天;《论语》精读班一期,共21天;暑期古筝培训一期,共10天;中国画(花鸟画)公益培训班一期,共4天。(5)开展为期一个月锣鼓下乡培训。(6)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红五月”合唱培训。4、非遗传承保护成果显著(1)完成中省市三级非遗项目资金申报工作。(2)严格落实代表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考核制度。量化市级以上专项保护资金使用,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3)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企业非遗日集中展示展演及日常传承活动。(4)2023年我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展示、展演72场次。(5)精心组织“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鄠邑区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一是标语宣传;二是在根据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安排,“户县曲子、社火、锣鼓、布艺老虎”等非遗项目在天桥湖生态度假区开展展示、展演活动;三是围绕关中忙罢艺术节活动,组织非遗项目进景区、进农村。(6)2023年非遗项目对外展示交流走进广西南宁、武汉、内蒙古、新疆、苏陕西部文博会等文旅部举办的各类活动7次。(7)完成了2023年非遗传承考核任务。5、加强镇、街文化站免费开放业务指导(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街、村三级联动模式出成效。对石井街道蔡家坡村文化礼堂进行业务指导,文化礼堂建设逐步规范,有序推进。(2)积极开展我区文化馆分馆的建设工作,做好基层分馆艺术普及作用。(3)举办文化站长培训班4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023年1月获得西安市迎新春锣鼓大赛金奖。(2)2023年9月获得西安市广场舞大赛一等奖。(3)2023年6月获得西安市“红五月”合唱比赛二等奖。(4)2023年8月获得第七届国际打击乐艺术节金奖。(5)2023年6月获得全国非遗曲艺周获得文旅部优秀展演奖。2023年4月获得中国东盟非遗周展演荣获组织奖。(7)2023年7月获得新疆参加新疆曲子节优秀组织奖。(8)2023年9月获得2023陕西省广场舞大赛三等奖。(9)2023年8月两件作品获得陕西省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奖入围奖。书法绘画作品入选“翰墨赞伟业丹青绘长安”西安市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11)协助上级部门组织举办“大地情深”全国优秀文艺作品(群星奖)示范性巡演暨2023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启动仪式。(12)组织开展第五届“关中忙罢艺术节”系列活动。(13)赴新疆参加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及“丝路远航·文润边疆”西安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14)赴内蒙古参加2023首届鄂尔多斯巴音孟克文化节。三、存在问题(1)我馆工作人员及专业人才急缺,不仅影响到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更导致我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艺术人才严重不足,应及时解决人才队伍匮乏现象。(2)未能充分发挥馆内阵地资源,开展文化活动、培训及文艺创作。(3)数字化建设不足,未能整合数字资源,充分服务群众。四、整改措施(1)自主组织+外派学习相结合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提升现有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加强街办文化站、分馆、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工作(2)按照免费开放的要求,充分发挥文化馆阵地资源,更加合理规划各团队使用时间,加强馆内排练室和入馆活动团队的管理,及时向广大群众文艺团队公开预约方式。(3)积极开展我区文化馆分馆的建设工作,做好基层分馆艺术普及作用。为各分馆制作数字文化共享标识牌,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业务水平。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积极谋划2024年春节群众文化活动。(2)加强区馆、镇站、村室三级文化联动,逐步完善“文化大礼堂”文化活动工作。(3)开展各艺术门类辅导培训工作,文化艺术普及进基层“种文化活动”。(4)继续挖掘整理鄠邑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5)加大鄠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全年365天对外免费开放。(6)发挥“数字文化馆”功能,做好线上公共文化服务。(7)按时完成文旅融合及八方面重点工作任务。(8)加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力度及领导班子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