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西安市鄠邑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09 11:14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负责全区残疾人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负责组织实施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指导工作;对部分残疾人提供托养、生活技能训练及辅助照料等服务。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草堂路七十二号
法定代表人 李小思
开办资金 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残疾人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3万元 1.5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会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中心主要围绕残疾人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康复训练,托养,生活技能训练,辅助照料等方面开展工作。1.尽责担当,不断提升全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托养服务水平开展困难残疾人春节走访慰问300户;配合民政部门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的相关审核,2023年月均审核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435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110人。对我区30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了“自行助学”资助政策,给予每名学生1000元补贴;对因疫情、灾情、重大疾病等生活陷入困难的33名残疾人及时发放了临时救助资金;落实困难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75人;为223名残疾人每人提供260元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深入开展入户走访探视困难残疾人家庭工作,今年以来共入户走访困难残疾人家庭4580户,为残疾人解决问题581件;为64名行动不便困难残疾群众上门提供评残办证服务;持续开展驻村帮扶,为祖北村建设1200米内涝排水渠,申请增加了一台变压器,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走访祖北村困难群众66户,为164名65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帮助群众提升了生活幸福感。2.多措并举,全方位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为进一步助推残疾人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就业创业,在各街道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惠及335人次;残疾人自主创业9人,扶持残疾人种养殖户130人;落实大学生见习期补贴4人;落实集中安置残疾人企业和残疾人就业企业扶持政策2家,稳定残疾人就业24人;落实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职工年审工作,共审核51家企业161名残疾人,为企业减免残保金和鼓励拓展残疾人就业岗位提供了便利;开展残疾人就业状况实名制录入和职业能力测评工作,为311名残疾人提供了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建议。3.主动作为,不断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我会制定了《西安市鄠邑区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管理意见(试行)》和《西安市鄠邑区残疾人康复定点服务机构管理意见(试行)》,完善了我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体系;为203名0-16岁有康复需求的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为1200名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服药;为205名残疾人提供免费住院;为571名17岁(含17岁)残疾人提供了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为5名残疾人安装了假肢5例;为68户重度残疾人进行了居家无障碍施工改造;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全覆盖,为1259名残疾人适配各类辅具1444件。4.丰富载体,大力开展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指导我区盲人协会开展了以“欢声笑语闹元宵残健共融暖人心”为主题的元宵佳节文艺汇演、以“心手相牵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盲人观影活动;组织开展了2023年鄠邑区残疾人中国象棋比赛、残疾人趣味运动会、残健融合健步走活动,组织参加了西安市残健融合健身操线上评选活动和2023年西安市残疾人群众体育系列活动之残健融合羽毛球比赛等,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展现出我区广大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和勇于进取、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5.完善制度,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西安市残疾人专职委员管理办法(试行)》,今年以来,组织召开了全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对2022年度残疾人工作先进街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为我区253名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了7期业务知识培训和1次普残惠残业务知识测试,提升了专职委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全面实现我区193个行政村、20个社区残协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推动残协“强起来”“活起来”。积极协助各协会完成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要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心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使残疾人自强自立,极大地提高了残疾人的家庭收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三是积极开展残疾人的文化体育等各种活动,帮助残疾人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三、存在问题一是对残疾人工作思考不深入,调研不够、办法不多。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作为代表残疾人的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多以执行宣传中央、省、市残联各项惠残扶残政策为主,用情、用心对残疾人工作的思考、到基层调研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仍需加强;二是残疾人专委综合能力仍需提升。残疾人专委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部分专委基础工作不够扎实,服务载体不多,工作创新不够,基层专委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基层组织力量仍需加强。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人员力量相对薄弱,各街道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支持力度仍需加大。整改措施一是关注民生保障,扎实落实残疾人扶助政策。积极落实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认真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相关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自强绿色行动项目,加强对残疾人托养机构的指导,落实好困难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和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服务;二是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推进孵化基地高效运转,拓宽就业渠道,鼓励、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开展多形式的残疾人职业技能辅导和技能培训,带动残疾人多渠道就业创业;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和维权工作。继续做好“两免三助”、辅具适配、无障碍改造、燃油补贴等项目的督导检查,持续探索心理健康服务新思路、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确保各项目有序运转;四是加强宣文工作,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开展丰富的残疾人系列活动,持续加大对残疾人自强模范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工作,号召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立足本职岗位,做实、做细残疾人工作,关心、关爱残疾人事业发展,深入基层与残疾人交流,做到调研事项是残疾人急难愁盼的问题,与基层残联沟通每周不少一次,下乡与残疾人沟通每周不少一次,形成调研报告,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六是强化组织建设,全力打造干净忠诚的干部队伍。切实提高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准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大对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培训力度和对专门协会管理指导督导,扎实开展各类活动,发挥专门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全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关注民生保障,扎实落实残疾人扶助政策。积极落实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继续配合民政局实行残疾人“两项补贴”即来即审;积极开展残疾人“自强绿色”行动、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和居家安养服务等,确保各项扶残惠残政策全面落实;二是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继续发挥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带动作用,做好扶志扶智工作,开展多形式的残疾人职业技能辅导,带动残疾人多渠道就业创业;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和维权工作。继续认真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和康复服务;做好0-16岁儿童康复项目、精防救助和残疾人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及时受理残疾人来电来访,做好残疾人稳定工作;四是加强宣文工作,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加强宣文工作,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提高残疾人参与度,继续加大对残疾人自强模范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引导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树立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号召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