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白水县> 白水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白水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09 10:54
单位名称 白水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县域内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提供服务保障。信息核对平台建设、维护、运行和日常管理;核对查询、信息发布;救助信息统计、分析,发展趋势研究;社会救助服务热线承接;社会救助信访调查。
住所 白水县水门路民政局四楼
法定代表人 吴晓旭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白水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万元 7.9万元
网上名称 白水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情况,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严格遵守章程、开展各类委托核对。核对中心年内累计核对各类救助申请对象111批,749户2119人,预警101户115人。其中,城市低保6户17人,预警1户1人;农村低保220户615人,预警25户31人;临时救助466户1326人,预警66户73人;特困供养7户9人,预警1户1人;医疗救助50户152人,预警8户9人;2.积极举办培训、提升核对经办能力。核对中心先后于4月、9月对各镇(办)民政办主任,核对系统负责人、操作人员等开展了核对操作系统培训会。通过深入讲解相关政策,重点对《渭南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多次前往各镇(办)民政办给予技术指导和业务支持,进一步推进了各经办人员对系统的熟练应用,提高了核对人员实际操作水平;3.争取部门支持,不断完善系统数据。今年以来,我中心进一步丰富了核对平台数据。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已先后与县卫健局、县不动产登记管理局、县医保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教育局、县新型农村养老经办中心、县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已采集人员死亡信息、房产办证信息、医疗救助信息、房产备案信息、市场经营主体登记信息、教育资助信息、新农保缴纳及领取信息、残疾人办证信息、社区两委人员信息、全县建档立卡户信息等共8个单位18项数据;同时,因数据管理的特殊性,已与县车辆管理所、县养老经办中心达成协议上门核对;4.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核对政策知晓率。年内共自主设计并印制核对宣传手册5000份、问卷调查200份,并前往各镇(办)发放宣传彩页、问卷调查。以此让更多部门、群众了解核对工作,通过反馈信息,更好的掌握核对工作对社会救助的促进作用;5.健全保密机制、保障数据共享安全。核对中心完善了《白水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安全保密协议》,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做好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同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核对平台机房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进行有效防范,做好本级核对平台的建设、维护、运行和管理;6.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及复核工作。对核对数据每月进行统计汇总,并对各镇(办)核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根据存储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同时,根据核对委托出具核对或复核报告,做好各类信息录入和资料上报工作。二、社会效益情况。我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开展后,使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公开透明,大大减少了申请人虚开证明、收入不实等现象的发生。在新增低保、临时救助核对上限时办结,保障困难群众高效规范及时获批,助力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确保了社会救助政策实施“公平、公正、公开”,减少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了社会救助的公信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核对系统数据信息衔接困难。由于各职能部门对各自的政策性数据管理越来越严格,数据采集需要工作人员多次解释沟通,致使数据采集不够及时、全面;2.核对平台应用范围有限。我县核对系统平台应用范围目前主要围绕社会救助、医疗救助,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二)整改措施:1.加强部门协作、拓展核对范围。下一步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协作,积极开展住房救助、教育救助、重大灾害救助等其他社会救助的核对工作,为其提供决策咨询信息;2.对接职能部门、推动数据共享。针对核对平台建设情况与数据共享对接需求,对上年度未签订信息合作协议的职能部门,通过部门间共同协商、通力配合,为核对平台提供大量共享数据,有力推动核对平台建设和数据对接共享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在常态化开展家庭状况信息核对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规范核对程序;向兄弟单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寻找差距,取长补短;全力配合牵头单位,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核对机制,聚焦解决家庭收入核算难和救助对象认定难问题,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