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城市建设档案馆

西安市鄠邑区城市建设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5-09 10:49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城市建设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利用城市建设档案,为城市建设提供服务。城建档案资料的储存、利用、咨询及服务。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中段建设局
法定代表人 张建雄
开办资金 50.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45万元 23.4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编撰工作。按照区委办编撰2023年《鄠邑年鉴》城乡建设与管理部分内容要求,我馆对我局承担的所有工作任务进行全方位收集、归纳、总结、编撰,共计完成1万余字。2、制度建设。今年制定完善《电子档案归档制度》《档案移交接收制度》《临时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3、管库建设。在新修改造档案库房的基础上,对库房安装了除湿设备2台,投放防霉药剂若干,配备灭火器6个,确保档案库房安全。同时,对老旧服务器进行了升级,解决了设备落后的问题。4、按照区委办要求,制定我局2023年“归档月”实施方案,督促指导我局各科室、单位及时归档各类档案。5、宣传管理方面。组织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陕西省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条例》和《西安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2次,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城建档案的认识。同时,按照区审批局要求,结合我馆工作实际,不断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事项。6、向区档案馆移交了2013年建设局纸质文书档案,电子档案,同时完成2013年建设局大事记、全宗介绍、组织沿革等编撰材料。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完成全局2022年文书档案归档工作,共归档文书档案7820件(永久1220件,30年2634件,10年3966件),扫描完成39276幅文书档案。2、全年共接收建设工程档案14项,并全面进行了数字化扫描,截至目前,城建档案馆藏量为49344卷,同时完善更新了档案目录。3、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对我局100盒人事档案进行了审核认定,完善个人履历表124份。4、查阅利用方面。上半年共接待查阅510人次,调阅档案3560余卷,复印3600余份。5、业务指导方面。全年我馆通过实地走访和业务群交流的方式对我区10个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进行了业务指导,发放催报通知单12份。三、存在问题。1、人员严重不足,对我馆工作开展有一定影响。2、办公用房不足,无法实现办公、库房、阅览、查询、档案整理、数字化用房规范合理的分开。3.经费不足。四、整改措施1、坚持分工不分家管理模式。由于单位人员少,全年工作任务按照轻重缓急,总体部署,馆内统一协调,集中力量,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落实。2、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针对目标完成时间和质量要求,按照领导分管,岗位职责,将任务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人。3、认真贯彻落实工作制度,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建立完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积极对接市馆,做好信息化服务器升级工作,保障我区城建档案工作有序、规范的开展。2、加大城建档案业务指导,使报送单位更好的了解最新政策。3、紧紧把握我区各个建设项目建设进度,每月对在建项目档案收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整理不规范的,督促整改到位,同时对已经竣工验收的项目,保证我区竣工项目的城建档案顺利归档。4、档案利用方面,我馆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教育档案工作人员端正服务态度,做到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增强保密意识,对档案复制范围要严格管理。5、修订和完善工作管理制度,对已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应急预案》《档案管理协作制度》等有关管理制度,进行修订。6、完成我局2014年文书档案扫描、整理移交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