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鄠邑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困难家庭信息查询和核对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开展困难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体系建设、信息查询、交换、核对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 |
住所 | 西安市鄠邑区东街7号 | |
法定代表人 | 肖波 | |
开办资金 | 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鄠邑区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6.69万元 | 67.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西安市鄠邑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针对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过程中存在的对象认定不准、动态管理不及时、信息核对滞后、入户调查不到位等问题,我区于2018年成立核对中心,2019年建成区级核对平台,并为11个镇街配发电脑、高拍仪等硬件设备,做好硬件设施配备支持;二是不断健全和完善核对体制机制,先后制定了《西安市鄠邑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保密守则》、《西安市鄠邑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工作职责》、《西安市鄠邑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用户配置与操作手册》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及文件,同时结合市民政局相关文件精神,制定鄠民发[2020]167号《西安市鄠邑区民政局关于转发<西安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制定鄠民发[2020]203号《西安市鄠邑区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区、镇(街)核对机构职责、申请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范围、内容、流程等作了明确规定和规范;三是与11个镇街从事核对工作人员签订了《西安市鄠邑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工作保密承诺书》从七个方面明确核对保密工作要求,确定相关部门的核对职责和保密义务;四是2023年,按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要求,区核对中心对全年新申请的1157户4104人医疗救助、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低收入、教育助家庭进行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录入核对。通过核对,发现新增社会救助类异常信息342户417人,并将核对结果反馈社会救助部门及相关街办。此外,2023年共复审城市低保184户263人,复审农村低保2350户5465人,异常检出233人,不符合政策34人;信息比对结果对审批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低收入、教育资助等社会救助类提供了有力依据,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水平,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恶意隐瞒收入和财产的情况,体现了社会公平、维护稳定、促进社会救助制度顺利实施。此外,为充分发挥核对机制在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西安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于2023年12月27日上线试运行,届时新核对系统平台将实现“救助、核对”一键提交,有效提升全区核对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五是充分利用西安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所有新增低保、特困、低收入、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申请社会救助对象进行民政、人社、公安、工商、税务、不动产、住房公积金等信息线上核对。此外,定期对所有在册低保对象进行100%复核,针对有房有车人员、企业个体工商户、死亡人员等重点疑似违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反馈救助科,确保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退尽退。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区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省、市民政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积极开拓创新,努力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初步建立了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2023年按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要求,对新申请的1157户4104人城乡低保五保户、城乡医疗救助家庭进行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通过核对,发现342户申请城乡低保五保家庭和城乡医疗救助家庭不符合社会救助标准。存在问题1、从业人员不稳定。核对中心自成立后大部分同志都承担本部门多项工作,加之镇(街)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变化较大,新来同志对民政工作尤其是社会救助工作和核对工作不太熟悉。2、业务能力层次不齐,有待提升。虽区级相关部门经常深入基层或者一对一逐条逐项进行指导同时加强相关业务培训,但由于核对工作业务强、信息量大等因素不利于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3、核对信息涉面广,部门数据难共享。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涉及20余项信息,涉及面广,因数据源由省市区三级分割管理,信息数据共享意识不足,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核查认定工作缺乏有效手段,核对系统数据信息不全面,导致申请救助的对象信息核对不够精准四、整改措施1、对镇(街)核对工作从业人员专人管理,固定专人负责制,尽量减少人员变动对核对业务衔接断层,传帮带,老带新,培训到位在上岗。2、加强学习,提高能力。针对我中心工作人员业务不够熟悉的实际情况,2023年将定期不定期的对中心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让业务熟练的人员带动业务不精的人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合力干好中心工作。3、积极与房管、车管、金融、税务等部门对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正常开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积极联系财政、人社等部门,定期拷取财政供养、离退休人员等数据,与社会救助对象进行比对。二是进一步推进与信息共享单位的业务开展,继续做好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确保救助对象准确、真实,全面提高为民服务的工作水平。此外,2023年核对中心还将通过加强工作人员党建工作,进一步培养核对人员的良好政治素养,继续加强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工作,扩大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同时,积极做好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