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农业财务管理所

西安市鄠邑区农业财务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5-09 10:41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农业财务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全县公产管理,支农周转金管理。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中段财政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严升昌
开办资金 18.8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92万元 18.7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衔接情况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过渡期的第一年,重点任务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围绕工作重点,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今年,我们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坚决优先保障投入,充分发挥资金保障协调作用。2023年,我们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坚决优先保障投入。目前,共投入衔接资金1081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400万元、省级资金1981万元、市级资金3836万元、区级资金3600万元。中、省、市、区衔接资金全部到位,按照区乡村振兴局下达的项目计划,已全部安排到相关部门。二是开展业务培训。围绕中省市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组织行业部门干部、合作社人员、街道和村干部,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专题培训。2023年共培训2次、200余人。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全区行业部门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进一步规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二)多头发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1)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我区小麦保险承保21.2亩、玉米保险承保19.2万亩、葡萄保险承保3.95万亩、猕猴桃保险承保5000亩、育肥猪承保12.2万 头、能繁母猪6000头,设施农业6000亩,猕猴桃5000亩,仔猪5000头。(2)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一是2023年安排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经费2万元;二是及时兑付惠农补贴,今年截至目前共安排全区各类农业补贴2997.57万元,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972.98万元,发放居民数69619人;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35.919万元,发放居民数779人;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38.6万元,发放居民数50888人。(3)一卡通系统发放情况按照省市区关于“一卡通”工作安排,我们在以往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站位、加大措施,努力确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顺利发放。一是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治理工作小组。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我们会同区纪委印发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项治理工作专班,负责全面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和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二是2023年通过“一卡通”兑付系统发放补贴项目69项,涉及行业部门14个,涉及资金28226.27万元,累计发放579252人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共投入衔接资金1081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400万元、省级资金1981万元、市级资金3836万元、区级资金3600万元。。2、共安排全区各类农业补贴2997.57万元,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972.98万元,发放居民数69619人;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35.919万元,发放居民数779人;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38.6万元,发放居民数50888人。三、存在问题在农财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广度不够,对项目的检查了解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度和广度,资金管理没有针对性;二是项目执行进度过缓。项目建设期限太长。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少,应付事务多,工作深度不够。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深入了解项目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资金管理问题。主动作为,做好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二是配合项目主管部门,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三是加强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认真研究财政如何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支持力度,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要结合我区实际,加强农业投资,同时突出问题导向,化解项目支出慢的症结,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生产生活环,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深化财政支农改革,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整合支农项目资金,强化支农项目监管,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强化责任落实,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高质量、高标准开展财政管理各项工作,聚焦关键,精准施策,强化财政资金监管,落实脱贫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加大整村授信力度,深化和完善金融顾问制度,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