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鄠邑分站)

西安市鄠邑区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鄠邑分站)

发布时间: 2024-05-09 10:41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鄠邑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建筑管理提供服务。建筑企业资质初审,建筑市场管理执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建材检测。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中段建设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宋京涛
开办资金 2941.96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57.46万元 2508.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日常工作促服务提升。主动协助各个服务对象做好日常工作中各项资料的准备,及时跟进、不推诿不拖延,只要是程序合法,符合办理条件,我们均做到及时办结,办事效率提高资料准确完整。(二)建筑管理业务方面。一是抓企业产值促建筑业稳增长;二是做好建筑节能工作;三是建筑工人实名制方面;四是做好农民工工资工作;五是病媒防治工作;六是提升标准,做好施工企业文明工地创建指导工作。(三)加强组织协调,扎实开展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工作1、认真组织,扎实推进质量安全生产。一是为大力推动我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结合年度监管工作重点,组织辖区内各项目各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项目总监等召开各类专项工作动员会、观摩会;二是结合安全整治三年行动等各项工作任务,对各企业各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进行了检查,针对未开展考评的项目及企业,现场指导,确保考评工作全覆盖。2、是突出重点,加强关键环节监管。一是加强重要阶段、重要节日期间安全生产检查;二是开展建筑工地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对于检查出的问题,检查组现场要求参建单位立即安排专人采取措施落实整改,并对查出的问题全部登记造册,每月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形成每月安全生产检查通报,对存在问题较多及整改不力的项目及企业进行全区通报批评,并录入西安市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平台。3、加大处罚力度。检查整治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执法处罚程序、标准及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四)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加强区住建领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抽检,坚决打击“假试样、假数据、假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明确各方责任主体责任,提高质量意识,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五)严格规范,深入推进扬尘治理工作。一是紧盯目标任务,狠抓各项防治措施落实。二是建立包抓工作台帐,实行精细化管理。三是开展专项整治,全力监测监控。四是狠抓臭氧防治,切实履职尽责。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共累计监督工程项目33项,建筑总面积约171.06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约55.77亿。竣工工程项目7项,建筑面积约20.8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约6.99亿,现监督工程项目26项,建筑总面积约150.23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约48.78亿。同时监管16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和预拌砂浆企业开展质量安全及扬尘治理工作。全年处罚案件21宗,处罚项目13个,共计处罚金额151万元。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实施监督书办理16份;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实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报验制,运转项目各阶段验收41份;建筑工地起重机械拆除告知3份;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吊篮使用登记项目24家290台;工程竣工验收备案6份;归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8份;建筑业总产值22亿。在今年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工作下,认真开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创建及专项检查90余次,节能验收12家,装配率不低于30%。今年新开展网上审批工作、要求专项验收通过的企业按照要求将资料信息上传至网上平台,并由装饰科审核符合要求才能最终获得批准并发放登记表。并按照市住建局“三送四讲两互动”文件要求,邀请市专家库专家对辖区内13家企业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讲形势、讲重点、讲标准、讲方法服务活动。按照工作安排,通过日常检查、专项督查等措施,23家房建工地基本能够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和“七个到位”要求,16家两类企业扬尘防治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共督办整改项目53个,约谈项目12家,下发整改、停工通知单117份(含扬尘监测设备报警处理情况),下发管理性文件3份。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因单位性质为差额定补单位,办公及项目经费均不足,导致多项工作无法正常推进。2、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年龄偏大,近年来无新力量加入,导致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短缺。3、扬尘治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够。城市治理工作中个别项目单位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黄土覆盖、场地保洁、车辆冲洗等问题易反弹,被动地开展扬尘治理工作,出现在督促时才加大洒水降尘作业等现象。四、整改措施一、加大学习力度,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业务能力学习,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加强对建筑业新规范、新标准和新版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培训工作,通过自学及请专家培训等方式,提升监督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二、细化工作安排,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内部分工和职责,建立上传下达、团结协作、规范有序的工作秩序,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严明工作纪律,真抓实干。发挥出牵头作用,提高教育、引导、沟通、协调能力,“早谋划、早安排”,做好施工前后各项准备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之以恒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扎实搞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整治力度。三是持续加强执法处罚力度。(二)持续加强扬尘治理工作一是以全面整治在建工地扬尘污染源为主要任务,采取“精细化管理+智能化监督”的模式,严格落实在建工地扬尘防治措施。二是依托智慧化监管平台,安排专人负责查看,发现扬尘监测设备一级报警的,第一时间安排专人现场核查,防止报警升级,并督促企业及时进行申诉,确保通过。三是强化督导检查,从严查处违法行为。(三)加强市管行为管理工作把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现场管理。对存在问题较多和被省市通报的项目,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整改不及时、问题反复出现的项目及时移交相关科室单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受奖罚情况:奖:无罚:无。2、涉及诉讼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