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急救中心

西安市鄠邑区急救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09 10:36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急救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急症病患者提供急救医疗服务。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院前急救的规范管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医疗急救等。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沣京东路12号
法定代表人 李博学
开办资金 46.3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7.68万元 54.0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一)院前急救工作情况。本年度共接120呼救电话19063次,派车出诊总数13228次。其中处置突发事件43起,各急救站执行院内任务总数5617次,完成与“110”及“119”联动40余次。(二)深入开展应急救护宣传工作。加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中心联合各站多次深入社区、村堡、学校等场所,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活动。邀请医疗专家现场授课,教授正确的应急救护方法和技能,如正确拨打120、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三)强化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急救服务水平。组织新入职人员集中学习《西安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和市急救中心下发的《急救站管理相关职责与规章制度》,通过线上发布培训资料,各急救站线下集中培训的方式,定期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储备。(四)加强安全教育,重视细节管理。切实提高院前急救驾驶员安全防范意识,规范驾驶行为。(五)不断完善急救体系建设,打通急救“最后一公里”。院前急救是生命与时间的赛跑,通过更新部分调度指挥系统,规范辖区各急救站的人员资质和医疗设备及车载监控等网络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卒中和胸痛及创伤三大中心建设,不断完善120急救体系。(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力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医疗保障作为院前急救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肩负着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会议、活动,考试现场的急救处置及转运工作。为提升中心医疗保障应急救治能力,组织开展了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演练,还参与了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区城建局的燃气事故应急抢险演练;市场监管局的西安市移动压力容器综合应急演练。(七)狠抓病历质量,提升质量管理。中心定期邀请质控专家组对所抽取的600份院前急救病历分批次进行质控审阅、检查、评分汇总,对各站存在问题和不足及时通报要求积极整改,进一步推进了我区院前急救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八)加强监督机制,强化站务管理工作。为了加强对急救站的监督和管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与各急救站签订了《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协议书》,规范院前急救各项行为。二是全年共组织了7次站务督查,包括针对“加强服务能力专项提升”的工作检查、季度节前常规安全检查、夏季防汛应急工作督查和秋冬季车辆行驶安全督查等。通过这些督查,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规范了工作流程,确保院前急救医疗的质量和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本年度共接120呼救电话19063次,派车出诊总数13228次。共救治患者11714人次。其中处置突发事件43起,各急救站执行院内任务总数5617次,完成与“110”及“119”联动40余次。(二)今年以来圆满完成高(中)考保障、防汛、大型会议、集会等各类应急保障工作214次。(三)中心定期邀请质控专家组对所抽取的600份院前急救病历分批次进行质控审阅、检查、评分汇总。(四)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业务培训会7次(包括急救站调度员),中心工作人员调度指挥、分析研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三、存在问题一年来,在各急救站的全力配合和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开展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院前急救人员待遇普遍偏低,更换过于频繁,影响院前急救工作提升与发展;二是中心所有调度员均抽调于我区二级医疗机构且大部分为临聘人员,人员队伍极不稳定;三是人员的业务技能还不够扎实,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还有待提升,需进一步提高人员业务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患者院前急救需求;四是政府投入不足,部分急救指挥系统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升级,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受到阻碍。四、整改措施(一)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扩招调度员,稳定人员队伍。(二)不断加强岗位大练兵,强化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急救服务水平。(三)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协调解决急救指挥系统更新升级问题。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人员业务素质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岗位大练兵,开展内部知识共享,促使急救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急救领域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要求。同时,对人员进行持续的业务考核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二)积极争取政府投入。与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沟通,争取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开展急救人员队伍建设,及时更新和维护急救设备。确保急救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和装备的先进性。(三)大力推进三大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急救绿色通道,加强与全区二级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合作,督促各急救站加快三大中心建设,优化急救流程,提高应急救护的效率和及时性。提升整体急救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全省标准化区县急救中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自2018年5月02日至2023年5月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