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留坝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全县防汛抗旱管理、防洪调度、抗洪抢险组织、抗旱组织、防汛抗旱资金管理等。 | |
住所 | 留坝县紫柏街道办事处厅城路2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金石斛 | |
开办资金 | 8.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留坝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6万元 | 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留坝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细化安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入汛前,先后及时印发了《留坝县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留汛发〔2023〕1号)、《留坝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明确2023年防汛抗旱责任人的通知》(留汛发〔2023〕7号)等文件,组织召开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面分析研判防汛抗旱形势,提早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任务,与各镇(街道办)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确保防汛抗旱工作整体推进有力。入汛后,每轮降雨前及时召开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印发工作提醒函,组织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对阶段性降雨过程防范应对工作进行部署强调和督查指导,并充分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进一步优化防汛带班制度,县级带班领导均由县委常委和副县长担任,切实做到每轮降雨期间防范应对工作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二)优化制度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围绕隐患排查、物资储备、调度指挥、预报预警、撤离避险、应急救援等关键重点,对防汛工作制度机制和清单台账,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完善,建立健全了“叫应”机制对象清单、镇村组三级防汛责任人清单、抢险力量清单、主要物资清单“四个清单”;汛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台账、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台账、威胁群众生活安全风险隐患台账,干部到点下沉一线台账、特殊人群监护台账“五本台账”;防汛包保、会商调度、叫应叫醒、干部下沉、群众自救、远端控制、提前问责和重大灾情救援力量补充“八项机制”,并综合暴雨洪水预警信号、主要河流防汛特征流量、雨量等级、防抢撤工作要点等18项防汛基础常识、重点信息,编制完成《留坝县防汛工作手册》,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心中有数,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性,牢牢掌握防汛救灾工作主动权。(三)强化预报预警,抓好撤离避险。始终坚持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及发展趋势,加强中小河流上下游联防联控,累计召开汛期会商研判会议16次,发布防汛预警文件8期,发布预警信息10余万条,启动全县防汛Ⅳ级应急响应5次,一对一、点对点的“叫应叫醒”降雨落区重点镇村50余次,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到位,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严格落实“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工作要求,盯紧老弱病残孕等特殊重点人群,摸排涉险人群358户952人,落实镇村监护人、网格化管理员、邻里帮扶人452人,每轮强降雨来临之前,提前转移安置涉险群众,切实做到应撤尽撤、应撤快撤,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并建立集中安置点54个,按照“五有”标准配备棉被、折叠床、食品、饮用水等必备生活物资,全面做好撤离群众日常服务和安全管理等工作,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组织群众有序返家,严防群众擅自返回,发生次生伤害。今年汛期,全县累计紧急转移“三必撤三必到”涉险群众3440户8999人/次,转移安置期间群众日常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四)深化能力建设,做足应急保障。坚持把抓好物资储备、队伍建设、预案演练、值班值守等工作,作为持续提升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水平,强化应急处突能力的重要举措,累计建成县镇村三级防汛抗旱物资库85个储备物资7.8万件,组建县镇村三级应急抢险救援队伍100支2186人,实施完成镇级应急避难场所8个,及时更新修订各级防汛应急预案93个,积极组织县本级和各镇村开展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活动115场次,并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在岗值班制度,每轮强降雨期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县级带班领导坐镇县防指进行指挥调度,县防指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值班工作人员在岗在位、信息畅通,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物资和人员能够拉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打得赢。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协作配合下,防汛工作成功应对19轮次强降雨,实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单位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认识不到位,汛前检查不彻底,排查出的隐患较少。二是通过对各镇办防汛物资的储备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各镇防汛物资普遍存在品种单一,仅能满足基本需求,与防大汛、抢大险能力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山区群众防范灾害风险意识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改进措施:一是压实压紧防汛抗旱责任。强化以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对接全覆盖。坚持县、镇、村、组、户五级联防保障体系,落实重点区域防汛抗旱责任人,层层传导压力。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追责问责制度。二是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力度。积极筹集资金,加大防汛抗旱物资物料储备工作。通过集中储存、险工险段现场储备,以及市场和社会力量代储等多种方式,满足防大汛、抢大险需要。同时,做好物资的保养、管护工作。我县陆续补充了县、镇、村防汛应急物资,但是目前储备数量偏少、品种单一,需要进一步加大物资补充力度。由于我县自有财力有限,请上级部门加大资金支持。三是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干部群众的洪涝干旱灾害防御知识,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提高防汛减灾救灾自我防护和互救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持续加强基层抢险能力建设,重点是做好偏远村组群众、地质灾害点群众的抢险能力建设,加强预案实战演练,不断提高防灾避险自救能力。不断强化防汛抢险队伍的培训与演练,提高队伍的实战能力和经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