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留坝县委党史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存史、资政、育人”为宗旨。全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 | |
住所 | 留坝县厅城路22号 | |
法定代表人 | 董全 | |
开办资金 | 2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留坝县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4万元 | 20.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党史工作一是参与留坝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相关工作,积极宣传延安精神,撰写理论文章《发扬延安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确保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二是启动编纂中共留坝县历史(1979-2012)。《中国共产党留坝县历史(第三卷)》编撰方案和编撰大纲,从4月份开始着手编制,聘请第一二卷主编宋玉华老师参与其中,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到市委党史研究室、凤县、太白和勉县进行学习交流,于7月初形成初稿。在初稿基础上邀请县域内党史专家进行讨论,于8月初报市委党史研究室审核,9月初按照市上审核意见修改后,又征求了党史编撰委员会成员单位意见建议最终形成,经10月份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后,正式印发。目前正在开展专题资料征集工作。三是《中外名人在留坝》和《奋进留坝》的编纂工作。综合性地、全面深刻地反映留坝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及留坝文化的特色,在深挖留坝人文历史方面发力。7月份完成《奋进留坝》一书的核对,并印刷。《中外名人在留坝》在五月中旬完成初稿,全书19万字,并在《留坝发布》和《紫柏风》上每周发布1-2期,连续发布中。四是继续做好党史“七进”工作,结合党内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建党史系统宣讲团,讲好留坝党史故事,持续有效推动党史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尤其是利用县内三个党史教育基地做好留坝党史和留坝历史宣讲。积极制作留坝党史类短视频,在省市县各类网站推广,不断推介留坝人文历史,拓展留坝历史宣讲渠道。五是扎实用好各类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红色历史讲解。充分利用留坝县党性教育基地、留坝县党史陈列馆和红二十五军军部江口旧址等党史教育基地,不断拓展体验形式。今年以来已经开展50余次讲解,3000余人接受了讲解。加强红色文化历史讲解员培训,为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故事积蓄重要的力量,在讲解水平上用力,邀请县内红色文化研究学者加强沟通交流,编写讲解教程,不断强化讲解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扩大各类基地开展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今年以来已有10人能讲解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创建工作为契机,组织编写留坝县红色研学教材,开展“留坝人学留坝党史”活动,通过研学扩大我县红色文化传播。(二)方志工作一是及时收集各单位资料,积极编写《留坝年鉴2023卷》,在6月初完成初稿,8月初完成二审校对并送出版社进行三审三校。11月初,出版社已经完成第二审,出版书号也审批,预计2024年1月完成正式出版。二是依托《留坝厅志》《留坝县志》相关史料,深挖栈道文化、张良文化、民俗文化,以文化为底色点亮全域旅游,深度参与栈道文化专班、研学工作专班和红色文化专班工作,在深挖细研留坝文化历史上发力。三是与党校合作开设《学留坝历史悟留坝文化做留坝干部》《从留坝历史中汲取奋斗的力量》等课程,为新提拔科级干部和新招录公务员做专题辅导。到村、机关、学校等地开展留坝历史宣讲15场次。四是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讲好留坝故事。进一步加大地方志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发、保护传承和宣传教育力度,针对栈道、张良、厅城等历史史实进行挖掘,为《留坝故事故事》收集整理2篇资料,为《政协文史》提供1篇口述资料,为《留坝味道》提供5篇文章,参与了《留坝文史》相关资料的审核。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铭记光辉历史,传承优良传统,传播留坝声音,讲好留坝故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文化挖掘传承方面,开展走访,邀请县域内红色文化专家,在县内走访健在的老人,做好口述史的采访和征集。针对红色、栈道、张良、厅城等历史史实进行挖掘,收集整理了2篇留坝故事,并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铭记光辉历史,传承优良传统,传播留坝声音,讲好留坝故事。针对弘扬红色文化,积极走访留坝县域内革命先烈的亲属及其所在地,从中获得有声有色,极具真实性的鲜活素材,提高红色文化的可读性和真实性。参与玉皇庙镇红色文化景区创建。组织召开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展陈大纲讨论会,提出部分修改完善意见,并对修改稿进行了第二次评审,兼顾个人诉求和红色文化体验基地的整体定位进行修改后的设计图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基地的定位是汉中红色文化体验,以时间为轴线将收集的展品进行规范,以实物展陈为主体,通过实物实景凸显汉中的红色文化底色,起到教育、研学、研究的目的。同时对携程度假农庄二期红色博物馆项目展陈内容进行了审核,并和设计方进行了讨论,对其中涉及的留坝党史进行梳理核对,并邀请县内党史专家宋玉华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核实,确保布展的内容有出处,真实,可信。红色文化赋能方面。依托红25军军部旧址、红25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体验基地、留坝县党史陈列馆、留坝县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加强与政务培训中心的联系,加大研学课程建设,做好红色文化研学工作。目前研学主要面向市场,重点做好市域内中小学研学和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农业局建设的江西营物流园区涉及到的党史、留坝历史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对紫街办编制的留坝厅历史馆展陈大纲进行了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结合大纲提供了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人员少,缺员得不到有效补充,特别是专业人才匮乏,史志编研力量不足,地情网站资料更新不够及时。二是资金紧张,投入基层帮扶力量相对较少,对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不明显。2.改进的措施:2024年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工作完成情况通报会议,对工作进度较慢的责任人进行约谈,并督促完成,及时整改。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推进中共留坝县历史三卷(1979-2012)的编撰。按照编撰方案和编撰大纲,广泛征集资料,严格按照方案确定的时间节点积极推进党史三卷编撰,切实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反映出来。二是深入推进《留坝年鉴2024卷》的编写。在1月下发资料征集文件,在3月中旬着手编纂,在6月初完成初稿。并及时申请书号,按照出版流程进行审批,确保按时按要求正式出版。三是做好党史和方志理论研究。全年至少撰写并发表关于党史和方志方面的理论文章不少于2篇,争取在省级刊物发表,并获得上级部门的肯定和批示。积极参与留坝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的研究工作,至少撰写1篇理论文章。四是继续做好党史“七进”工作。将留坝党史、留坝历史、延安精神等进行有效整合,持续有效推动党史、历史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全年开展“七进”活动不少于18场次。五是用好各类教育基地扎实开展讲解。不断拓展体验形式,提升讲解互动性,全年开展不少于60次讲解,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六是组织编写留坝县红色研学教材,将留坝大地上发生的红色事迹广泛传播,在留坝发布和紫柏风等媒介开通红色足迹专栏,每周发布1-2期红色文章,不断扩大我县红色文化影响力。七是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进一步加大地方志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发、保护传承和宣传教育力度,针对栈道、张良、厅城等历史史实进行挖掘,为留坝文化传承提供助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