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留坝县> 留坝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县动物疫病防疫防控中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留坝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县动物疫病防疫防控中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5-08 11:37
单位名称 留坝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县动物疫病防疫防控中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畜禽良种推广指导,饲料作物品种推广指导,畜牧业新技术推广,编制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计划上报能源建设项目。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南环路125号
法定代表人 刘付袁
开办资金 5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留坝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万元 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畜牧生产:今年我们坚持“五个农业”发展方向,以壮大特色养殖产业为目标,以“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延链补链、打造品牌”为抓手,强化项目支撑,培育龙头带动,加大科技保障,持续推进特色养殖产业全链发展。一是加大项目建设,推进特色养殖产业化发展。加快实施黑猪及种牛制繁种基地建设专项债项目,抢抓时间督促做好项目前期设计调整、分项限定资金、图审、财政评审、招标等工作。完成了运营合同草拟及多方协商,通过局党组、律师、运营方、镇村多次审定,签订黑猪、肉牛运营合同4个。目前,年产黑猪仔猪5000头、1万头的黑猪繁育基地2处,肉牛养殖基地1处、黑猪育肥基地1处即将建成投产运营,产业桥正在建设中。不断深化项目合作,落实订单8个,联合留小黑、山城、神欧等公司,发挥养殖技术、加工销售资源优势,开展入户摸底调研、宣传动员、产销对接工作。开展黑猪、林下养鸡技术宣传培训8场次,其中分片区宣传培训4场次。入户发放黑猪订单宣传单300余份。重点推广黑猪、林下养鸡“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联农发展模式,摸排有黑猪订单意愿的大户16户,签订黑猪养殖订单2户,努力构建企业牵头、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跟进、农户广泛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二是加大技术保障,强化产业全过程服务。宣传落实了鸡猪农业保险、信贷支持、产业奖补等有关政策措施。兑付农业保险11.3万元。积极购买养蜂、林麝技术服务、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建立中蜂专家站及各类技术微信群等方式,强化技术服务。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服务,及时发布了《防范不良天气的畜牧生产技术措施》等应急措施,编印了稻渔综合种养、冷水鱼、黑猪、林下蛋鸡等养殖技术手册。发放消毒药品、防疫物资300余件,发放无害化处理补助1.2万元,为12家养殖场开展免费抗体检测。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对全县滞销蜂蜜进行了统计,联系企业做好产销对接,联合山城、深山源公司邀请陕西、四川各大电商平台、凌胖的小红书店、善一集助农、人保金服等电商平台销售留坝蜂蜜,组织加工、营销企业参加节会展销和产品全省中蜂蜂蜜品质大赛,打造“珍猪嘿”“汉小黑”黑猪肉及“留坝蜂蜜”等品牌。与北京蜂研所合作,开展“留坝中蜂”品种选育、特性物质检测、蜜源植物调查等工作,实施了中蜂质量提升项目,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二)动物防疫检疫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1)春、秋集中免疫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及时印发防疫工作通知,组织召开防疫会议及到各镇(办)分片区培训会议,专项安排部署集中免疫工作,明确防疫工作重点任务,夯实属地管理责任及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围绕免疫操作、畜间人兽共患病、防疫信息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对全县养殖户全面进行培训。落实规模养殖场及调入补栏畜禽免疫,防疫信息上传和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重点工作。二是组织人员对镇(街道)防疫、生猪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人畜共患病防控等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推进动物防疫工作。三是按时完成了猪、牛、羊、禽免疫接种工作,免疫密度和挂标率均达到了目标要求。全县集中防疫生猪O型口蹄疫14283头、猪瘟14283头,牛O型口蹄疫1791头,羊O型口蹄疫884只、羊小反刍兽疫610只,高致病性禽流感101832只,鸡新城疫101661只。(2)动物疫病监测检测情况2023年中心抽查养殖场点15处,采集全血及环境拭子样品300余份,委托免疫抗体检测猪口蹄疫216份、猪瘟216份、羊小反刍兽疫65份、牛羊口蹄疫100份、高致病性禽流感69份、鸡新城疫69份、狂犬病13份、筛查布病115份,配合市级现场抽样血液105份,拭子45份完成市级送样任务血清95份,拭子160份。通过疫病监测、样品检测、流调分析,摸清了全县猪场伪狂犬、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口蹄疫、非洲猪瘟、牛羊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等感染流行情况。2.兽医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1)积极推进无纸化出证工作。积极入户指导养殖场户备案、检疫申报和镇(办)信息受理及检疫出证,制作了《养殖场户防疫信息化平台操作(新系统)》PPT微信群发送并印制小册子100份在秋防培训时发放养殖场户,为养殖场户备案、防疫信息化填报及检疫申报提供了书面操作指引。对发放镇办专用平板加强管理,发挥信息管理作用。对各镇街无纸化出证偏少情况,及时印发留农函〔2023〕53号《关于动物防疫信息化及动物检疫证明无纸化出证工作督办函》进行督办。目前无纸化产地检疫出证11次,涉及生猪211头、鸡6150只、肉牛1头。(2)积极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一是印发了《关于开展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留农发〔2023〕25号),明确目标,压实责任;二是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宣传,发放《养殖场、户使用兽药注意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38号》等宣传资料100余份,签订兽药规范使用承诺书21家,上报减抗养殖场2家;三是开展现场培训指导、监督检查,规范兽药使用,整治兽药残留超标。开展瘦肉精检测100份,未发现“瘦肉精”阳性反应。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中心围绕养殖产业持续强化技术推广服务,全县养殖基地、场户养殖管理技术进一步得到提升,全年病死畜禽明显降低,无害化处理申报显著下降,养殖疫病风险得到全面降低,畜牧产业得到持续稳步发展。2023年全县生猪养殖量30565头(存栏11636头,出栏18929头),母猪971头;土鸡养殖量40.8万只(存栏112662只,出栏295577只);牛养殖量1246头(存栏916头,出栏330头);羊养殖量527只(存栏378只,出栏149只);中蜂4万群,产值12390.57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养殖场(户)在适应一些新行规、新制度方面,尤其对防疫信息化与电子检疫出证上,操作不熟练,执行不到位,需要持续宣传培训和教育引导等工作。二是面对不断增加的渔业、中蜂、林麝及现代化养殖技术等服务工作,专业技术队伍力量薄弱,人员匮乏、知识老化、借调人员过多;镇村两级动物疫病防治力量薄弱,存在缺医少药现象。三是特色养殖产业正在推进中,存在规模较小,养殖场(户)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机械化)基础较差,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养殖占比较大,创新发展积极不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改进措施:一是增加宣传力度。加强对畜牧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新行规、新制度方面,尤其对防疫信息化与电子检疫出证上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对技术推广工作的认同和接受度。二是增加渔业、中蜂、林麝及现代化养殖技术指导力度。加大对技术指导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技术指导队伍的素质水平,保证技术指导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加强对畜牧业的政策支持,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户进行畜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四、2024年工作计划1.加大特色养殖产业项目建设。加快2个黑猪繁育基地、肉牛场、黑猪育肥场、中蜂示范场5个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运营,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深化项目合作,延展产业链条,带动全县畜牧产业发展。计划全年新发展生猪2.9万头、养鸡40万只、中蜂4万群。2.培植特色产业养殖基地。依托企业订单积极打造黑猪、土鸡、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示范户。新发展黑猪肉牛养殖场户10家,养殖黑猪3000头、肉牛200头。持续推行林下养鸡模式,依托村集体牵头,重点在民宿集群、农家乐周边发展小型林下养鸡场5个,满足游客观赏、抓鸡、捡蛋、品尝需求,盘活集体鸡场,把养殖展示和民宿体验相结合,提高产品效益。3.利用水资源发展特色渔业。围绕农旅融合,适度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休闲垂钓,加大规范管理,提升垂钓环境。支持青桥驿镇、马道镇实施冷水鱼基地建设项目,积极谋划建设大鲵科普、研学基地,招引客商发展冷水鱼设施渔业、延伸大鲵业态,丰富游客观光和高端菜品需求。4.持续做好招商引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冷水鱼、黑猪等特色养殖及销售加工谋划项目,加大招商力度,多方招引企业来留发展。对已经落地的公司,持续深入合作,加大协调服务,促进产品开发,完善营销体系,发挥联农带农作用。5.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专业化机械化养殖水平。鼓励养殖企业与合作社、家庭牧场形成产业联合体,带动养殖户专业化、特色化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完善冷链配送体系,拓展销售网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