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三会一课、四史教育、主题教育、学习强国、活动引领”5种方式巩固学习成果,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规范学校决策机制,落实好支部的引航定向作用。将党建融入文化学习课、劳动实践课、研学旅行、诗联创作等,实化党建,细化党支部的定向作用。在省教科院指导下,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全课程实践,做到了每一门课都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发挥课程思政作用。(二)教育教学管理全面落实“双减”,践行“三个课堂”。“第一课堂”聚焦教学质量。本年度组织多轮次“同课异构”展评活动,71人次参与;“第二课堂”聚焦各取所长,着力打造日语、诗联、盆景、插花、播音、石刻、摄影等个性化课程。认真实施督导工作和“五项管理”。学校配合责任督学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本年度督学工作顺利圆满。政教处、安保处严把学生手机、课外读物进校关,周末入校查、周内反复查,教务处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定期检查学生作业,保障双减成效。实化以年级为单位的管理机制。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下沉指挥,靠前管理,发展了“执行校长+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管理模式,做到小事不出班级、琐事不出年级、难事一步到位,切实提高了管理效率。(三)师德师能建设用好用足名校+资源。学校全科教师走进高新一中,参与观摩学习、命题指导、高考研讨会、名师+等线下教研等培训学习活动10余场次,累计130余人次。全员参与线上培训19次,累计参训2300人次,教师事业心与专业能力显著提升。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以“手骨头教师队伍建设”“特色教育队伍建设”“名师+主持人队伍建设”为引领,力促教师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开展“青蓝工程”“小课题研究”“高三复习交流课”“高考真题测试”等活动。(四)特色强校发展高新班办学效益突出,形成了学校质量金招牌。高新班是我校在西安高新一中指导和支持下,依托高新一中优质资源,植入高新理念、高新管理的创造性实践。创新发展劳动教育,打造了盆景制作课程“四专五育”亮点。我校有专门盆景制作实践工场,具备完整的素材千余株;开发了专类校本教材;拥有市盆景协会会员吴高建老师领衔,省市区盆景协会专家定期下校指导的专门师资队伍;拥有大小盆景600余盆,有松柏类、花草类、水果类等盆景60余种的专项特色成果。赓续传统文化,持续擦亮诗词楹联品牌。我校是中国楹联教育基地、中华诗教先进单位。为了永葆诗联鲜活可感的魅力,我们在教学楼张贴古今经典诗词,在亭、廊、栏、壁上悬挂名联警句,定期举办培训讲座,朗诵、征文、征诗、征联等竞赛活动,发挥诗联的育人功能,厚植了特色鲜明的诗联文化。通过多彩的诗联活动,引导师生形成“读书悦心诗意生活”的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名副其实的书香文化氛围,彰显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教育初衷。(五)校园安全保障制定并兑现安全工作奖惩制度。落实安保工作24小时无缝链接管理制度,实行安全“首问负责制”,形成了人人都是安全员良性机制。安保处下沉管理学生宿舍,确保宿管人员到位、尽责、守时。联系交警部门,在校门口设置交通信号灯,规范车辆和行人通行,保障师生出行安全。采取错时错峰上放学方案,合理设置家长接送点位,实现了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最大化,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体卫处组织师生学习《校园传染病防控班主任手册》,坚持每月开展1次宣传教育活动,每周2次卫生擦洗,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落实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在教室安装紫外线灯,本年度无卫生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勤服务:校园内“衣食住行”等需求,后勤服务一步到位,安装教学楼雨棚,改造厕所外连廊,防止雨雪天学生滑倒等意外发生;增设广场、操场区域等户外灯,做到了亮化无死角。设立户外晒衣架、熬防流感药汤,铺设防滑垫、冬季凌晨抢修供水设备,组织学生自助餐、吃火锅,篝火晚会,全力营造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温馨校园。财务项目管理:严格落实各项教育收费政策和规定,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积极配合各类审计监督等检查。本年度在各类审计、检查、绩效评价中规范无重大财务问题或舆情。成立以校(园)长为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规定形式将资助资金发放到位并专款专用,无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抵扣、拖延支付等违规违纪等情况。二、取得社会效益(一)自2019年来,已毕业两届,当前我校高考一本上线人数是2021年的10倍,是2019年的30倍,二本上线率稳定在85%以上,2023年高考中招再创佳绩,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率85%,重点班一本上线率100%,较2022年继续提升;鄠邑区中招录取统招线548分,相较去年再提高10分,城六区招收215人,超额完成招录目标,学生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本年度评选最美教师11人,金牌班主任6人,躬耕教坛30年“红烛奖”11人,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励我们的教师聚焦主责主业,热情工作。创新评价模式,形成了最美教师、金牌班主任、三八之花、五四标兵、红烛奖等覆盖各层面的荣誉体系。教师能力提升显著,聂柯湘老师获得西安市优秀乡村教师,40名老师获得省市区级教育教学成果奖;校园活动精彩纷呈,陕西第五届公益足球赛、首届体育艺术节、三八节活动、张杰音乐教室等活动火爆网络、备受好评;陕西第三批教育援藏团队到我校调研交流,陕西省教科院来校调研德育课程,长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落户我校,暑期,秦渡街办6个社区的群众为我校送来“泽被桑梓功在千秋”牌匾,西安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网等媒体关注报道。(三)在盆景制作中,将单一劳动转变为手脑并用的创造,达到了“裁剪之间蕴德行、拼接创新启才智、优化劳育显特色”五育成效。2023年3月,中国盆景协会会长莅临学校指导,给予充分肯定,盆景已成为我校对外展示的靓丽名片。2023年,沧浪文学社组织诗联活动16次,西安市诗联学会,鄠邑区诗词楹联学会近500人到我校交流采风,我校受邀到鄠邑区做经验交流,诗联影响力持续提升。三、存在问题(一)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基础设施虽然经过大幅提升但与城区学校相比依然薄弱,还需合理统筹资金使用,进一步完善提升。(二)教师队伍中骨干力量还不强,中流砥柱作用还不明显。(三)学校规模扩大的难得发展机遇和服务管理、设施配套不足的矛盾。四、下一步工作持续用力,想方设法改造学校办学条件,提升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强化教师整体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价值感、获得感、幸福感,为学校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和有力保障,确保学校更好更快发展。常规管理精细化、安全保障规范化和文化建设特色化,努力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出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