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

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5-08 10:28
单位名称 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小学及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及初中义务教育
住所 西安高新区科技三路与科技四路之间,皂河东岸,鸿基新城小区内
法定代表人 刘占权
开办资金 1195.03万元
经济来源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56.52万元 234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上级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抓教育,一心一意促发展,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本单位的业务(教育教学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党心如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引领作用。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向上力量。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党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方式,结合实际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党员队伍,2023年,我校转正党员2名,发展预备党员2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名,支部党员总数达到了94名。二是注重团队建设,发挥阵地育人。全面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定期推出原创主题团课,实现团员学习全覆盖。组建宣讲团,打造行走的团课、队课。三是聚焦新媒力量,讲好一校故事。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学校宣传工作内宣策划亮点纷呈,本年度外推稿件达1260余篇,其中在官方媒体公开发表的稿件中央级20余篇,省级30篇,市区级70篇。(二)凝心聚力:建设业务精湛、富有智慧的教师队伍。一是深研课标理念,携手共研求进。面向全体教师,本学年学校以新课标为抓手,通过“三级三类”骨干示范课、“致真∙思辨”大单元展示课等,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开展“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比赛”,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形成梯队建设;在“2023年全国思维型教学研讨会”“2023‘丝路之春’名师大讲堂中分别展示了语文、英语、化学公开课;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我校教师成绩斐然,小学数学团队荣获全国新世纪辩课大赛二等奖,12名教师获得2023年省市区教学能手、思政课程教学骨干等称号。二是赋能专业提升,助力教师成长。学校注重以研促教,以教推研,2023年,我校共有21项省市区级规划课题顺利结题,申报国家级课题2项、省市级课题31项,均已立项成功。在西安市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共有196篇论文获奖,其中一二等奖占比62.3%。(三)尽心启智:探索培根铸魂、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一是构建德育体系,提升管理能力。建构“致善”德育体系,设定“五育三步”培养目标,建立了“一核两通三圈六育”实施路径,引导学生“善学、善思、善言、善行”,做“致善”引领的一校“致真少年”。二是锻造德育队伍,树立育人观念。邀请李镇西、丁如许等知名专家来校分享交流,成立市级、校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做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并逐步形成品牌。三是坚持活动育人,夯实思想根基。组织师生开展研学活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四是联盟家校社合力,共筑教育矩阵。家校结合,构建家校社德育工作网络。警校结合,邀请公安、交警、消防进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主题讲座。(四)慧心研真:迭代深度融合、面向未来的“致真”课程。一是立足常规工作,优化教学管理。重视常规管理和过程性管理,做好日常学业测评与分析,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思维发展。二是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双减”工作实效。立足于学生现实需要,深入践行“致真∙思辨”课堂;推进社团管理工作精细化,共开设校本社团186个,每学期期末进行社团静态、动态展示验收工作。三是立足核心素养,开展学科活动。围绕“致真”课程理念,开展了“传承经典文化筑梦精彩未来”“致雅”语文节活动、“英韵飞扬展风采语出精彩齐绽放”“致彩”英语节活动等。(五)精心巧设:构建五育融合、开放多元的教育场域。学校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科技、艺术素养落到实处;我校师生积极申报参加科技、艺术、体育各类竞赛20项,学生获奖988项,团体获奖13项,24名教师获得优秀辅导员,成功完成了两场对外专场音乐会,社会反响与群众赞誉颇高。(六)用心服务:构筑甘于人后、勤于人先的平安校园。一是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和食品安全工作。严格保安管理,进一步加强课间及放学路队管理,开展全校安全大排查,及时排除隐患。二是提升中学楼整体校园文化,升级改造“长安常安”艺术长廊的建设。三是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西安市第七届青少年足球联赛开幕式、中亚峰会安保值守等活动中,我们的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高新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全力保障2023年中高考考点相关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校园安全无死角,做到了零差错零失误。二、取得社会效益2023年,学校被授予“全国班会课研究共同体”单位、国家级“书香校园”整本书阅读优秀学校、儿童阅读推广示范学校、“中国书画等级考试基地”“文旅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定点单位”。校园魅力创出新热度,全省范围内名校效应稳步提升,先后获评陕西省教育厅颁发的陕西省百集纪录片《时代见证》原型单位、陕西省啦啦操公开赛“先进单位”、陕西省“好课堂”创新奖;学校品牌干出新亮度,区域优质品牌学校得到广泛认可,本年度我校获评西安市教育局颁发的“西安市美育创新特色学校”;在西安市教科研重大课题评审中,我校两项课题获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课题”,获评高新区教体局颁发的陕西省第四轮“316工程”高质量发展督导优秀学校、高新区清廉学校示范校、高新区“红领巾”法学院;在高新区“红五月音乐会”“高新区第二届、第三届经典诵读写”活动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在高新区足球联赛中初中女子足球队荣获三连冠。三、存在主要问题一是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升级为“学科核心素养”,倒逼一线教学从学科育人的专业使命出发,变革课堂教学方式。这也对课程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致真”课程体系经过四年的发展,目前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还需继续向纵深发展;二是我校理化生实验室非数字化实验室,已不能满足新中考的要求,楼面漏水问题和教室的墙皮脱落问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四、下一步努力方向制定课程行动方案,将“致真”课程体系迭代更新为“致真素养”课程,响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将邀请课程专家团队进驻校园,进行深入指导。继续探索实践“致真∙思辨”课堂,形成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案例。第二,积极申报建设资金,尽快解决理化生实验室的升级改造和楼顶修复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学校被授予“全国班会课研究共同体”单位、国家级“书香校园”整本书阅读优秀学校、儿童阅读推广示范学校、“中国书画等级考试基地”“文旅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定点单位”,陕西省教育厅颁发的陕西省百集纪录片《时代见证》原型单位、陕西省啦啦操公开赛“先进单位”、陕西省“好课堂”创新奖,西安市教育局颁发的“西安市美育创新特色学校”;在西安市教科研重大课题评审中,我校两项课题获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课题”。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