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南县> 商南县博物馆

商南县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05-08 10:22
单位名称 商南县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县域文物事业发展提供服务。文物抢救、保护、收藏、展览、考古发掘、宣传教育。
住所 商南县长新路东段鹿城公园
法定代表人 李吉涛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南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71万元 20.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的业务,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免费开放,开展文物惠民行动。全面落实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今年是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第一年,博物馆迎来游客参观大潮,每个节假日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为方便游客参观,博物馆周六、周日、节假日正常开放,周一、周二调休。本年度接待各类参观游客13800人(次),未出现踩踏、消防等不安全事故。二、做好“5.18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营造社会文化氛围。5月18日,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博物馆在塔坡公园广场举行以“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活动;6月10日,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活动期间,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并对提出有关文物保护的常识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通过宣传增强了市民的保护意识,更好地感知历史、热爱文物,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物资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三、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文物安全。一是组织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消防知识培训,学习火灾产生原因、火灾逃生、怎样灭火等知识,并开展了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二是坚持要求值班人员每天对展厅内及室外消防、安防系统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做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博物馆安全。四、做好文物基础工作,提升文物管理水平。一是做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归集商南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件,组织梳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后升级、合并、信息变化等情况。将已认定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逐一对照,逐处明确保护级别,建立商南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有名录,并于2023年10月30日将上述名录及所有相关公布文件上报陕西省文物局。二是完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记录档案工作。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按照省、市文物主管部门要求,对我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叶氏宗祠资料档案进行补充和完善,并正在11月底上报陕西省文保院备案。四、取得的主要效益1、完成《叶氏宗祠保护维修工程方案》评审工作,并向省文物局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40万元。2、博物馆编制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实施方案》通过省文物局专家组评审,现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即将进行项目实施阶段。3、为全力配合秦岭博物馆筹建处展品征集工作,在秦岭展厅全方位展示商南文化历史底蕴。我馆组织协调县级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本着能征则征、能调则调、能借则借、能复制则复制的原则,主动与市博物馆做好对接,为商洛历史文化展移交照片资料45件,整理待移交文物20件;商洛百年记忆展百年记忆展52件,实物展品23件。五、存在问题1、场馆面积小,参观游客受限。魁星楼原本是一景观类建筑,室内空间有限,博物馆展陈方案按照建筑特点设计,其最大承载量不超过20人,每当节假日高峰期,博物馆不得不限制客流量。2、人员编制少,制约发展。博物馆缺乏专业的讲解人员、缺乏从事文物专业的人才,许多业务工作受到局限性发展。六、改进措施1、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编制事业经费各项预算方案,加强文物点基础设施建设。2、积极争取培养专业人员,努力推进各项业务的发展。七、下一步工作计划1、一是积极谋划文保项目。积极谋划一批文物保护项目,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拓宽文保资金渠道。2、加大专业培训力度。采取“网络学习、跨区交流”等方式,加大文保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业务素质。3、建立联动执法机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检察院、国土等部门,坚决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实现部门执法监管无缝衔接和有效合作,确保文物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