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动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管好用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办)所和村(社区)站,推动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凝聚发展合力;负责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 |
住所 | 商南县文旅路1号文化艺术中心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吴丹南 | |
开办资金 | 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商南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16万元 | 41.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我们始终围绕群众需求,突出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大任务,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深入开展理论政策宣传宣讲活动。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理论政策,通过招募各类专家、学者深入镇村开展理论宣传宣讲活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把致富带头人、乡土专家、百姓名嘴、“五老”人员等乡贤能人吸收到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到村组农户、田间地头、产业基地、搬迁小区等阵地开展宣讲活动。二是扎实开展致富技术培训活动。组织建筑、家政、种植养殖大户等专业技术人才,在全县巡回开展农技培训、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建筑安装、家电维修等培训班,让想学技术的群众都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三是大力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印发了《“爱我商洛点赞商南”主题实践活动方案》,聚焦打造“文化商南”建设;成功举办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中国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等55项主题活动。在全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中,83个单位在活动现场为上万名群众提供涉农技术咨询、健康义诊、文艺培训等,29支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服务活动。2.文化惠民温暖人心。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县文化馆建成120㎡非遗展馆1座,文化分馆28个,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文化馆。县图书馆新馆面积2200m2,建成布展6个功能区,新购图书10万册,成为商洛市首家自助借还的现代化图书馆,2023年9月商洛首家城市书房——鹿城阅读吧正式建成并免费开放,县图书馆已经达到国家二级图书馆标准。全县综合性文化服务(站)中心进一步规范,建成率达100%,全面建成覆盖城乡、保障充分、服务便捷、科学实用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创作出了《春风吹绿茶园村》《月到中秋分外明》《带你去商南》等一批文艺精品节目和《守望》《月亮湾》《救赎》《生龙寨》《冬日暖阳》《梅山沟》《就这一把黄土》等一批有分量的文化精品力作。其中原创歌曲民谣《带你去商南》《茶海欢歌》在2023年中国秦岭文化生态旅游节(商南)以及第二届秦岭泉茗茶推介会(西安)演出,并制成MV在全县各媒体巡回播放,受到广泛好评。三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三馆”免费开放规范进行,从新春伊始举办“迎新春·闹元宵文艺晚会”到“戏曲进乡村”“非遗进校园”“童年、书香、我的梦”“文化进万家”“大地欢歌”“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层出不绝。县内各类文化艺术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0次,深入镇村培训文化人才15场次,文化惠民演出182场次,总服务人次22.13万。同时,县上非遗展示馆免费开放“文化深呼吸,非遗零距离”体验展示活动5场,暑期公益培训6科每科30课时累计15天,受益人数达5000余人次。3.推进文明乡风建设。一是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突出民风建设“十个一”、人居环境整治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持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搬迁小区、文明家庭、“五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提升建成82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逐步实现全覆盖。二是持续深化典型选树活动。表彰2023年度“新时代好少年”37名,其中3名学生入选市级“新时代好少年”。扎实开展“好婆婆、好儿媳”“五美村民”等评选表彰活动,今年累计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儿媳”650余人,推出“五美村民”700多人,创成“五美庭院”500余户。三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13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302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教育科普、文化体育、卫生健康、致富创业、环境整治、孝老爱亲、助残扶弱、邻里守望等文明实践活动1200余场次。持续擦亮“讲评兑帮践乐”实践载体,不断深化文明实践“六进庭院”活动和“五新助农”行动,志愿服务“四个最美”项目、文明实践案例、星级志愿者等获奖数量省市领先。四是拓展村(社区)“道德银行”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全覆盖”的目标,实施镇(办)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等领导包抓示范村(社区)模式,持续推动“道德银行”示范村的建设,力争2024年在全县实现全覆盖。五是深化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活动。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指导村(社区)修订移风易俗规范,依托“一约四会两榜”,扎实开展大操大办、墓地治理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基层群众自治、法律制度约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移风易俗整治效果明显。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商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紧扣“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的总要求,持续深化“讲评兑帮践乐”实践载体,扎实开展文明实践“六进庭院”活动和搬迁小区“五新助农”行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升全县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我县《组建庭院会开展文明实践“六进庭院”活动》入选《陕西创新案例》、《“讲评兑帮践乐”实践载体》荣获省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二等奖、《“五美庭院”创建》和《“六进庭院”活动》均获市级创新竞赛二等奖、《新时代文明实践“互联网+直播”传播工程》获得市级创新竞赛一等奖,入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陕西创新案例》、我县《“五新助农”行动》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一等奖,同时被编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宣传宣讲方式不灵活。部分村(社区)存在传统的理论宣讲“你讲我听”“照本宣科”,多数群众不愿听、难接受,宣讲效果不佳;偏远山区山大沟深,人居分散,群众组织难、召集难、发动难,单纯理论宣讲吸引力不强。二是道德典型引领作用发挥不够。部分村(社区)选树身边好人、好公婆好媳妇等道德典型不精准、没有代表性,导致群众认识偏差;部分边远山村对道德典型先进事迹宣传不广泛,普通群众不知晓。三是乡村文化振兴资金保障不足。乡村文化振兴没有专项经费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激励等重点工作都需要项目资金支撑,目前主要经费来源是县委宣传部日常工作经费,资金压力较大,导致工作进度缓慢。四、整改措施一是抓好基层宣传宣讲。加强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突出群众所需所盼,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建强宣讲队伍,灵活宣讲方式,丰富实践体验、加强互动交流,让理论政策“春风化雨”,宣传宣讲入脑入心。二是抓好先进典型选树。举行商南县第四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活动,常态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五美庭院”“五美村民”“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综合运用各类新媒体,持久深入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使道德的力量和精神深入人心。三是抓好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化“爱我商洛点赞商南”主题实践活动,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度,创新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载体,坚持用教育培育文明、用活动传播文明、用管理引导文明。四是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指导镇村建好用好“一约四会两榜”,探索完善村(社区)“道德银行”激励作用,充分激发农民群众干事创业、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档升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一个统领”,即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到“两个围绕”,即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抓实“三大载体”,即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继续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拓展,重点突出立德树人,提升文明培育水平;突出阵地建设,丰富文明实践活动;突出共建共享,推进文明创建力度,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深挖身边榜样,开展2024年商南县“新时代好少年”和“星级志愿者”“星级志愿组织”、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开展深化“爱我商洛点赞商南”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商南有你有我”主题实践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