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泾阳县>
泾阳县预算监督联网中心
泾阳县预算监督联网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08 09:37
单位名称
泾阳县预算监督联网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县财政预决算、预算执行等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督。维护系统硬件、软件正常运转,开展业务培训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泾阳县北极宫大街37号
法定代表人
史斌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泾阳县预算监督联网中心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正确领导和财经工作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全面贯彻党中央、全国人大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的相关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系统筹划实施,全力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加快建设、投入运行、发挥作用。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已全面投入运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年来,坚持把预算联网监督作为深化和拓展人大监督工作实践探索的突破口。组织财经委(预工委)和预算监督联网中心,深入学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中省市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今年4月份,以《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邀请陕西省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朱雅萍老师为财经委全体成员、财经监督小组全体代表作了一次财政经济监督专题讲座,以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监督工作正确有效依法开展。为保障系统建设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由常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县人大办、预工委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夯实职责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以制度促规范,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及时出台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规则,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查询监督、问题反馈与整改等方面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不断完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使用、数据报送、安全管理、保密等相关制度,保障了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的规范、有效开展。二、工作取得的成效泾阳县预算监督联网中心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系统更新完善,切实发挥系统作用。积极推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从“建”向“用”转变。一是坚持日常监测与季度报告相结合,切实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线上实时监督,形成的《一季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监督分析报告》已经报送县级“四大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县级相关部门。结合报告指出问题,我们及时会商财政部门,督促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坚持线上发现问题、线下处理问题,加大系统数据综合、梳理、分析、运用。下一步,我们还将针对软件反映问题,向相关部门和单位下发预警函,督促其及时进行处置,特别对项目投资超过序时进度的说明情况,对项目投资严重滞后的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项目支出,逐步深化对预算执行的实质性审查和监督。三是在日常工作当中,对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及参与活动人大代表不了解的有关预算执行、项目资金落实等方面的信息,我们及时邀请代表走进预算监督查询室,查看系统相关数据、运用比对分析结果,切实提高系统的使用率和系统的使用效果。四是结合联网监督系统的使用情况,定期与市预算监督联网中心和技术单位联系,改进系统设置,推动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使用进一步便捷、效果进一步提升。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总结回顾一年来泾阳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系统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在运用系统监督国有资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政府债务、财政项目实施绩效等方面,仍需深入探索;系统数据的实时性、精准性还不够,受财政云及部门预算执行数据统计口径等因素影响,系统采集指标数据及支付数据尚不准确,给精准监督、有效监督带来极大困难;系统应用仍需进一步加快,在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方面做得还不够灵活,运用系统对相关资金和政策进行分析研究还不够有力;预算联网监督人员专业能力仍需提升,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与新时代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等。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在市人大财经委和预算监督联网中心的大力支持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特别是在预算监督联网中心工作人员中加大《预算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查业务的培训,促使其紧跟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升监督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系统运用,邀请代表广泛参与,用好查询、分析、预警、服务等功能,促使预算联网监督不断向政策领域拓展和延伸,以高质量监督服务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联系协作,会同财政、发改、国资、税务、审计、自然资源等单位,及时解决好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及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升人大监督预算、审计、国资等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