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长县人民医院(延长县急救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医疗培训;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延长县城西街 | |
法定代表人 | 郭效龙 | |
开办资金 | 1844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长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628万元 | 179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县委、县政府、县卫健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一)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就。一是深化学科联盟的交流合作。我院进一步深化与省康复医院、交大口腔医院、西安红会医院等的学科联盟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在拓展业务的同时与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儿科、周围神经病、脑血管病介入建立专科联盟,从而促进薄弱学科的发展,推动综合能力快速提升。二是引育并举蓄力人才。充分利用与宜兴市人民医院、延大附院对口帮扶模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变“输血”为“造血”,为我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聘请延大附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专家在我院坐诊及带教。2023年选派9名业务骨干到帮扶医院进修学习;三是运用互联网远程通信技术,方便群众就诊。同陕西省远程医疗云平台、西交大一附院、唐都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实现医疗资源共享,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更精准的诊疗服务;四是依托三大中心,建强专科优服务。深化“三中心”建设,2023年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并成功加入全国胸痛急救地形图;全年共上报胸痛病例336例,其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42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5例,溶栓32例,从入院到溶栓的平均时间24.8分钟(国家标准30分钟以内)。卒中中心成功加入全国卒中急救地形图;全年共上报脑卒中病例166例,其中脑梗134例,脑出血32例,急性脑梗死溶栓32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从入院到用药平均24分钟。创伤中心接诊创伤患者759例,严重创伤患者105例。五是科学谋划,加强重点科室建设。2023年以重症医学科作为重点,我院争取资金,投入150万元购置了呼吸机、经鼻高流量氧疗仪等重症抢救设备。科室全年共收治危重症92例,床位使用率72%,呼吸机使用率77%,大大降低了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减少患者外出就诊率,从而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六是厚积薄发,重点专科建设成绩斐然。在巩固提高原有7个市级重点专科的基础上,2023年检验科进入市级重点专科序列,并申报了心内科、影像诊断科、内分泌科三个市级重点专科,学科展现强劲实力。(二)新业务新技术成果竞相涌现。我院2023年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开展了冷圈套息肉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髋关节感染骨水泥旷置术等新技术新业务16余项,构筑发展动力,增强服务能力。(三)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一是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服务质量。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修订了《护理延伸服务制度》《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及防范措施》《专科护士使用培养制度》等,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并将之纳入日常护理质量管理中,进一步提升执行力。二是以学促干,加强“三基”训练。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呼吸机使用、术中呼吸心跳骤停应急处理、髋关节置换护理等实践技能培训和考核。开展了“以考促学、以考促用”年度理论知识考试,夯实基础,强化技能。三是加强质量控制,提升护理工作质量,调整了护理质量委员会成员,一年来组织行政查房12次、夜查房48次,对22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了两轮考核,召开质量分析讨论会12次,组织疑难护理病历分析会3次,并应用PDCA循环进行了分析、讨论并追踪,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四是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鼓励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全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43例,召开不良事件分析讨论会4次,并且制定具体有效的整改及防范措施。五是实行薄弱时间段双人值班,加强重点人群、重点部门、重点时间段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做出针对性、持续性整改,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落到实处。六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患者感受着想,在服务细节用力,全年召开优质护理协调会2次,加强多科室、多部门联动,助推优质护理服务提升。经抽查,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知晓率9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4.8%,基础护理合格率94.7%,护理服务普通话普及率100%。七是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在“5.12”国际护士节,医院组织全体护士开展了户外拓展活动,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展示护理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范,增强了广大护士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四)院感管理全面、系统地推进。一是结合疫情防控政策,及时完善修订相关制度、流程、预案,并指导科室执行,突出后疫情时段重点工作的落实。二是注重医院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及重点人员的院感防控工作。三是开展全院全员分级分类培训考核。四是加强院感监督职能,将督导检查与整改落实相结合,有力推进院感防控工作稳步提升。全年上报医院感染病例40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43%,医院感染漏报率0。五是对医院新建内急诊康复楼重点部门进行布局流程的合理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六是充分利用宜兴对口帮扶专家的优势资源,进一步规范重点部门的院感防控工作,在全院范围开展“学习规范、执行规范”活动。从而确保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我院总诊疗人次114107人次,其中门急诊人次113274人次,同比增长23.5%,出院人次9290人次,同比增长4.4%,急危重患者1523人次;手术例数1486例,其中出院手术841例,三四级手术占出院手术患者48%;药占比26.6%;平均住院日7.6天;床位使用率80.3%;患者满意度90%以上。三、存在问题。一是医院大部分医疗设备普遍存在老化现象,需要更新。二是内急诊康复楼建成后将增设新科室、开展新项目,亟待购进大量新型医疗设备。三是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急需加强。由于人才储备匮乏,导致业务发展内力不足,专科能力不强。四是医务人员短缺。我院编制240人,实际在编在岗189人,缺编51人,为保障运转只能通过临聘人员缓解,目前临聘人员达194人,加重了医院资金运行负担。五是历史债务沉重,导致医院运行困难。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增强忧患意识,竭尽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四、整改措施。1.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改进措施: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2.设备老化问题。改进措施:通过申请上级补助和自筹方式逐步解决医院医疗设备老化及短缺现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3.医院运行效益不高。改进措施:节支降耗,加强人力成本、办公用品、设备运转及维修成本、耗材成本的管控。五、下一步打算。1.充分利用苏陕协作、采取“请进来、送出去”、院内“互学互助”相结合模式,逐步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人才强院之本。商请宜兴市人民医院、延大附院等三甲医院专家到我院坐诊及参与医疗管理工作。选派20名业务骨干到帮扶医院专科进修学习,管理人才轮训,蓄力赋能,提技术优服务,造福患者,行稳致远。2.积极争取各级卫建、发改、财政部门对我院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更新医院现有设备和购置先进医疗设备,满足临床业务需求。3.抓好运行成本管控,强化预算、成本、绩效、财务等管理,节支降耗,开源节流,提高运行效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10月20日-2027年10月1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延长县2023年度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先进集体;内一科获延安市优质护理先进集体,吕霞获延安市2023年“中国医师节”优秀医生,王蕾获延安市优质护理先进个人。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